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参加创意2030国际论坛的嘉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和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的代表等40余位嘉宾组成的考察团,从4号筒仓外部楼梯步入纵深28米的异形空间,沉浸式体验工业遗产的“数字蝶变”。
Answer
3月29日,第四届创意2030国际论坛参会嘉宾到访Re睿·国际创忆馆,深入考察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的创新实践。
由参加创意2030国际论坛的嘉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和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的代表等40余位嘉宾组成的考察团,从4号筒仓外部楼梯步入纵深28米的异形空间,沉浸式体验工业遗产的“数字蝶变”。
嘉宾们先后体验了“钢之心——重启” 灯光艺术秀《不止·钢铁》《重返·圆明园》三个数字沉浸展。精彩的全域沉浸剧场展示了睿馆在数字创意赋活工业遗产、智慧阐释文化遗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考察团高度赞扬了数字科技赋能下的海晏堂等文化遗产的创新应用,感叹在新质生产力语境下所阐释的文化遗产将有无限可能。
随后,考察团步入三层文化空间,戴上VR眼镜,“穿越”回圆明园西洋楼。借助高精度3D建模与实时渲染技术,大水法喷泉群在眼前重现昔日辉煌,汉白玉柱间水雾氤氲,巴洛克式风格与中式意境完美交融。
嘉宾们情不自禁伸手触碰虚拟水流,惊叹道:“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让消逝的文明获得了数字永生,为世界遗产保护树立了新标杆。”
作为全球首个基于工业遗产改造而成的文化遗产主题数字体验馆,Re睿·国际创忆馆始终坚持将文化遗产“翻译”为可以体验、可以分享、可以传播的文化资源;以展览为平台,深度聚焦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与展示;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连通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开馆至今,这座由炼铁原料筒仓蜕变而成的文化地标,已成功推出《重返·圆明园2.0》《发现·北京中轴线》《不止·钢铁》等7个数字展览。斑驳的筒壁与全息投影共舞,工业传送带化作文明传播的时空轨道,实现了从"钢铁容器"到"数字博物馆"的范式跃迁。
此次考察团的到访,既是对睿馆创新实践的认可,也彰显了睿馆在全球文化遗产领域的先锋地位。
未来,睿馆将持续深化"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数字桥梁,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欢迎全球各界人士前来睿馆参观交流,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无限可能。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