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位唐朝诗人知名度不高,但他们都有佳作传世,你认识几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5 06:25 1

摘要:唐朝是诗歌的朝代,流传下来有名有姓的诗人有几千人之多。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仅仅是对课本中的诗人比较熟悉,从某个侧面来说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流传下来有名有姓的诗人有几千人之多。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仅仅是对课本中的诗人比较熟悉,从某个侧面来说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本文分享7位知名度不高的唐朝诗人,但他们都有诗中佳作传世,很值得把他们和他们的诗作推荐给广大读者。

到底是哪7位唐朝诗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诗人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中最具灵性者,擅写瞬间光影。他晚年隐居衡山,诗作如幽潭映月。

李端的代表作《听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化用“曲有误,周郎顾”典故,将少女心事与琴音错落完美交织。后两句如电影特写,捕捉到情感博弈中精妙的心理张力。

李郢是晚唐“化学诗人”,因为他长期隐居镜湖炼丹。他的诗风诡谲如青烟,擅在现实与幻境间游走。

李郢的代表作《山行》

小径入云斜,

幽泉带石花。

不应成道路,

留与鹿麋家。

这首诗以山中“不应成道路”否定人迹,将山径归还自然生灵。末句的生态意识超前千年,暗含道家返璞哲思。

于武陵是晚唐乱世漂泊者,诗作多末世寓言。他擅用枯荷、寒鸦等意象,开宋词凄美先声。

于武陵的代表作《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

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

卖与翠眉人。

这首诗通过寒涧松与翠眉人的对立,揭示自然精神与世俗欲望的冲突,“意独真”三个字,写出商贩身上残存的文人风骨。

耿湋是大历十才子中的“苦吟派”,他终生沉沦下僚,诗作多寒士之叹,字字如冻墨写就。

耿湋的代表作《秋日》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夕阳斜照的空巷与风中禾黍,构成晚唐社会的隐喻画卷,“谁共语”的孤独叩问,道尽寒士的精神困境。

刘方平是盛唐隐逸诗人,他擅长捕捉季节的细微震颤。其诗如蜻蜓点水,涟漪中见宇宙。

刘方平的代表作《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此诗以“虫声透窗”的听觉革命宣告春天降临,月夜观测天象的静谧与生命萌动的喧哗形成张力,微小细节中蕴藏物候学的精确。

第6位 唐朝的雍陶

雍陶是巴蜀诗僧,擅写山水,诗作如雾中神女,虚实难辨。

雍陶的代表作《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此诗别具一格,想象力丰富,将君山幻化为水仙发髻,以“镜中心”完成天地倒置的视觉魔术,富有超现实色彩。

第7位 唐朝的唐彦谦

唐彦谦是晚唐唯美主义者,诗风秾丽如晚霞,擅写废墟中的美,堪称唐代“波德莱尔”。

唐彦谦的代表作《咏葡萄》

珠帐夜不收,

月明堕清影。

玉盘泻露寒,

起看秋河冷。

诗中的葡萄在月光下化作流动的珠宝,末句“秋河冷”的突然转折,将感官享乐引向宇宙虚无,体现晚唐颓废美学。

朋友们,唐朝知名度不高但有佳作传世的7位诗人分享完了,他们的这些诗你原先读过吗?你认为这些诗的水平如何?欢迎分享高见。

来源:驶向一江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