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她”出圈!发挥“联”字诀,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17:37 1

摘要:自2016年起,厦门市妇联率先推动“垃圾分类 妇女先行”主题行动,升级打造“垃圾分类 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全面发动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各级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和文明城市提升工作,构建垃圾分类巾帼组织网络。

近年来

厦门市妇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

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独特优势

团结引领全市各级妇联组织

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深入妇女儿童和家庭

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文明生活习惯

以“小家” 带动“大家”

以家庭带动社区

为城市的绿色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她”动力

自2016年起,厦门市妇联率先推动“垃圾分类 妇女先行”主题行动,升级打造“垃圾分类 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全面发动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各级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和文明城市提升工作,构建垃圾分类巾帼组织网络。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妇联核心业务工作相结合,变服务对象为垃圾分类合作伙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扩充垃圾分类“娘子军”,拓宽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广度。

截至目前

已成功组建300余支专业队伍

吸引了 3000余名巾帼志愿者

开展“垃圾分类 家家时尚”

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近千场

巾帼志愿者涵盖各行各业,有教师、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工等。她们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垃圾分类工作有机融合,丰富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内容。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热情,丰富拓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内涵,市妇联还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增加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度。

2023年5月,在首个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市妇联组织厦门大学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女科技特派员、女企业家们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围绕“企业践行低碳管理的路径和收益”展开深入研讨。另外,还策划举办全国首场巾帼碳汇交易、打造妇联“双碳”巾帼馆、组建“鹭岛姐姐碳中和宣讲小分队”“党员碳鹭者联盟”、举办“双碳”暨垃圾分类主题夏令营等,持续提升妇女群众和家庭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科学认识。

家庭是生活垃圾产生的重要源头,做好家庭垃圾分类是文明习惯的“养成基地”,也是社会动员的“示范窗口”。近年来,市妇联将垃圾分类宣传与家风家教相结合,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和典型示范评选,让绿色低碳文明意识在家庭中生根发芽。

市妇联把垃圾分类纳入“美丽庭院” 评选活动标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村提供指导,鼓励妇女和家庭在美化庭院的过程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不仅形成以庭院小美促乡村大美的良好氛围,也带动了更多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有力推动了人居环境提升。

同时,市妇联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绿色低碳融入日常家庭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培养勤劳俭朴、低碳环保的文明生活习惯。在厦门市“最美绿色家庭”寻找活动中,针对垃圾分类做出明确规定。“最美绿色家庭”典型的树立,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为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家庭力量,是‌构建绿色社会的关键支点。

▲ 厦门市 “最美绿色家庭”代表

同时,全市900多个“妇女之家(妇女微家)”、4329个美丽庭院及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妇”字号特色资源阵地广泛开展“巾帼大宣讲”、举办灵活多样的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

形式多样的亲子体验活动,也促进了家庭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亲子讲座、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儿童环保时装秀……每年,这些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绿色低碳意识。

市妇联连续多年举办面向环卫工人子女的垃圾分类夏令营,邀请全国三八红旗手、环卫工人蔡月英等行业榜样,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故事,组织开展参观垃圾处理基地、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等实践活动,通过榜样力量的感染与丰富多彩的实践,让孩子边学边进步。

志愿服务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的重要力量。“鹭岛巾帼志愿联盟”将全市四级妇联组织和各级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等巾帼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依托各类基层综合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号召,常态化深入城乡社区、工业园区等,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培训、入户宣传宣讲、趣味亲子活动等。

▲ 走进乡村宣传分类

▲ 雷锋日垃圾分类倡议活动

依托妇联公益创投项目平台,女性社会组织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自2018年起,市妇联每年发起 “凤凰之约” 公益创投活动,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进程中,以项目化运作广泛集聚社会各方力量,激发垃圾分类基层治理新活力。在“光脚的沙滩”项目中,就以净滩为载体,将垃圾分类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带动千组亲子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01

融合两岸力量

共筑垃圾分类防线

在思明区的闽台姐妹合家园,活跃着这样一群身影:她们来自海峡两岸,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怀揣着对家园的热爱与担当,化身为环保理念的传播使者,为垃圾分类和社区建设辛勤付出。

这支由两岸女同胞组成的“合家园巾帼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4月成立以来,已发展壮大至百余人,成为厦门社区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关心我们共同的家”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是她们常态化开展的核心活动之一。

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市、区妇联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模式,先行先试带动女台胞、女台属志愿者和两岸家庭组建20多支两岸巾帼志愿服务队,这些队伍持续活跃在社区、乡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

两岸妇女儿童跨越地域界限,以垃圾分类为纽带,深入交流各自在相关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成为两岸同胞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携手共进的生动实践。

02

践行低碳行动

传播减量理念于云端

厦门航空是全球首家与联合国签订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合作协议的航空公司。2023年厦航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队伍成员涵盖女飞行员、女乘务员、女工程师等厦航一线岗位员工,她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环节。

厦航巾帼志愿者们借助飞机航班这一平台,积极传播垃圾分类和低碳环保理念。空乘人员在客舱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旅客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鼓励旅客加入厦航“绿色账户”,参与 “轻装出行”,将垃圾源头减量和绿色低碳理念传播在云端,至今已有近100万人次响应,累计减碳达5600余吨;持续推进可降解、可再生新材料运用,陆续更换近百项涉塑用品,每年可减少塑料垃圾上千吨。

厦航两岸巾帼志愿者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活动引发广泛关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30分》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厦门

“她” 力量正不断汇聚成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澎湃动力

让垃圾分类成为鹭岛绿色新风尚

助力厦门迈向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