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体现了国家对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25年春晚,宇树科技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公开表演,惊艳全球。这一事件将人形机器人概念推向了新的高度,人形机器人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体现了国家对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以分为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两大环节,其中机器人本体主要包含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具身智能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核心零部件包含谐波减速器、电子皮肤、机器人关节、灵巧手、执行器等硬件,也包含模型算法等软件。当前大部分单机价值量集中于核心零部件环节,也是我国制造业所擅长的领域。
资料来源:特斯拉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市场对其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升温。机器人ETF易方达作为追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基金,其表现也较为突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机器人ETF易方达的最新份额已超5.7亿份,创历史新高。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度关注,也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信心和期待。
在政策的加持和市场空间的广阔前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落地,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人形机器人为何在2025年爆发?
——智能制造与AI的终极融合
2025年,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取得显著突破,甚至可以比肩运动员。不同于此前只能按事先设定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当前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漂亮的侧空翻,能行云流水地完成一整套武术动作。
这些成果向我们证明,当前人形机器人的硬件部分已接近完全成熟,运动控制将不再是人形机器人批量商业化应用的障碍,下一步的“进化”方向是“灵巧手”和更智能的“大脑”。
人类日常活动中,约60%-70%的精细操作依赖手部进行。对于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其灵巧手的自由度显著提升,从而具备完成捏取鸡蛋等高精度任务的能力。
此外,机器人的核心算法扮演了“大脑”的角色。例如,Figure AI发布的Helix多模态大模型,将视觉、语言、运动控制整合到一起,机器人可以通过接收语音指令,直接完成分类、收纳等工作,并可以相互协作,进一步具备了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实用价值。
让全球机器人离不开中国的理由:
中国智造+极致成本=王炸组合
美国知名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最新发布的报告揭示,目前,似乎只有中国具备抓住机器人革命这一历史机遇的条件。
中国制造正迎来“华丽转身”时刻,传统制造业丝滑转型机器人龙头。例如,曾为燃油车生产齿轮的某零部件企业,如今将精密加工技术“移植”到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成本仅为日本的60%;传感器龙头将消费电子的MEMS传感器改造成机器人的“触觉神经”,让单机成本直降500元。这些转型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相:中国制造业的“基因库”里,早已埋藏着机器人时代的密码。
“中国价格”正在改写全球市场规则。中国自研关节模组将电机成本从1.6万美元压缩到2000元,供应链集群将边际成本压至极限。这种“极致性价比”正快速赢得市场份额,此前谐波减速器海外龙头份额高达八成,如今国内产品份额已然过半,并还在不断提高,国际巨头也不得不将中国视为“价格锚点”。
正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所述,“未来家政机器人可能比iPhone还便宜,而这场革命的话语权属于中国”。
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夜,
如何布局产业早期发展机遇?
机器人包含众多门类,比如在生活场景中专注某项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也有类似人类形态,可完成大多数人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后者以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潜能获得较高成长预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仍在量产前夜,对于零部件的定点、技术路线的确定仍有变数,相较于“押注”某家公司,不如一并打包,确保不错过机会,也有效降低投资难度。
市场上有众多机器人主题ETF产品,其标的指数也有区别,其中,机器人ETF易方达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972;C类020973)跟踪的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机器人核心公司权重较高,其中人形机器人含量较高、占比达到38%,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占比分别为22%、40%,均衡覆盖了未来可能向人形业务转型的部分工业机器人厂商,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产业早期发展机遇。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