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充分发挥校地联动育人实效,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年成长,近期,平谷区选调生携手清华学子共同走进平谷中学,开展“智汇平谷 ‘清’衿致远”主题宣讲活动。
第3389期
全文字数:2052 阅读时间:6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充分发挥校地联动育人实效,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年成长,近期,平谷区选调生携手清华学子共同走进平谷中学,开展“智汇平谷 ‘清’衿致远”主题宣讲活动。
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青春芳华
活动中,三位平谷区选调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基层工作经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家乡、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
市纪委干部、峪口镇西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季书贤,以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描绘了平谷的美丽画卷,从金海湖的碧波岛到丫髻山的古刹,从漫山遍野的桃园到“平谷大桃”的电商奇迹。他表示,平谷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平急两用”的智慧担当,是首都的“天然氧吧”和“菜篮子”“果盘子”。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在基层的工作经历,并鼓励同学们:“平谷不仅有桃林花海,更有等待开拓的事业蓝海。”
区人力社保局干部、平谷镇和平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魏思齐,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分享了选择平谷选调生的心路历程。她认为,“选调生是回应时代的‘主动选择’,平谷为大家提供了干事创业的热土。”同时,她结合推动政策落地、解决群众诉求等自身工作,展现了基层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在村里,她参与文化振兴活动、为村集体购置直播设备,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老百姓的肯定让我真正读懂了‘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的意义。”她寄语学生们要“珍惜高中时光,未来用所学回报家乡” 。
马昌营镇干部、马昌营镇西双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显立,以幽默亲切的语言,分享了高中学习经验和选择平谷选调的初衷。“养成适合自己的习惯”“同学是战友而非对手”“早立志、立长志”——他的三句箴言引发学生共鸣。同时,他通过分享自身基层经历,详细介绍了选调生平台的优势,并鼓励学生们未来关注选调生政策,争取成为家乡未来的建设者。
点燃科技之光
照亮未来梦想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生以“计算机科学之美”为主题,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前沿图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研工组副组长、党建辅导员王璇铮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相关情况。清华大学致理书院本科生丁雨晗为学生们介绍了中学生信息学素养和计算机科学之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生、计算机系研团宣传部副书记陈纪源为学生们分享了自身的计算机竞赛经历和挫折鼓励教育。
深化校地合作
共绘成长蓝图
宣讲活动结束后,平谷区选调生与清华学子围绕基层实践与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大家共同观看了《平谷很中国》宣传片,了解平谷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独特魅力,全方位感受平谷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就,让清华学子对平谷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平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解读了北京市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录政策,包括报考条件、培养机制、发展通道等多个维度,并详细介绍了平谷区对选调生的培养办法,希望吸引优秀清华学子投身平谷建设。
在互动交流环节,清华学子就“基层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专业特长如何服务乡村振兴”等问题与选调生们展开热烈讨论。选调生们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从“校门”到“机关门”的适应过程,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基层难题的典型案例等。
通过此次活动,平谷区选调生以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为高中生们播下了“深耕基层、建设家乡”的种子;清华学子用“科技报国、追求卓越”的学术追求,点亮了高中生们的理想之光;高中生们以热忱的求知态度,展现了未来建设者的蓬勃朝气。今日的高中生是明日清华园的求学者,是建设平谷的新生力量;今日的清华学子是明日选调事业的践行者,是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今日的选调生也是曾经怀揣梦想的高中生、砥砺求学的大学生(研究生)。三股青春力量的交汇,勾勒出一幅“成长-反哺-引领”的培育闭环,让选调生的基层经验、清华学子的创新精神、高中生的青春梦想相互激荡,形成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
大家纷纷表示
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
重温了投身基层的初心使命
深化了在“传帮带”角色中
对自身使命的认知
强化了在薪火相传中的责任担当
更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平谷发展
积蓄了精神力量
激励大家持续奋进
来源丨区委组织部公务员科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