震撼出击,“1”定不凡|风湿免疫疾病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交流会上海站圆满举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0:11 1

摘要:2025年3月30日,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的“风湿免疫疾病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交流会上海站”召开。会议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围绕自身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会议期间,就我国首个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注射液在自身

重磅新闻

2025年3月30日,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的“风湿免疫疾病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交流会上海站”召开。会议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围绕自身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会议期间,就我国首个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注射液在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阿那白滞素注射液已在我国获批斯蒂尔病[包括成人斯蒂尔病(AOSD)、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冷吡啉(冷炎素)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家族性地中海热(FMF)三个适应证,期待此次会议能进一步推动阿那白滞素注射液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为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万象更新,“1”启新程——阿那白滞素注射液开启中国自身炎症性疾病治疗新征程

会议伊始,首先由大会主席叶霜教授上台致辞(图1)。叶霜教授对阿那白滞素在国内获批表示了极大的喜悦和期待。他指出,这款药物的获批意味着中国大陆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终于能够以更加便捷和经济的方式获取到这一治疗资源,同时阿那白滞素作为靶向药物也能为这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图1. 叶霜教授致辞

随后,大会主席曹兰芳教授以儿科风湿病学专家的视角,分享了阿那白滞素在儿科领域,特别是全身性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和显著疗效。曹教授以一个15岁患者的治疗案例为例,生动展示了阿那白滞素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积极反馈。曹教授表示,这款药物的获批对于儿科自身性炎症性疾病以及罕见病领域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图2)。

图2. 曹兰芳教授致辞

多重优势,更胜“1”筹——阿那白滞素是指南推荐的斯蒂尔病一线治疗方案

会议的第二篇章,在叶霜教授的主持下,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孙利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扶琼教授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分别从儿童及成人角度探讨了阿那白滞素在sJIA及AOSD患者中的应用。

孙利教授:早期合理应用阿那白滞素,“安”心守护sJIA患儿健康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sJIA是其一种严重的亚型[1,2]。sJIA是儿童期的危重症之一,其特征为高炎症状态,表现为弛张热、反复皮疹、关节炎、肝脾淋巴结大等,累及多器官多系统[3]。孙教授在讲座中强调,关节炎并非诊断sJIA的必要条件[4],很多系统症状(如高热)及用药情况会掩盖关节炎的症状,造成诊断延迟和治疗延迟。此外,sJIA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2]、sJIA相关肺部病变(sJIA-LD)[3]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高、预后差,进一步增加了sJIA的治疗难度。尽管临床中一直在探索sJIA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最广泛采用的治疗策略可能不足以实现sJIA的早期免疫缓解[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虽可缓解症状,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也令医生和患儿家庭担忧[6]。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sJIA治疗的重要方向。IL-1是导致sJIA发生发展的核心靶点之一,因此,抑制IL-1的活性成为治疗sJIA的关键。IL-1拮抗剂是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的sJIA一线治疗药物,2024 EULAR指南》在治疗路径中推荐sJIA患者首选IL-1拮抗剂[4]。早期使用IL-1拮抗剂有利于快速达标和生长发育[1,2,4.7-9]。一项回顾性研究单变量分析显示,sJIA发作后3个月内开始使用阿那白滞素进行治疗是最佳时间(图3)[10]。阿那白滞素能够迅速缓解sJIA患儿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炎等[11],阿那白滞素单药治疗3 个月时,75%的患儿实现应答[11]。

图3. sJIA发作后应在3 个月内开始使用IL-1拮抗剂进行治疗

此外,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发现,在发病后前3 个月内接受阿那白滞素治疗的患儿缓解率显著高于3个月后接受治疗的患儿,且前者中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患儿较少(图4 )[12]。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sJIA治疗中早期使用阿那白滞素的合理性。

图4. 早期开始阿那白滞素治疗可确保长期缓解并减少激素使用

PASS研究显示,阿那白滞素长期治疗sJIA患儿的安全性良好,随时间推移,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逐渐降低[13]。除了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外,阿那白滞素在治疗sJIA方面还具有经济上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阿那白滞素一线治疗sJIA患儿相对于后线治疗节省了医疗花费[14]。

