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胡尚礼等回忆陈赓指挥解放洛阳之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06:18 2

摘要:古都洛阳回到人民手中整整35年了。35年前,在陈赓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我们参加解放洛阳之战。近几年来,我们曾几次到过洛阳。古都洛阳,紧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正在突飞猛进。国民党统治时期疮痍遍地的洛阳,现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当我们沿着笔直的柏油马路,去寻

鲜血浇灌牡丹花

—回顾解放洛阳之战

胡尚礼 戈力

古都洛阳回到人民手中整整35年了。35年前,在陈赓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我们参加解放洛阳之战。近几年来,我们曾几次到过洛阳。古都洛阳,紧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正在突飞猛进。国民党统治时期疮痍遍地的洛阳,现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当我们沿着笔直的柏油马路,去寻找昔日战斗过的地方时,我们简直无法辨认。当年战士们抱着炸药包,抬着梯子跳板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宽阔的马路和林立的厂房;那些战士们曾经打通墙壁,与敌人逐屋争夺过的旧式房屋,己变成了高层建筑的办公楼、职工宿舍、学校和商店……我们也曾去观赏过驰名中外的洛阳牡丹,每当看着那一簇簇、一片片争芳斗艳的牡丹花时,总是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些为解放洛阳英勇战斗而负伤和牺牲的同志们,是他们用生命换得了古都洛阳的新生,是他们用鲜血浇灌了遍布洛阳的牡丹花。

我们应永远记住为开拓社会主义的今天所进行过的每一次战斗,永远记住为争取胜利而流血牺牲的每一个同志。

1947年7月底,陈赓司令员从陕北返回太岳区。他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指示: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9纵队、38军和太岳军区第22旅组成南征兵团,由陈赓同志任司令员兼前委书记,执行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建立豫陕鄂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我们立即向部队传达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当时战局的分析和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方针。干部战士在学习讨论中,以刘、邓首长亲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打到外线去,挺进大别山,并取得节节胜利为光辉榜样,深刻地领会了部队打到外线去的伟大战略意义,解决了该不该打出去,能不能打出去和敢不敢打出去的认识问题。广大指战员的请战书、杀敌立功计划和用指血写的决心书,纷纷送到团里。

在陈赓司令员亲临前沿、周密部署、直接指挥下,1947年8月23日拂晓,我军分左右两路,胜利突破了黄河天险,并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攻占了重要据点石山头,迅速抢占了陇海路上的会兴镇和张茅火车站。接着我13旅又打下了距洛阳仅60里的新安县城,歼敌干余人。我11旅已进抵洛阳西北城郊的上清宫地区,造成了直取洛阳的态势。

广大干部战士遥望洛阳城,都以为要打洛阳了,大家议论纷纷,个个摩拳擦掌,有的甚至跑到团里来请战,要求担任攻城突击队。当时洛阳的守敌也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

陈赓兵团10万大军横渡黄河,而且旗开得胜,连夺新安、混池、宜阳、洛宁等4城,歼敌480余人,腰斩陇海路,切断了敌人陕西以至华北和中原的联系,它像又一把利剑,继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蒋介石腹部猛刺一刀之后,又在蒋介石的背后补刺一刀。为挽救败局,蒋介石只得挖肉补疮,一面慌忙伤令尾随我刘邓大军的整编第3师全部、青年军206师的第1旅以及41师的124旅调头西援;一面又急命胡宗南部主力整编第1军、第29军从陕北南撤,准备东援洛阳。

至此,我们横渡黄河,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这一胜利,打乱了敌军的部署,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和西北野战军在陕北的作战。

这时,毛泽东同志连续给陈赓同志发来电报,指出:洛阳地区敌所必争,不可使用主力,主力应向西;并要求部队力求运动战,机动迅速,广占敌区,多歼敌人。

陈赓司令员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从实际情况出发,随即命令部队主力调头向西。于是,9月2日,我们向灵宝、陕州进军。

