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汽车也有“智商”评级,领克08 EM-P大概属于“学霸级”。自上市以来,这台“新豪华现象级车型”累计销量在同级别中遥遥领先,靠的不只是北欧设计的美学基因,更有一套不断进化的智能内核。而这次OTA 1.8.0升级,就像给这位学霸加装了一套“脑力加速器”,让它
如果汽车也有“智商”评级,领克08 EM-P大概属于“学霸级”。自上市以来,这台“新豪华现象级车型”累计销量在同级别中遥遥领先,靠的不只是北欧设计的美学基因,更有一套不断进化的智能内核。而这次OTA 1.8.0升级,就像给这位学霸加装了一套“脑力加速器”,让它开始更懂你的手机,更懂你的指令,甚至能预判你的驾驶习惯。
从“车机挑手机”到“手机随便连”,从“单向操作”到“双向奔赴”,领克08 EM-P的进化逻辑很简单: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让人迁就技术。这一次,它用两大核心升级告诉你:智能座舱的终极形态,不是炫技,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默契。
车机互联的“端水大师”
过去,车机互联总让用户陷入“二选一”的纠结:用苹果还是安卓?选CarPlay还是HiCar?而领克08 EM-P的答案很干脆:我全都要。
新增的苹果CarPlay和华为HiCar,彻底撕掉了“系统站队”的标签。苹果用户上车后,导航、音乐、日程管理无缝流转,Siri语音控制让驾驶更安全;华为用户则能体验深度融合的智慧桌面,卡片式布局随心切换,导航、天气、日程一目了然。更妙的是,CarLink的升级让小米、OPPO、vivo用户也能享受“无界互联”——手机应用以小窗形式镜像投屏,全屏切换只需一句话指令。
首次配对成功后,手机与车机的“羁绊”就此建立。启动车辆时,手机自动回连,应用流转如呼吸般自然。你不再需要反复点击确认,也不再忍受蓝牙断连的尴尬。甚至,苹果用户还能用快捷指令玩出花样,一句“Hey Siri,打开空调”,座舱瞬间切换到舒适温度。
领克08 EM-P似乎在宣告:所谓生态开放,不是堆砌功能,而是让不同品牌的手机,都能在车内找到最舒服的存在方式。
驾驶优化的“细节狂魔”
如果说车机互联是“面子”,那驾驶优化就是“里子”。这一次,领克08 EM-P把力气花在了那些容易被忽视,却直接影响体验的细节上。
语音交互从“听懂人话”到“读懂潜台词”,过去需要精确指令的操作,现在用一句抱怨就能触发车机的“阅读理解模式”。升级后的语音系统不仅能识别否定句式,还能理解“调大一点”“音量30%”等模糊指令,甚至支持多任务操作:“打开主驾通风,副驾加热”这种高难度需求,也能一气呵成。
AR-HUD,则是把关键信息“钉”在了眼前。升级后的AR-HUD直接把双闪提示、AutoHold状态、挡位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红绿灯倒计时也被挪到视野左上方。这些改动看似微小,却让驾驶者始终保持“目视前方”的安全姿势。
长途自驾最怕错过服务区?新版本允许在导航中随时添加服务区途径点,点击高速看板就能一键设定。配合车道级导航映射,路线变更变得像刷短视频一样简单。
领克08 EM-P的OTA 1.8.0,没有颠覆性的黑科技,却处处透着“用户视角”的细腻。它把升级的重点放在“如何让现有功能更好用”,而非盲目追逐新概念。无论是打破手机生态的边界,还是优化驾驶中的微小痛点,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智能汽车的价值,不在于功能的数量,而在于每一次升级后,人与车之间多一分心照不宣的默契。
或许,这就是领克所谓的“双向奔赴”——车在进化,人的体验也在进化。当技术开始懂得“藏锋守拙”,专注于解决真实需求时,一辆车的“聪明”,才真正有了温度。
来源:青青芷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