孙利教授在演讲最后指出,阿那白滞素作为IL-1拮抗剂的一种,在治疗sJIA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早期合理应用阿那白滞素,可以迅速缓解sJIA患儿的症状,提高缓解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够为sJIA患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因此,阿那白滞素是sJIA患儿的治疗优选之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扶琼教授:阿那白滞素多重优势,助力AOSD患者“安定”未来

扶琼教授在讲座中从AOSD的疾病机制入手,探讨了IL-1拮抗剂在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IL-1家族是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调控炎症反应并影响免疫系统,与风湿科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等众多疾病息息相关[15-17]。AOSD作为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炎症性疾病,IL-1在加剧患者炎症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18,19]。A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炎等[18],当合并MAS时可危及患者生命[20]。然而,目前AOSD的治疗仍面临多重挑战,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虽然是AOSD患者的基础用药,但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疗效不佳及药物安全性问题[20]。对于AOSD患者来说,同样亟需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AOSD的治疗目标是快速控制炎症症状、减少终末脏器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并尽可能减少激素使用[21]。2024 EULAR指南》推荐AOSD患者优先且尽早使用IL-1拮抗剂[4],《2021年ACR》推荐IL-1拮抗剂用于sJIA初始治疗且可单药使用[9]。IL-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可快速起效,在第2 周全部实现ACR 30应答且无发热,12 周即可实现ACR 90应答(图5 )[22]。

图5. 阿那白滞素治疗12 周即可实现ACR 90应答

阿那白滞素治疗还可以有效改善AOSD患者发热、关节炎、关节痛、皮疹等临床症状,以及降低患者CRP、ESR等炎症标志物水平[23]。回顾性研究显示,阿那白滞素一线治疗3个月时即可有效控制全身炎症和关节症状。在接受阿那白滞素一线治疗组中,随访3 个月时患者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临床指标和症状消退速度更快,患者肿胀关节数显著更低(图6 )[24]。

图6. 阿那白滞素一线治疗3 个月时即可有效控制全身炎症和关节症状

除了疗效显著外,阿那白滞素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EULAR/ACR指南指出:与IL-6拮抗剂及其他IL-1拮抗剂相比,阿那白滞素治疗中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在成人患者中阿那白滞素治疗同样有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荟萃分析显示,阿那白滞素治疗AOSD患者可显著减少激素剂量22.4mg/天(图7 )[25]。

图7. 阿那白滞素治疗减少AOSD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

扶琼教授在演讲最后指出,阿那白滞素治疗AOSD患者使用剂量非常灵活,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对于合并严重MAS的患者,还可以根据指南指导进行静脉给药。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阿那白滞素有望为更多AOSD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讨论环节

第二篇章的最后,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林进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郝胜教授、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卢美萍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谈文峰教授就刚才的两场演讲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阿那白滞素在斯蒂尔病中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图8)。三位教授都认为斯蒂尔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他们强调了斯蒂尔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期待创新新药物阿那白滞素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图8. 讨论环节

精进至善,共济“1”堂——阿那白滞素在临床实践中解锁AOSD靶向治疗新选择

会议的第三篇章,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薛愉教授的主持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的陈洁医生介绍了3例AOSD患者使用阿那白滞素治疗的临床经验。首例患者为55 岁女性,患AOSD并合并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经多种治疗方案后病情反复(图9)。

图9. 患者病程

团队经慎重考虑,使用阿那白滞素200mg/d治疗。患者体温明显改善,波动范围减小,趋于稳定,并逐步停用血管活性药物。阿那白滞素治疗2 天后成功拔管,激素逐步减量(图10)。阿那白滞素治疗期间,患者铁蛋白降至1000-2000ug/L左右,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

