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逾万人,“光明使者”跨越山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08:45 4

摘要:“从红船畔汲取力量,以公益为舟,载着光明的火种驶向远方。帮困助学,不仅是擦亮求知的窗口,更是播撒希望的种子,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材。这,就是我的初心答卷。”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冯思家

【人物名片】

姓名:陈言勇

职务:嘉兴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毛源昌眼镜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荣誉:民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浙江好人”和“嘉兴好人”、浙江民建年度人物等

工作年限:28年,组建的公益服务队服务超20年

【心语】

“从红船畔汲取力量,以公益为舟,载着光明的火种驶向远方。帮困助学,不仅是擦亮求知的窗口,更是播撒希望的种子,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材。这,就是我的初心答卷。”

【红船畔的“初心”故事】

今年夏天,陈言勇带领团队奔赴四川甘孜州,为泸定、康定、丹巴等地的孩子带去了2300多副眼镜。刚刚完成这场跨越千里的“光明行”,他略显疲惫却目光坚定。这,只是他20余年公益路上的一个片段。

1990年从温州瑞安来到嘉兴,陈言勇的人生轨迹便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然而,让他更为人熟知的,并非商海沉浮,而是跨越千山万水播撒光明的身影。无论是在嘉兴毛源昌眼镜明亮整洁的验光室里,还是在疾驰于乡间、高原的公益服务大巴车上,陈言勇始终践行着源自红船畔的初心与大爱。

从“老字号”掌门到“光明使者”

谈及为何踏上公益之路,陈言勇的答案朴素而真诚:“最初的动力来自传统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火热氛围,让当时年轻的他深深体会到助人为乐带来的满足感与踏实感。

这份根植于心的信念,早在2000年就已化作行动——他购置了一辆17座中巴车,改装成服务车,开始了下乡公益服务的征程。

2003年,陈言勇组建了首支公益服务队,在市内设点免费为市民验光、洗镜,开启公益之路。2008年,加入嘉兴96345服务网络后,服务范围迅速扩展至全市30个社区及5个乡镇。陈言勇将目光聚焦困难群体:贫困学生、失独老人、特殊群体……免费验光、清洗、维修乃至赠送眼镜成为常态。仅2018年,团队就参与了120场公益活动,捐出款物价值20余万元,并响应号召走进企业服务员工。

每年的6月6日对陈言勇意义非凡,这是毛源昌的“慈善义卖日”,嘉兴所有门店当日收入全额捐入“浙江省毛源昌眼镜助学基金会”。从最初的2万多元到如今的10多万元,逐年攀升的营业额汇聚成爱的江河。

“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我感到快乐。帮困助学是为国家培育人才,是‘投资’祖国的未来。”陈言勇如是说,更如是做。

2016年,由陈言勇担任秘书长的浙江省毛源昌眼镜助学基金会成立。根据章程,基金会分别给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子3000元、5000元、10000元的助学金,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费兜底。

同时,每年暑期,该基金会还会助力嘉兴的寒门学子到毛源昌门店进行勤工俭学,并为其提供4000元的月薪。“我们希望学子们在工作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服务技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报酬,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陈言勇说。

近几年,该基金会已助学结对280余名寒门学子,其中嘉兴有30多名,有效帮助了许多立志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学生。

跨越2400公里的“光明行”

今年夏天,陈言勇再次带领一支专业公益团队,驾驶公益大巴,历时10天跨越2400多公里,奔赴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康定、丹巴等地,为当地多所学校的学生带去了2300多副量身定制的眼镜。

在康定市的一所中学,一名刚戴上新眼镜的藏族学生激动地说:“看书清楚多了!谢谢你们这么远来帮助我们,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的!”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喜悦和希望。

此行,团队还向当地部分交警赠送了防紫外线太阳镜,为养老院及特困家庭老人送去数百副老花镜,捐赠物资总价值超过百万元。

组织一次深入高原的公益配镜活动,面临诸多实际困难。首要挑战是物资调配的精准性。“每个孩子的视力度数、瞳距、脸型都不一样,需要的镜架型号必须准确匹配。这就要求前期和当地学校充分沟通,收集好每一个孩子的详细数据,不能出错。”陈言勇解释。

另一个主要困难是高原环境的适应。长途行车加上高原反应,对团队是很大的考验。陈言勇回忆第一次去西藏那曲的情景:“白天筛查工作强度大,队员体力消耗严重。晚上聚餐,20多个人只点了230元钱的菜,很多人因为高原反应吃不下饭,有的队员还需要去医院吸氧。”

尽管条件艰苦,但看到孩子们戴上合适的眼镜后的笑容,陈言勇和团队感到付出是值得的。“环境确实困难,但能帮到孩子们,我们心里是高兴的。”他也认识到,单次服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在那曲,孩子配眼镜要坐四五个小时车去拉萨,非常不便。”为此,陈言勇也正在积极联系资源,尝试为当地培养视光专业人员,以期建立更可持续的服务机制。

夕阳的余晖洒在繁忙的城市,也映照着那辆即将驶向下一站公益之旅的服务大巴。陈言勇深知,传递光明的道路没有终点。他将一如既往,继续点亮更多需要帮助之人的希望之光。

【记者手记】走近陈言勇,聆听他跨越二十载,带领团队行程数万公里,惠及学生、老人等群体超万人次的公益故事,我深切感受到一位企业家、一位公益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他温文尔雅,言语朴实,远比他办公室墙上悬挂的诸多荣誉证书更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毛源昌的掌舵者,他让百年老字号焕发出公益新光彩。从嘉兴街头到川西高原,从一副眼镜到一份助学金,他传递的不仅是清晰的视界,更是温暖的希望和向上的力量。

当公益善举超越了商业行为,成为企业文化和人生追求时,这份源于红船精神的奉献与担当,便真正融入了时代发展的脉搏。陈言勇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公益的广阔天地里续写着温暖而坚定的新篇章。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