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近现代中朝之间的友好关系,不仅来自于志愿军对朝鲜的支持,从事实上来讲,如今朝鲜的半壁江山,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馈赠
聊一个纯粹的历史话题,大家有没有想过,历史上的朝鲜,为何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中原王朝最忠诚的藩属国?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近现代中朝之间的友好关系,不仅来自于志愿军对朝鲜的支持,从事实上来讲,如今朝鲜的半壁江山,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馈赠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大体上被沿北纬38度线,划分为朝鲜与韩国两个国家
其中,朝鲜的领土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辽宁省稍小,而韩国的领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浙江省基本相同
虽然朝韩两国在近代,都可以追溯到李氏朝鲜这一个共同的祖先,但从历史上来讲,与半岛南端的韩国相比,几乎全部的朝鲜领土,都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时期,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的三韩时期,而同期控制朝鲜半岛北部的,则是两汉到曹魏时期的幽州刺史部,这些历史名词在其后经历了一段独立演化,实际上与如今的朝鲜与韩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韩部落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了百济与新罗等原始国家,而在中国南北朝时期
来自中国东北的高句丽人高朱蒙,趁中原王朝的分裂期,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一个名为高句丽的地方分裂政权
因为高句丽的核心区域曾为汉朝郡县,所以其文化水平比周边要高出一截,在建国之后
随着高句丽不断向外扩张,在其鼎盛时期不仅控制了中国东北的大片区域,还控制了如今朝鲜半岛的北部与中部
然而这个分裂政权不仅让朝鲜半岛南端的三韩国家感到恐惧,同时也让统一之后的中原王朝感到警惕
隋唐时期的多位皇帝对高句丽展开战争,并最终在唐高宗时期,通过与南部的新罗联合,最终彻底灭亡了高句丽政权
因为有唐朝的支持,新罗不仅消灭了高句丽这个北方的威胁,同时也在与西部邻居百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元676年,新罗最终完成对大同江以南地区的朝鲜半岛的统一,这个统一的新罗国家,就是如今公认的朝鲜与韩国历史主线的最重要节点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朝鲜“主体思想”工程师、前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黄长烨为了配合金日成的意识形态塑造
曾在五十年代提出符合朝鲜价值观的“主体史学”,在“主体史学”中,统治着如今朝鲜南部的统一新罗王朝,并不被认为是现代朝鲜的历史主线
为了将本属于中国王朝的朝鲜北部合法化,“主体史学”刻意将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三个首都都位于中国境内的渤海国,强行认定为自己的历史主线
但就连黄长烨自己都不相信这套说辞,其本人也在1997年叛逃韩国,我在日后会做一期,专门讲述这位叛逃韩国最高级别朝鲜官员的内容,现在让我们回到朝鲜半岛的历史主线
在公元676年完成统一的新罗,其领土范围包括如今的韩国全境,以及朝鲜大同江以南地区,其与中国唐朝的边境线西部,就是今天的朝鲜首都平壤市
因为同中国唐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新罗在唐朝中期繁盛一时,但随着唐朝步入衰退期,新罗的国运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转折
公元901年,唐东平王朱全忠(朱温)兵临长安,为日后篡位灭唐埋下了伏笔,而就在同一年
新罗王庶子弓裔在新罗北方起兵割据,借历史上高句丽的名字,建立后高句丽国
但是作为一介叛徒的弓裔,自己也没逃过被手下夺权的命运,918年,他的部将王建成功篡位并去掉了高句丽中间的一个字
改国号为高丽,虽然这个高丽与历史上的高句丽没有任何关系,但在王建重新统一朝鲜半岛中部与南部之后