4纵队挥师向西,我们11旅与兄弟部队协同,在很短时间内,连克灵宝及陇海线上的重镇陕州。歼灭了国民党军135旅、新1旅及青年军2os师一部,生俘206师2旅旅长蒋公敏、新1旅旅长黄永赞、副旅长胡秉锐、少将团长黄涤生以下1万多人。

灵陕战斗胜利结束之后,陈赓司令员果敢率领我旅及10,13,22旅隐蔽东进,我11旅、13旅突然包围敌64旅于新安铁门,并迅速将其全歼,俘敌副旅长王文才以下2100余人。接着我旅奉命迅速前进,直逼洛阳城郊。10月9日17时,我旅33团一个营突入洛阳西郊七里河村内,迅速将守敌压缩在几所民宅内,战斗彻夜,逐屋进行争夺,拂晓歼灭守敌青年军206师2团两个营大部。33团的另一个营又打下了七里河桥的桥头堡,俘敌一个排。翌日凌晨,洛阳守敌在两辆坦克支援下,向我阵地实施反扑,被我军英勇击退。敌人的第一次反扑失败后,接着进行第二次反扑,在5辆坦克和两架飞机的支援下,来势更猛。我军指战员英勇顽强,士气高昂,激战13个小时,终于把敌人击退。

当晚午夜,我们32团2,3营突入西工。西工为国民党屯兵的基地,其西北又建有机场,为敌所必守的要地。我们突入西工后,连续攻占了3座兵营,守敌难以招架,一部仓皇逃入城内,大部就歼。

我们31团3营和2营一部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攻入了西关,俘敌百余名,直逼洛阳城根,战士们已经看到了抱臂缩肩,在城头上放哨的国民党士兵。这时,我们已达到了迫使敌李铁军部回援洛阳的目的,旋即奉命撤出战斗。至此,我兵团在陇海西线广泛作战胜利结束,兵团主力南下伏牛山东麓,12旅和38军西出陕南。

我军渡河南征的胜利,吓坏了洛阳守敌20}师师长肖劲,他迭电向蒋介石告急。蒋介石接电在手,气急败坏,立即下令撤掉了肖劲,并确定调国民党第94军S师中将师长邱行湘继任 206师师长并兼洛阳警备司令。

邱行湘一到任,就派兵大拆民房,并强逼民工挖外壕、垒城墙,大修碉堡工事。东门、东北门外,以及发电厂附近的民房,几乎被拆毁一空。居民们扶老携幼流落街头,啼饥号寒,无以为生。周公庙无数宝贵的碑喝被敌人用以筑工事,中外驰名的洛阳牡丹也惨遭蹂躏。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洛阳,遭到了敌人的洗劫。

经过苦心经营,邱行湘把整个洛阳变成了一个深沟高垒、碉堡密布、多层交叉火力网的大堡垒,他还在城西北角,射界比较宽广的洛阳中学构筑了核心阵地,作为他进行最后挣扎的依托。为了相互策应,巩固城防,邱行湘还分别在西郊外的发电厂、周公庙及南门外的大王庙,以及东关的九龙台、潞泽会馆等地,建立了可以独立为战的支撑点。

1948年3月初,敌得知我军在襄禹地区集结,有进攻洛阳的可能后,蒋介石特派飞机接邱行湘到南京面授机宜。蒋介石声言:“军事上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如果不打败共产党,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邱行湘回洛后,大讲什么“洛阳的安危关系整个战局的成败”,声言“不成功便成仁”。他还将200多名上、中校衔军官,编成十多个督战队。逼迫青年士兵为蒋介石卖命。

1948年3月初,陈赓司令员在部署解放洛阳战斗的时候,向大家讲了中原战场的敌情、我军进攻洛阳的有利条件和攻克洛阳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经我中原和西北战场的大量歼敌,敌人战略据点—洛阳已完全陷于孤立,我军必须乘机直取洛阳。当时的作战部署是:华野3纵担负攻打东门和北门的任务,8纵负责打援;陈赓兵团4纵担负攻打西门和南门,9纵负责打援。我们32团负责攻打南门,31团负责攻打西郊发电厂。

