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太平广记》里看到《冀州小儿》这个故事,感觉好奇怪,这孩子只是偷鸡蛋吃,就惊动了神灵,大张旗鼓地来惩罚他,难道古人道德水平普遍很高?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太平广记》里看到《冀州小儿》这个故事,感觉好奇怪,这孩子只是偷鸡蛋吃,就惊动了神灵,大张旗鼓地来惩罚他,难道古人道德水平普遍很高?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隋朝开皇初年,冀州城外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这孩子生性顽劣,常常偷拿邻居家的鸡蛋,躲在角落里生火烤着吃。父母虽多次训诫,他却屡教不改,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忽然有人“咚咚咚”地敲门,声音低沉而急促。孩子的父亲被惊醒,连忙推醒儿子,说道:“外面有人叫门,你去看看是谁。”孩子揉着惺忪的睡眼,披上衣服走出门去,只见一个陌生男子站在门外,面无表情地对他说:“官府传唤你,跟我走一趟。”
孩子心里一惊,暗想:“莫非是我偷鸡蛋的事被发现了?”他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官府征召我去服劳役,容我回家拿些干粮和换洗衣物。”那人却冷冷道:“不必,现在就走。”说罢,不容分说,拽着孩子便往村外走去。
出了村子,往南走是一片桑田,刚刚翻耕过,尚未播种。孩子跟着那人一路前行,忽然发现道路右侧凭空出现了一座小城!城墙高耸,四角有门楼,朱漆鲜艳,威严壮丽。孩子从未见过这座城,不由得惊讶道:“咦?这里什么时候多了一座城?”
那人猛地回头,厉声喝道:“闭嘴!不许多问!”孩子被吓得不敢再出声,只得乖乖跟着走。到了城北门,那人命令道:“进去!”孩子刚迈过门槛,身后的城门“轰”的一声猛然关闭!他惊恐地回头,却发现带路的人已经消失无踪,整座城里空荡荡的,竟无一人!
更可怕的是,地上铺满了滚烫的灰烬,其间还夹杂着细碎的火星,虽不深,仅能没过脚踝,但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烧红的炭火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孩子吓得大哭,拼命往南门跑去,可刚到门前,南门也“砰”地关上了!他又转身向东门、西门狂奔,可无论他跑得多快,城门总是在他抵达的瞬间紧闭!
此时正值农忙时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田里劳作。有人远远望见这孩子独自在田里狂奔,嘴里哭喊着,像是在躲避什么可怕的东西。众人议论纷纷:“这孩子疯了吗?大清早的,怎么在这儿跑来跑去?”有人高声叫他,可孩子充耳不闻,只顾拼命奔跑,仿佛身后有恶鬼在追赶。
到了晌午,采桑的人们陆续回家吃饭。孩子的父亲见儿子迟迟未归,便向从田里回来的人打听:“你们可曾见过我家孩子?”有人答道:“你家小子在村南的田里疯跑,我们叫他,他也不理。”父亲一听,心中顿感不妙,连忙往村外奔去。
远远地,他看见儿子仍在田里狂奔,脸色惨白,神情惊恐。父亲大喊一声孩子的名字,刹那间,孩子像是被定住一般,猛地停住脚步,瘫软在地。而那座诡异的城池、滚烫的灰烬,也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亲冲上前去,抱起儿子,只见他浑身颤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孩子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父亲低头一看,顿时心如刀绞——孩子的双腿自膝盖以下,已被烧得焦黑溃烂,血肉模糊,像是被烈火炙烤过一般!
他连忙把孩子抱回家,请来郎中救治。经过数月的调养,孩子大腿以上的皮肉逐渐恢复,可膝盖以下却永远失去了生机,肌肉萎缩,骨骼枯朽,再也无法行走如常。
村里人听说此事,纷纷赶到孩子奔跑的地方查看,可地上除了清晰的脚印外,根本没有灰烬和火焰的痕迹。人们这才明白,这孩子是遭了报应,被阴间的“业火城”惩戒了一番。
后来,有位法号“道惠”的僧人途经此地,听闻此事后感慨道:“这孩子因偷盗成性,业障深重,故有此劫。世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者自有福报,作恶者终遭天谴。”
此事在冀州一带广为流传,成为劝诫世人向善的活教材。村民们纷纷告诫自家孩子:“莫要贪小便宜,莫要偷鸡摸狗,否则那‘业火城’说不定哪天就会找上门来!”
从此,村里的风气为之一变,偷盗之事几乎绝迹。而那孩子虽然侥幸捡回一条命,却终身残疾,每每想起那日的恐怖经历,仍会不寒而栗。
来源:沙雕大王的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