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7日,华大九天(301269.SZ)发布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和半导体”)的,并于3月31日披露交易预案。
正文字数:2409字精读时间:4-10分钟
3月17日,华大九天(301269.SZ)发布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和半导体”)的,并于3月31日披露交易预案。
几天之后的28日,另外一家国产EDA上市企业概伦电子(688206.SH)发布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
两起EDA领域的重磅交易几乎同期公告,缓缓拉开了国产EDA领域下半程的序幕,也让我们可以一观EDA公司的并购战略选择。
01
并购思路一:拓展单点EDA工具,构建全流程解决方案
从技术架构看,EDA工具体系涵盖多个专业节点,各单点工具之间技术壁垒显著。一个完整的芯片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作为行业后来者,国产EDA厂商通常遵循明确的发展路径:首先研发单点工具快速切入市场,再逐步向全流程工具平台演进;同时在产品布局上,往往先聚焦于特定类型芯片的设计需求,再逐步拓展至其他品类芯片与系统领域。
随着芯片制程持续推进,先进工艺正从根本上重塑芯片设计范式。当下芯片功能实现已不再局限于单一设计环节,而是越来越依赖芯片架构、封装技术、制造工艺等多重要素的系统性协同。在此背景下,EDA工具研发理念正经历关键转型:从传统的设计与制造协同优化(Design-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 DTCO)向更全面的系统与制造协同优化(System-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 STCO)升级。这一演进本质上反映了产业从单点优化向全流程、全系统协同优化的战略跃升。这种演进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促使EDA领域涌现出多样化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以应对更复杂的设计挑战;另一方面,终端用户需求也出现结构性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分散的单点工具,而是迫切需要无缝集成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确保全流程的一致性与协同效率。这大幅提高了对EDA供应商全栈整合能力的要求。
目前,国产EDA市场格局已逐渐清晰。领先企业凭借产品价值量优势、成熟的资本运作能力以及充沛的融资实力,已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并加速向全流程一体化平台演进。
然而,EDA工具研发普遍面临投入周期长、技术人才稀缺等行业性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于已具规模的龙头企业而言,通过战略并购快速获取互补性单点产品,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已成为加速发展的关键路径。这不仅可以弥补自身产品线空白,还能有效缩短技术积累周期,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此次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正是这一战略的典范案例。成立于2010年的芯和半导体,在芯片级高频电磁仿真、封装级信号完整性(SI/PI)、系统级性能优化等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这一收购将助力华大九天在射频芯片与Chiplet设计领域实现突破,构建从芯片到封装、模组、PCB板级、互连及系统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02
并购思路二:EDA与IP生态整合,重构商业模式
EDA全球巨头对IP业务的战略重视,源于IP核商业模式的独特优势。传统EDA软件主要采用授权+年度维护费模式(维护费通常为授权费的15-25%)。尽管近年来行业逐步向订阅制转型,但收入上限仍受限于客户数量。
相比之下,IP核模式更具成长弹性。海外领先企业对IP产品采用"前端授权+后端版税"双轨收费:授权费为一次性交付费用,而版税则基于客户产品销量按比例收取。这一模式将IP供应商收入与客户销售业绩直接挂钩,而非仅限于设计成本,显著提升了收入弹性与成长空间。
从技术生态角度,EDA工具与IP核天然存在协同效应,能有效增强客户粘性:EDA企业掌握芯片设计全流程核心技术,使其能开发与自身工具高度契合的IP核,确保在设计、验证、综合和物理实现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幅降低客户的设计风险。通过同时提供工具与IP,企业可构建"芯片设计一站式平台",满足客户从设计到验证的全流程需求,不仅简化供应链管理,还能加速产品上市进程,为客户创造显著价值。
全球半导体IP行业呈高度集中格局,ARM、Synopsys和Cadence三大厂商市占率超过60%,产品矩阵覆盖主要IP品类。其他大型IP供应商如SST、Imagination、CEVA、eMemory等则多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
Synopsys和Cadence丰富的IP产品矩阵主要通过系统性并购策略构建:
此次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将使其成为一家EDA工具与半导体IP深度整合的企业。作为中国第二大半导体IP供应商,锐成芯微在模拟及数模混合IP(国内第一)、嵌入式存储IP(国内前三)、无线射频通信IP(国内第一)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将直接完善概伦电子的设计生态系统,提升综合竞争力。
03
行业展望:EDA行业并购序幕已拉开
中国EDA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整合的关键时期。据"ittbank(半导体综研)"统计,国产EDA企业已逾80家,而目前A股上市的EDA企业仅3家。
在这3家上市企业中,华大九天和概伦电子已明确发布并购公告,而另一家上市企业广立微则具有特殊性——其EDA产品主要面向晶圆厂,与设计企业使用的EDA工具存在显著差异。2023年广立微的测试设备收入已占总收入的80%以上,笔者认为其实质上已是一家半导体测试设备提供商。
在未上市企业中,合见工软和芯华章作为数字芯片EDA领域的"明星企业",同样在积极通过并购扩充产品线和技术实力。
除了上述几家头部企业外,众多专注于单点工具的小型EDA厂商都将面对比较强的生存压力:有限的产品价值难以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客户服务和团队建设。缺乏资本市场支持,这些企业也难以通过并购获得人才和财务协同效应。
可见的未来,随着EDA领域竞争格局越来越清晰,领先企业将加速并购步伐,整合优质技术团队与产品资源。毕竟好的产品和团队才是一个EDA企业最核心的资源,而这样的资源永远是最稀缺的。
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归文艺馥欣所有,未经文艺馥欣许可,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文艺馥欣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文艺馥欣小编。
文艺馥欣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在任何情形下均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文艺馥欣不对任何一方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