他的继承者在前往中国时,声称自己就是高句丽的后代,并且因为新罗在历史上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建立之初的高丽王朝更乐意亲近五代时期的中原统治者,以及五代的继承者北宋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宋辽对峙的前期,与高丽王朝接壤的契丹人(辽)为了斩断北宋与高丽之间的关系
最终决定将今天朝鲜的西北部、鸭绿江南岸的一部分地区转让给高丽王朝,在这次领土变迁之后
为了维持与中国之间的和平以及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高丽德宗王钦还在北部边境,修建了中国万里长城的乞丐版千里长城
千里长城当时是中国与朝鲜的分界线,但在如今的地图上,这座历史遗迹几乎横亘在朝鲜的中央
如今朝鲜的东北部地区并非当时的高丽领土,但历史已经证明了,只要中国朝代出现更迭
中原王朝都会将边境领土作为换取朝鲜王朝忠诚的价码,宋元更迭期间,蒙古帝国多次入侵与南宋关系良好的高丽王朝
并在击败高丽后没收了辽朝转让给高丽的江东六州,不过蒙古帝国的兴盛转瞬即逝,当朱元璋将元朝势力驱赶到漠北之后
高丽也受惠于明朝的建立,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但当高丽与明朝第一次产生直接接触时,朱元璋给出的首道命令,却是要求高丽归还朝鲜半岛西北部,原属元朝辽阳行省的开元路
完全控制明朝的这个通知就是近代朝鲜的命运分歧点,此时的高丽王朝并不太平,为了对抗元朝,高丽王朝需要强有力的军队
在脱离元朝控制的过程当中,一个名叫李成桂的将军脱颖而出,当明朝的命令传来之后
高丽王朝的第一反应是同明朝对抗,以保住北方领土,但李成桂很清楚与明朝作战就是以卵击石
为了保命,他在思考许久之后决定不如造反,最终他利用自己控制的军队,成功攻克当时的高丽王朝都城开城,并在1392年登基称王
虽然篡位之路很容易,但李成桂明白自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朱元璋的心情,成为高丽统治者之后
他在第一时间就派人出使明朝,用极其谦卑的姿态说明自己篡位的原委,并请朱元璋亲自为他的新国家选定国号
李成桂卑微的态度令朱元璋心花怒放,朱元璋最终决定用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名“朝鲜”作为高丽的新国号
并不再追索鸭绿江南岸的领土,还默许了朝鲜向东北方向的扩张,如今朝鲜北部地区中的很大一部分
也即旧朝鲜八道中的咸镜道的南道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转移到朝鲜名下,朝鲜开疆拓土的行为没有遭到明朝反对,却令原本控制此地的女真人感到不满
女真人要求明成祖朱棣主持公道,可是相比较于女真人,朝鲜的汉化程度更高,在朝鲜国王的授意下
出使明朝的使节以《辽史》与《金史》都没有记载相关地名为依据,表示此地并不属于女真人所有
相比较于渔猎的女真人,朱棣也更喜欢汉化程度极深的朝鲜人,他表示“朝鲜的土地和女真人的土地,原本就都是朕的土地,我为什么要和你们争呢?”(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
这句话不仅堵住了女真人的嘴,还让朝鲜在明朝的支持下彻底占据了鸭绿江南岸的全部领土
在明清更替之后,满人为更好的统治关内,不仅对东北实行长期的封锁政策,同时为了保证朝鲜的忠诚,也没有再追索明朝初年被朝鲜占据的女真旧地
此时的朝鲜王朝的领土已经接近今日朝鲜加韩国的版图,我为什么要说接近?那是因为这还不是中国赠送朝鲜领土的终点
因为出让了鸭绿江南岸领土,朝鲜在被日本吞并之前,都长期保持着对中国的忠诚
在二战结束之前,即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官方也都将新罗王朝、高丽王朝到李氏朝鲜作为自己的历史主线
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在当朝鲜因为政治原因一分为二时,北方由金日成控制的朝鲜为了塑造区别于韩国的历史脉络
提出了之前讲过的“主体史观”,而在“主体史观”中,鸭绿江的发源地长白山,也随着朝鲜的乱认祖宗,成为了所谓朝鲜民族的圣山
随着时间来到中苏交恶期间,为了保证朝鲜不会完全倒向苏联,中国与朝鲜在1962年签订了《中朝边界条约》
将长白山东南的部分地区让给了朝鲜,然而半岛的贪婪本性在此后暴露无遗,虽然朝鲜与韩国宣称不同的历史主线,但为了向中国索取更多土地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仅存在于传说中古朝鲜国,当做了自己的祖宗,因此即使长白山的领土更替只是中朝之间的行为
如今的韩国,反而打着“白头山”的名号想对中国敲诈勒索,至于韩国在这个名号之下都搞出过哪些闹剧?关注半岛博弈论系列,我们之后再聊
来源: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