3月7日揭开了解放洛阳战役序幕。9日各攻城部队都抵近城关。10日拂晓,华野部队和陈赓兵团10旅相继向敌坚固设防的东关之九龙台、潞泽会馆及西关之周公庙发起进攻。我们32团于IO日i7时从城西南角直插南关。一接近南关,就在壕檬细雨中看到无数民房被焚,火光冲天。我们当即命令部队,一面歼灭敌人,一面扑向大火。到达南关,就有不少群众纷纷向我们控诉蒋军罪行,并和我军干部战士共同灭火。我们在扑灭大火的同时,扫清了南关的大部守敌。群众对我们在和敌人生死拼搏中,仍不忘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奋不顾身扑灭大火的行动交口称赞。

我们占领南关之后,位于洛河北岸与南关毗连的南门唯一屏障、有坚固设防的大王庙据点,仍被敌人盘踞着。这不仅隔断了我们与外部的联系和前输后送,而且使我们部队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决定必须迅速攻占大王庙。

当晚,在向大王庙发起攻击之前,天下着倾盆大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连续三次派人摸情况,排除地雷,均未成功。于是,把进攻推迟到拂晓,并把拿下大王庙的任务交给了2连。2连连长袁相林勇敢机智,接受任务后,立即率领各班长共同侦察敌情和地形。然后决定以2排为1梯队,并组成突击组、爆破组和投弹组。选定东南角为突破口,他还让1排的一个班从东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

战斗开始后,山炮、迫击炮和重机枪都配置在前沿,进行抵近射击。因而炮兵一开火,很快就摧毁了敌前沿火力点和东北角大碉堡。在火力掩护下,爆破组迅速炸毁了地堡,炸开了围墙,接着投弹组迅速把手榴弹一排排地投向院内,乘着爆烟,突击组突入了院内,3排也随即冲了进去。战士栗鸿俊见班长负伤倒下,他主动代理班长,率领全班跃入东南角阵地,向敌人猛烈开火,掩护3排迅速占领了南侧地堡群。经过激战,大部敌人被歼,残余敌人都退缩回庙中的大殿,固守待援。这时1营副营长原金锁也来到庙内。他当即命令重机枪、迫击炮和山炮同时向大殿射击。连长袁相林又令预备队1排也投入了战斗。当我炮火停止射击,向大殿发起攻击时,大殿已被打得破烂不堪。在哒哒哒的冲锋号声中,全连战士奋勇扑向大殿,殿内敌人束手就擒。这次战斗计毙伤敌40余名,俘敌150名。大王庙战斗的胜利,为从南门登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1日黄昏,风雨交加,我各路攻城部队迎着暴风雨,向洛阳城守敌先后发起总攻。我们32团于11日18时发起了对南门的进攻。在攻城战斗开始前,我旅副旅长徐其孝同志亲自来到南关,率领我们团的领导,亲临前沿,进行侦察。在侦察过程中,徐其孝副旅长的腹部中弹负伤。当我们把他扶入房内躺下时,他忍着疼痛还向我们交待了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天,经过激战,部队登城受挫。我们团的领导立即召开会议,了解情况,研究对策,修改补充作战方案,重新组织力量,再次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中,我们首先消灭了南门外西侧楼房中的守敌,然后就用山炮、迫击炮齐轰城门楼和城墙。我旅的炮兵英雄们挖通墙壁,把山炮直推到最前边的房内,对敌进行抵近射击,机枪连的战士们本来准备把重机枪架在一座花坛上,但是为保护遭敌蹂礴后残存下来的几株牡丹花,他们离开花坛,把马克沁重机枪从一个墙洞里伸出去进行射击。冲锋号吹响了,以爆破英雄徐福旺为组长的三人爆破组,跃出隐蔽地,正要经过那个栽植牡丹花的花坛时,一颗子弹击中了炸药包上的雷管,引起爆炸,徐福旺和翟毛则同志壮烈牺牲。

