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号战场:台湾的军事实力和乌克兰对比怎么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22:25 1

摘要:如果是2014克里米亚之后到2022俄乌开打前,乌克兰经过多年消耗,内部问题丛生,军事实力可能对台湾没有明显优势,某些方面还大幅落后。

如果是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作为继承了核武库和大量军工厂的次子,军事实力碾压台湾。

如果是2014克里米亚之后到2022俄乌开打前,乌克兰经过多年消耗,内部问题丛生,军事实力可能对台湾没有明显优势,某些方面还大幅落后。

如果是现在,乌克兰经过了3年实战洗礼,军事实力重新碾压台湾。

下面番号君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台湾有七败:

台湾地区只有13个“邦交国”,无正式国际承认,依赖美国“战略模糊”政策及对台军售。战时外援可能受限于国际法和海峡封锁。

乌克兰是联合国成员国,获北约30国及欧盟全面支持,武器援助合法化(如租借法案),政治动员能力强。

简言之,台是我国的一个地区(台湾省+金门县马祖县(归厦门)+南海岛屿(归三沙市)+澎湖琉球(将来的经济开发区)),乌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欧洲大国。

一个地区Vs一个主权大国,此理败也。

台湾本岛的地形虽易守难攻,但缺乏战略纵深(东西仅150公里),关键设施集中,本岛与其他小岛相隔甚远且离大陆很近,易受封锁、分割和导弹打击。而且,马上东部战区又要开始一连串的联合作战演练,一步一步在推进一个战区解放台湾的方案。

乌克兰拥有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大),这为乌军的防御作战提供了纵深空间,能通过陆路接收外援。二战和俄乌战争都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德军从乌克兰开始走向覆灭,俄军集全国之力、历经3年也没吃下乌克兰。台湾拿什么跟乌克兰比?

弹丸小岛Vs广袤大地,此形败也。

台湾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曾是中国最富裕的省。2023年国防预算约133亿美元(占GDP约2%),重点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如反舰导弹、防空系统)和现代化装备(如F-16V战机、自造潜舰)。

台湾虽有钱,但武器装备极度依赖美国欧洲军售,自主生产能力有限。其实,台湾多年以来就是在花钱给美国交保护费而已,买到的武器装备质量和持续战斗力都存疑。

乌克兰的确穷很多,战前(2021年)国防预算约59亿美元,但俄乌战争使得其2023年国防预算激增至约440亿美元(占GDP约30%以上),主要依赖欧美援助(截至2023年已获超1000亿美元军援)。

乌克兰虽然没钱,但现在北约和欧洲一直在输血。虽然战争消耗导致装备严重依赖外援,但其自身军工体系较完整,底子还在,比如无人机产业就从无到有,现在年出产已达百万台以上。

台湾是光鲜亮丽但败家、软趴趴的金丝雀,乌克兰是瘦死的骆驼且突然获得大量营养,此力败也。

台军现役约16.5万人(陆军为主),后备役约150万,且大量来自军队长期缺乏实战经验,训练多基于理论场景。

空军约300架战机(F-16V、幻影2000、IDF),预警机和防空系统(爱国者-3、天弓系列);海军约4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2艘自造潜舰,侧重反舰导弹(雄风系列)应对封锁;陆军有M1A2T坦克、自研火箭炮若干,但装甲车辆老旧。

乌军战前现役约25万人,战时动员后超100万(含志愿部队)。2022年至今持续经历高强度实战,士兵经验丰富,且接受北约标准化训练。

空军战前约120架老旧战机(苏-27、米格-29),依赖西方防空系统(NASAMS、IRIS-T)和无人机(土耳其Bayraktar等);陆军装备有T-64/72坦克(部分升级为北约标准)、海马斯火箭炮、豹2坦克(北约援助),无人机作战经验丰富且装备非常深入广泛,有多个攻击和侦察无人机营;信息化方面,北约提供实时情报和指挥系统支持,电子战能力显著提升。

台湾财大气粗因此堆积了大量数字,但虚胖。乌克兰家道中落因此兵力规模锐减+老化,但俄乌开打加了很多外挂,且很多人员装备浴火重生+鸟枪换炮了。

对湾湾而言,此量败也。

湾湾自1949年后无大规模实战,自1958年金门炮战后无实战,近年仅参与非战斗行动(如1999年“九二一”地震救灾),演习多属象征性。民众对战争承受力存疑,社会对“抵抗意志”分歧明显。

