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冰火两重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9:28 1

摘要:2025年3月28日,丰田汽车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其全球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增长。2月,全球产量同比增长12.5%,其中日本本土市场以同比增长52.1%的销量狂飙成为核心引擎。(本文提及丰田产销量,除额外标注外,均包含雷克萨斯、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

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2025年3月28日,丰田汽车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其全球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增长。2月,全球产量同比增长12.5%,其中日本本土市场以同比增长52.1%的销量狂飙成为核心引擎。(本文提及丰田产销量,除额外标注外,均包含雷克萨斯、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


这一复苏态势却与北美市场的阴霾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自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丰田主力车型凯美瑞、RAV4等恐面临成本激增危机。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的“冰火两重天”境遇,折射出日本汽车业在政治博弈与市场裂变中的艰难抉择。

01
从丑闻泥潭到销量狂飙,日本市场“触底反弹”

丰田曾深陷“认证造假”泥潭。


2023年底,丰田子公司大发工业被曝在安全测试中伪造数据,涉及174项违规,引发连锁反应。随后,丰田自动织机等集团核心企业相继卷入,旗下Land Cruiser、雷克萨斯RX等车型被曝使用改装车通过测试或提交虚假数据。


日本政府调查发现,丰田内部存在“无法向上级提出异议”的僵化文化,员工因高压开发日程被迫造假,甚至为达成2023年全球1000万辆产量目标而忽视质量管控。


2024年6月,丰田因安全认证造假导致市值单日蒸发156亿美元,卡罗拉、Yaris Cross等热销车型暂停生产。当年8月,日本政府首次对丰田下达整改令,要求其提交根本性改革方案,并新增7款涉事车型,累计违规车型达14款。


这一事件波及本田、马自达等日系车企,导致日本国内多座工厂停产,本土产量一度暴跌30%;同时,重创其“工匠精神”形象,北美及中国市场消费者信心下滑。2024年丰田全球销量下降4.7%,日本本土暴跌22.3%,且全年未推出新车型。



然而,随着2025年丑闻影响消退,丰田以“混合动力+本土定制化”战略重振旗鼓。


丰田汽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丰田全球总产量为88.76万辆,同比增长12.5%;丰田全球总销量为82.52万辆,同比增长9.5%。


其中,日本国内产量为35.69万辆,同比增加37%;日本国内销量为17.80万辆,销量同比激增52.1%,创下近十年单月最高增幅。


这要归功于丰田对于产品策略的精准狙击。


为迎合日本消费者对小型车与环保车型的偏好,丰田密集推出紧凑型混动车型Aqua、SUV车型Yaris Cross等,并升级普锐斯的电池续航能力。


数据显示,混动车型占其本土销量的68%,其中Aqua单月订单突破3万辆,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延续的每辆车最高补贴80万日元的环保车补贴政策进一步刺激需求。


丰田还实现了供应链的修复与产能释放。此前因丑闻停产的岐阜工厂等关键生产基地已全面复工,供应链效率提升使交付周期缩短至4周,较2024年缩短50%。


此外,丰田将部分海外产能回调日本,例如将原计划在墨西哥生产的Corolla混动版转至爱知县工厂,以规避北美关税风险。

02
北美市场的“至暗时刻”

与本土市场的火热形成反差,丰田在北美正经历“双重绞杀”。


今年2月,丰田在北美产量为17.51万辆,同比下降1.1%。其中,在美国产量为10.74万辆,同比下降11%;北美市场销量为20.02万辆,同比下降6.5%;其中,在美国销量为17.53万辆,同比下降4.9%。(*本段数据包含雷克萨斯,不包含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


丰田将销量下降归因于运营天数减少以及混合动力车和其他车型的库存短缺。尽管如此,丰田也指出,市场对其车辆的需求仍然强劲。



供应链瓶颈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叠加效应,让这家日系巨头陷入空前焦虑。


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测算,25%的进口汽车关税将使丰田美国在售车型平均成本增加3000至8000美元。


以丰田凯美瑞为例,其墨西哥工厂生产的燃油版车型成本或飙升5000美元,而北美工厂的产能短期内仅能满足60%的本土需求。


丰田北美CEO泰德·奥格登(Ted Ogawa)坦言:“即便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新建工厂至少需要18个月,我们等不起。”


就此,丰田启动“去墨西哥化”的紧急动员。


为应对关税冲击,丰田已启动供应链紧急调整。一方面将产能转移,将墨西哥瓜纳华托工厂的Tacoma皮卡生产线迁往得克萨斯州,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


另一方面将进行零部件本土化,要求电装、爱信等日本供应商将变速箱、电机产能向美国转移,目标将美产零部件比例从55%提升至70%。


此外,丰田还联合本田、日产等车企向美国商务部提交豁免申请,进行游说博弈,强调“北美工厂雇佣超10万美国工人”以争取政治筹码。

03
日本汽车业“集体焦虑”

丰田的困境亦是日本汽车业的缩影。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420亿美元,占其全球出口量的32%。然而,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本田、马自达等车企被迫跟进调整战略。


本田加速俄亥俄州工厂的电动车生产线改造,计划2026年前将美产电动车比例提升至50%;日产暂停墨西哥工厂Sentra车型生产,转而聚焦美国密西西比工厂的Ariya电动车扩产。(详情请见《关税冲击下,日本汽车业如何“自救”?》)


日本经济产业省估算,供应链转移将导致车企年均成本增加120亿美元,且可能引发日系供应商裁员潮。电装公司已宣布削减墨西哥工厂30%的产能,约2000名员工面临失业。


同时,丰田面临技术路线的“摇摆”危机。面对中国电动车品牌的低价攻势,丰田的混动优势正在瓦解。其纯电动车bZ4X美国销量不及预期,2月仅售出1200辆,不足特斯拉Model Y的十分之一。


日本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师指出:“丰田必须在中国市场守住份额,才能为转型赢得时间。”


尽管丰田以4.7万亿日元的2025财年营收预期展现信心,但其全球战略正遭遇地缘政治与产业变革的双重夹击。


还有一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将落下,日本汽车业能否在“本土坚守”与“全球化撤退”间找到平衡,将决定下一个十年的生死存亡。

来源:轩辕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