徐福旺和翟毛则同志英勇献身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战士,随即第二个爆破组又跃出了隐蔽地,踏着英雄的血迹,直扑城门。这个爆破组在排长范福旺率领下,把100多公斤炸药顺利地送入城门洞,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炸开了城门。在这同时,和我团一同担负攻击南门任务的13旅37团,也派出1个营,从东门突破口突入城内,攻克城东南角守敌的一个据点,有力地配合了南门攻城战斗。我攻城突击队,在1营营长魏明德率领下,终于在12日12时30分,胜利突入南门。

南门守敌大部被歼,残敌狼狈向城西南角逃跑。我攻城突击队1营跟踪向城西南角突击,其他部队向北发展。敌在城西南角筑有坚固设防的集团工事,营长一声令下,六0炮、八二迫击炮向敌齐射,突击队随即冲入敌阵。3连11班班长许堂华带领全班推倒了一堵隐蔽墙跃入敌外缭,一排手榴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8班长胡振刚和全班战士一起猛冲上去,他们顺城边小道直冲到敌主阵地跟前,把手榴弹一个个塞进碉堡,敌人被炸得乱喊乱叫,乖乖地缴枪投降。我后续部队也相继冲来,西南角敌阵地被我占领。

在城内激烈争夺的巷战中,我们俘获了敌206师少将副师长兼1旅旅长赵云飞和3团团长蔡湘澄、副团长吴良佐。

在兄弟部队向洛阳外围及守城的敌军发动猛攻的同时,我们31团也向发电厂发起了进攻。发电厂厂房高大,建筑坚固,又是洛阳唯一的供电厂,是敌必守的外围据点。敌人在发电厂周围筑有8公尺宽、4公尺深的外壕和砖、土两道围墙,墙外设有铁丝网,墙内碉堡密布,工事多系永备、半永备设施,火力配系严密,城内炮火还可对其进行支援。全阵地由4个集团工事组成,每个集团工事又由3个集团碉堡群组成,每个碉堡群又由三角形或梅花形的子母堡构成,以轻重机枪火力为骨干,明暗火力和上下火力相结合,并以堑壕相连,全阵地共有大小碉堡6a多个,各碉堡形成上下左右多层交叉的火力网。发电厂的设防曾获邱行湘“固若金汤”奖旗。

9日午夜,31团3营尖兵排以突袭手段,歼敌一个警戒班,攻占了发电厂以西的小屯村。接着,3营7,8连在营长王志新同志率领下一举突入敌阵,但因对敌阵地防御工事坚固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未能迅速扩大突破口。次日拂晓,敌在其暗火力掩护下,对我突入部队连续实行反冲击,战士们打得英勇,但伤亡很大,被迫撤出。我部第一次进攻受挫。

12日中午,我部又以1营2连为突击连,对发电厂西北角实施第二次攻击。2营4连在西南助攻。在炮火掩护下,2连排长陈忠信和副排长刘万祯带领5名勇士,抬着登城云梯,迅速跃入外壕,并迅速向外壕内侧架设登城云梯。这时两侧的敌人,以轻重机枪、冲锋枪向着外壕里齐射,我突入外壕的战士处于毫无遮拦的险恶境地,排长陈忠信和副排长刘万祯相继负伤,他们忍着疼痛,顽强战斗,并指挥战士在外壕内侧挖掘避弹坑。战士们转入避弹坑后,陈忠信带着重伤,爬到每一个战士跟前交待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再过4个钟头天就黑了,天只要一黑,我们就能打出去。”