2022年汉光演习中,海军舰艇因规避风险未实弹射击靶船。

台军“联勇操演”长期被批评为“表演式训练”(如预设阵地、固定靶标),2023年首次引入“突发状况想定”(如模拟桥梁被毁后改道),但仍缺乏红蓝对抗实兵演练。

防空部队较少进行“饱和攻击”模拟训练,2021年“天弓”导弹误射事件暴露操作流程缺陷。

台军“电脑兵推”常假设美军介入,但2023年美智库“CSIS”推演显示,若无外部支援,台军海空力量可能在72小时内损失70%。

2014年起持续作战(克里米亚、顿巴斯),2022年全面战争锤炼出高效指挥链和军民韧性,士气高昂。城市战经验(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又进一步强化了持久战能力。

英国自2015年起训练超3万名乌军士兵,课程包括战地急救、地雷排除和北约制式武器操作。2023年德国为乌军提供“豹2”坦克模拟器训练,士兵仅需2周即可实战操作。乌军还创新训练范式,利用“无人机-炮兵”协同系统(如Delta系统),士兵可在虚拟环境中演练实时目标分配。

实战表现可就太多了。

防御战例:2022年基辅战役中,乌军以“标枪+无人机”战术摧毁俄军近400辆装甲车;马里乌波尔守军依托亚速钢铁厂地下工事坚守82天。

进攻战例:2023年扎波罗热反攻虽未突破俄军防线,但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精确打击俄后方补给线,展现战略打击能力。

台湾一直在烧钱交保护费+演戏,乌军十来年一直在打仗和练习打仗,高下立判,此质败也。

台湾有一个于北辰就足以说明问题。这种高中数学都不及格的人,居然能当上将军?!滑天下之大稽!

台湾军官体系长期依赖美式理论训练,但缺乏实战检验。高级指挥官多通过模拟推演和兵棋系统(如美军“联合战区模拟系统”)积累经验,但未经历真实战场压力。例如,2022年汉光演习中,模拟解放军登陆时出现指挥链混乱(如防空系统未能及时反应),暴露指挥层级复杂、文官与军方协调不足的问题。

乌军的军官却一直在淬火。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军指挥体系吸收北约顾问经验,推行“去苏联化”改革(如淘汰政治军官),2022年后进一步扁平化指挥链。

乌军总参谋部在2022年基辅战役中,通过分散指挥权(如授权营级单位自主决策)成功阻滞俄军装甲集群。总司令扎卢日内(Valerii Zaluzhnyi)因灵活运用“小群战术”被西方誉为“现代战争革新者”。

台军有于北辰这种大草包做代表,只能认输。此将败也。

台湾的兵源差,训练差,像“过家家”。

民调显示仅约20%青年愿为“台独”而战,多数民众对战争持悲观态度(如2023年《天下杂志》调查称65%认为“无法单独抵抗解放军”)。

台湾义务役期2024年恢复为1年,但训练内容仍以基础科目为主(如步枪射击、队列训练),缺乏城市战、电子对抗等高强度科目。志愿役占比仅30%,且近年面临招募不足(2023年缺口达15%)。

乌克兰战意正浓,全民皆兵。

2022年战争爆发后,超100万人自愿参军,民众抵抗意志强烈(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称85%支持“战斗到底”)。

乌军士兵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平民志愿者经3个月北约标准训练即可投入战斗(如使用“标枪”反坦克导弹)。外籍志愿兵(如“格鲁吉亚军团”)与正规军混编作战,展现高适应性。

台军是被打怕打趴而逃到岛上的残兵,乌克兰部队在二战期间就是苏军中的精锐,怎么比?此兵败也。

结语

开头时说过,台乌对比要分阶段。

台湾从2016年开始转型,推行“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战略,重点发展反舰导弹(雄风三型)和“歼敌于滩头”能力,但改革进度缓慢(如自造潜艇计划拖延10年)。长期和平导致台湾的“实战真空”,指挥体系僵化、兵员战斗意志薄弱。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庞大武库,但国内腐败严重,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70%装备无法使用。这20多年是不如台湾的,但战争是个催化剂。2016年,乌克兰启动“北约兼容性改革”(如采用西方军衔制),2022年战争倒逼全军信息化(星链终端配发至排级单位)。现在,乌军已经强于台军了。

乌克兰通过11年持续冲突(2014-2025)完成“战场淬火”,士兵和指挥员形成“弹性防御思维”,其经验表明:实战迭代速度远胜纸面推演

因此,我军必须打仗,先从收拾不听话的逆子开始吧。

来源:番号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