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事总喜欢在一起张家长季家短地议论一番。谁家要是发生的啥事,很快就会通过这些老人的嘴传播得人尽皆知。
我在上海生活时间久了,就知道上海的老年女性跟我们老家的老年女性真的不一样。
老家那边的老年女性,爱串门,爱热闹怕寂寞。
她们没事的时候总是爱聚集在一起。
你要是晴好天气你在在村里转上
一圈你就会发现女人们总是三五成群,要么大声说笑,要么窃窃私语。
没事总喜欢在一起张家长季家短地议论一番。谁家要是发生的啥事,很快就会通过这些老人的嘴传播得人尽皆知。
她们就是上街买个菜也会成群结队的去。没有三五个最少也要给自己找个伴一起去。只有实在没有找到人才会自己去。农村老年女性还爱管闲事。有点影子的事,她们可以说得很清楚,有时没影子的事也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有时候甚至因为长舌妇而引起两家战争。
我们村里的大华妈就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长舌妇。她常常神秘地和人说:“唉,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有一次她和翠兰说:“我告诉你翠兰,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张小龙女人出去打工跟一个包工头跑了。张小龙去找她娘家算账去了。”偏这翠兰和张小龙是远房亲戚。又跑去问张小龙的妈妈。小龙妈妈说:哪有这事,小龙丈母娘生病住院了,媳妇不在家,她不得去伺候吗?!
等翠兰走了,张小龙的妈妈到大华家门口骂:“谁不吃人饭,背后编排她儿媳妇跟别的男人跑了的话,谁不得好思[我想静静]”骂了很多难听的话。谁都能听出来是骂的大华妈!
大华妈也不是吃素的,就和她对骂,还赌咒发誓说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最后张小龙妈妈说:“是翠兰说你说的还能假吗?”大华妈就拉着张小龙的妈妈去找翠兰对质。最后三个人互骂!简直不成体统。三个人混骂引得全村男女老少都去瞧热闹。
最后还是翠兰男人和大华他爸这两个男人把自己家女人拉回家才结束这场混骂!
村里的王老师说:没有事在家看看电视,刷刷手机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高中毕业的季婶说:还是要远离长舌妇,免得引火烧身啊!
但是农村女人的爱管闲事也有好处。
有一天季霞的老父亲和她城里工作的两个兄弟来了,偏偏季霞的老公不在家,家里就季霞一个人,关键家里也没有招待的菜了。季霞又崴了脚不能上街买菜。季霞站在自家屋后路上发愁。
这事被长舌妇大华他妈一宣传。大家都知道。就有人给季霞家送来了肉,还有人拿来了藕,也有人把自己买了打算晚上吃的菜拿来给了季霞家。还有两个帮季霞做饭的。
最后给季霞家做了好几个菜,有荤也有素。
她们也会将自己家里种的自己家吃不完瓜果蔬菜东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
家里炒菜没有辣椒了或是没有葱了也可以去别人家要几个。或者直接去人家园子采摘。
我在上海生活这么多年,我发现
上海的老年女性就算没事也不会扎堆。
你会发现她们无论买菜还是早锻炼都是独来独往,要么就是夫妻同行。
你在小区绝对看不到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在那说张家长季家短的。而且她们除了买菜和锻炼身体其它时间都呆在自己家屋里。
上海很多老人都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她们很清闲。很能宅在家里。
就我家那次养的小兔子夜里从笼子里挤出来摔到一楼人家的平台上去了。我不好贸然去人家。就找了物业替我去跟人家说,让我把小兔子的尸收了。
物业去敲门没人答应。我就想起来了,平时从来没有见过这家有人进出。我就说:会不会没有人住?。
结果那家对门的阿姨说:“有人,就一个阿姨住这里。”
我说:“那就是人出去了。那个对门的阿姨又说:不可能的,阿姨和我一样从来不出去的。
对了好像上海这边称结了婚的女人都叫阿姨。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叫阿姨
听到这话物业又使劲敲门,最终敲开了。物业说:以为你出去了呢!她说:“我一般不出去的,菜是网上买的。出去干嘛?”
这里谁家有吃不完的东西或者是自己家不用的东西无论新旧好坏都放在堆放laji桶旁边。不会送给邻居!就算是邻居也就对门的见面打个招呼。其他的几乎都不知道谁住几楼。邻居间也不会借东西。我在这住了八年,就有一个邻居向我要过一次白糖,她烧西红柿鸡蛋汤要用白糖。
我们的小区一天到晚安静的很,从来没有听到过打架或者骂人的事。我有时候觉得这小区里是不是人还没有住满?我都觉得太冷亲啦!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超市里的活动,结束回来的时候,发现有四个人是我们小区的。而且她们三个相互都认识,她们也没有约好一起去,一起回。所以她们不聚集怎么会吵架呢!
如果你在公园里发现一大群老太太在摆拍,那肯定不是上海人。
上海的老年人很少穿得大红大绿。她们都打扮得很优雅,知性。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因为她们大多是独立独行;所以她们谁家有事了,别人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帮忙!就像那次我家楼下的那个老人生病住院,大家只看到救护车把他拉走,啥时候回来的,啥时候走掉的都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她家吊唁一下。就算她老伴走了,她也没有和任何人结伴而行,她依然独来独往。
上海这些老人的独立独行,在我们农村人眼里似乎缺少了点人情味儿。
大家觉得是充满烟火味的农村女人还是独立独行的上海女人好呢?
来源:欧阳妙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