图10. 治疗过程

其他两例患者中,一例8 年病史的48 岁女性患者经阿那白滞素单药治疗一周后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另一例29 岁新发AOSD女性患者则在激素联合阿那白滞素治疗当晚即退烧,症状及炎症指标迅速好转。

接下来的病例讨论环节,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的主持下,宁波市第二医院陈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韩咏梅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俞海国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邹峻教授围绕阿那白滞素的临床应用各抒己见,讨论内容涵盖该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可能性、优势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图11)。陈勇教授指出,阿那白滞素为AOSD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并探讨了其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其他方面的应用潜力。韩咏梅教授则通过一例患者病例对阿那白滞素半衰期短、可控性高、能通过血脑屏障等优势表示了认可。邹峻教授认为,阿那白滞素丰富了风湿疾病的治疗手段,期待其未来应用于更广泛的炎症介导的疾病。俞海国教授则对阿那白滞素在儿童斯蒂尔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期待阿那白滞素在儿科风湿类疾病中的进一步应用。

图11. 病例讨论

大咖寄语

会议最后,两位大会主持进行了精彩总结。

叶霜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通过与会专家的讲解和病例分享,深入探讨了阿那白滞素的临床应用。新疗法进入临床,医生需要持续积累经验,以阿那白滞素为例,从药物半衰期考虑,部分患者起始注射方案后续可调整,长期使用需要关注注射部位红肿等不良反应。未来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借助新药深入理解炎症,优化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

曹兰芳教授进一步补充道,新药物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如今患者病情复杂,经济压力较大,同时也给医生带来很大压力。医生要做好自我保护,使用阿那白滞素这类药物要有明确适应证,在临床深入探讨应用经验,总结经验形成专家共识,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持。同时,要研究阿那白滞素对不同炎症的作用,包括免疫性炎症、感染性炎症、纤维化炎症等多种类型,让阿那白滞素在临床发挥更大效能。

图12.「风湿免疫疾病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交流会上海站」与会全体教授照片

总结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自2001年阿那白滞素在美国首次获批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证以来,便踏上了不断探索IL-1相关疾病的征途。历经二十余载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阿那白滞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数据与国际临床实践经验。此次阿那白滞素注射液在国内商业可及,为无数饱受自身炎症性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曙光,标志着我国自身炎症性疾病治疗领域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未来,期待阿那白滞素能够与国际接轨,在我国获批更多适应证,也期待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助力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共识(2023年版)

2.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3.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肺部病变研究进展(2023)

4.Fautrel B, Mitrovic S, De Matteis A, et al. Ann Rheum Dis. 2024;83(12):1614-1627.

5.Spoorthy Raj DR, Balan S. Indi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24;19(4):303-315.

6.Hinze CH, Foell D, Kessel C. Nat Rev Rheumatol. 2023;19(12):778-789.

7.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8.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9.Onel KB, et 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22;74(4):553-569.

10.Pardeo M, et 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21:73(6):1053-1061.

11.Vastert SJ, et 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14;66(4):1034-1043.

12.Granel J, et al. ARP Rheumatol. 2024;3(4):288-294.

13.Giancane G, Pet al. J Rheumatol. 2022;49(4):398-407.

14.Bullement A, et al. Open Access Rheumatol. 2021;13:257-266.

15.Dinarello CA.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2019, 15(10): 612-632;

16.González L,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2, 24(1): 17.

17.Hernandez-Santana YE, et al. Eur J Immunol. 2019 Sep;49(9):1306-1320.

18.Bindoli S, et al. Drugs. 2024;84(3):257-274.

19.Jamilloux Y, et al. Immunol Res. 2015;61(1-2):53-62..

20.朱小霞,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4):7.

21.Sfriso P, et al. Drugs. 2018;78(12):1187-1195

22.Schanberg L, et 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20; 72 (suppl 10).

23.Adachi S, et al. Rheumatol Ther. 2023;10(6):1623-1636.25

24.Kilic B, et al. Intern Emerg Med. 2025;20(1):131-138.

25.Ruscitti P, et al. 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 2020;12:1759720X2093313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