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过热气仍浓,“秋老虎”何时才归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08:36 3

摘要:老农们常说“早白露寒气催,晚白露暑难退”,今年农历七月十六的白露,正是“晚白露”。这意味着夏季风撤退较晚,高温余热未消。

清晨的阳光依旧火辣,院子里的老槐树静立无声,连树叶都热得懒得抖动。这哪像白露时节,分明是盛夏续集!

白露节气过后,北方早晚虽已渐凉,但南方多地依然高温持续。我家那边的稻田里,稻穗低垂,仿佛也在抱怨这闷热的天气。

老农们常说“早白露寒气催,晚白露暑难退”,今年农历七月十六的白露,正是“晚白露”。这意味着夏季风撤退较晚,高温余热未消。

今年立秋后,“秋老虎”如期而至。这只“老虎”威力不小,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5-38度。

未来一周,江南、华南等地仍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秋老虎”凶猛,高温天气可达4-7天。杭州、南昌等城市高温几乎全勤,暑热全天不退场。

这与晚白露的特点密切相关。夏季风撤退较晚,北方冷空气还不强势,导致南方多地仍有“秋老虎”盘踞。

“秋老虎”带来的持续高温对农业有着不小影响。眼下正是中稻收割和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

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晚稻生长,也可能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农民朋友们并不喜欢白露时的阴雨天,更希望看到晴朗的大太阳,正如农谚说“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建议农户们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作业,早晚多利用凉爽时间下田,防止中暑。

虽然已是白露节气,但天气仍然炎热,养生要兼顾“防秋燥”与“避暑湿”。

饮食上需“增润减辛”:多吃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润肺食物;少吃辣椒、生姜等辛温发散之物。

尽管天气热,但白露后早晚凉意渐显,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早晚应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

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喝冰饮解暑。但需要注意的是,突然喝冷饮可能引起胃肠痉挛等不适。对于本身肠胃不好的人,突然受到冰水刺激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应少喝冰水或喝温的饮品。

根据气象预测,这波“秋老虎”预计会持续到9月中旬左右。随着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副热带高压将南落东退,南方高温天气才会逐步缓解。

白露后昼夜温差开始变大,这是秋季来临的征兆。白天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夜晚则会向外辐射热量,加上万里无云,地面的热量散发到外太空,造成夜里降温明显。

即使白天炎热,早晚已经开始凉爽,这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老话说的好:“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到下一场雨,凉爽的秋天就真的来了。

田边的老农望着远处的稻田,喃喃自语:“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这句农谚道出了农民对晴朗白露的期盼。

虽然现在“秋老虎”还在发威,但根据往年经验,9月中旬后期高温将逐步缓解。凉爽的秋风正在路上,只需再耐心等待些许时日。

下期预告:《秋分昼夜平,丰收正当时——2025年各地秋收前景展望》。我们将一起看看全国各地的丰收景象,了解今年粮食产量预测,分享农耕经验与智慧。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