正在这时,有10多个敌人由侧翼向他们冲过来。战士宋万年首先开枪射击,副排长刘万祯投出了一颗手榴弹,陈忠信高喊:“捉活的!”怕死的敌人被吓得掉头就跑。陈忠信继续鼓舞大家说:“我们要作硬骨头,死也要拼它几个。”刘万祯咬碎党费证,以表示和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他们7位勇士接连击退了敌人一次更比一次猛烈的3次进攻,坚守了6个小时。天黑了,他们背着伤员,相互帮助着,返回了部队驻地。这时团的领导认真听取了他们汇报的情况,摸清了敌人前沿火力点,为最后攻下发电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4日16时,开始了第3次攻击。攻击发起前,首先集中一切炮火猛轰敌前沿工事,接着工兵进行爆破。工兵英雄们按预定方案,以大量炸药将外壕西边两头各炸出一个斜坡,使突击队可以从斜坡七直接通过。

这次攻击的突击队西北角为1营3连,西南角为2营4连。

部队还未发起进攻时,敌人打来一颗枪榴弹,1营长王争和教导员赵世英均负了伤。尽管这样,冲锋号令一下,王争同志带着伤,仍然奋勇当先,带领部队跃过外壕.打进了发电厂。2营营长祁大海也带领部队冲了进去。经过激战,于14日晚全歼敌206师6团3背共360多人,攻占r发电厂。

打下发电厂之后,我们发现发电厂周围仍然埋设着许多地雷。

如不排除,必将危害周围群众。便立即组织工兵,认真仔细地排除了全部地雷,仅工兵排长景全旺同志带领的一个组,就排除地雷40多颗。

至此,敌人的绝大部分阵地已被我军攻占。为了围歼溃逃到西北角洛阳中学核心工事中的敌人,部队分多路追击,把敌固守顽抗的最后据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3月14日晚5时半,我军向敌核心工事—洛阳中学开始炮击,万炮齐鸣,惊天动地,炮弹急风暴雨似地落到敌人阵地上。敌所据守的5座大楼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到处硝烟弥漫,砖石腾空,死尸横飞,高挂在楼顶的国民党青天白日旗,在漫天的硝烟中倒下了,楼顶坍塌了,门窗起火了,交通壕被填平了,碉堡被摧垮了,仿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己不复存在。

进行炮火准备之后,我们部队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发起攻击。

我们32团也和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这最后的冲击。固守核心阵地的全部敌人很快被我们歼灭了,所谓要杀身成仁的206师师长邱行湘就在这里当了俘虏。

解放洛阳战斗中,我军全歼了蒋军嫡系青年军206师师部、两个旅部、5个团、4个炮兵连,以及蒋军兵监部第35分部等共计1.s万余人,缴获各种口径的火炮20余门,还有大量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洛阳的解放对我军在中原及西北的作战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军占领洛阳,把中原和山西连成了一片,使我中原野战军作战获得了深远的后方,更有利于三路大军协同、机动歼灭敌人。

自此,中原战场的主动权就落入了我军手中。

15日,党中央发来贺电,热烈庆贺解放洛阳、全歼蒋帮青年军206师的伟大胜利。

根据中军委的指示,从战略全局着眼,我军10月17日主动撤离了洛阳,部队转移至洛阳以西和以南地区休整待命。我军一撤离洛阳,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第38师及124旅即接踵进入洛阳,占领了我军主力让出的空城。

4月4日,陈赓兵团再次发起洛阳战役。我军进抵洛阳城郊,城内守敌即弃城逃跑。9纵部队在东关歼灭了企图逃跑之敌371团,随即进入洛阳城。我们11旅直出洛阳以东,相继占领黑石关,断敌东逃之路。部队首先收复洛阳城东之偃师县城,并击落敌机一架,接着即顺利攻占黑石关。

从此,古都洛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949年春,我们部队参加淮海战役回来,驻扎在漂河一带进行休整,准备南征。洛阳人民还专门派出了慰问团,经过长途跋涉,到深河慰问我们部队。慰问团的同志圆满完成慰问任务后,不少人投笔从戎,参加了我们部队,和我们共同打过长江去,转战赣闽湘粤桂,进军大西南,一直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云南边疆。

(摘自谢振华、张锤秀、范金标等著《征程曲—我们的战斗回忆》(下),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