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派驻民警工作日记(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6:44 1

摘要:今日上午10时,按计划对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开展训诫谈话。张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缓刑,入矫七个月以来表现平稳,但近期连续两天手机关机导致定位异常,存在风险。此次谈话旨在了解原因,重申监管规定,同时评估其身心状态。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多云

今日上午10时,按计划对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开展训诫谈话。张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缓刑,入矫七个月以来表现平稳,但近期连续两天手机关机导致定位异常,存在风险。此次谈话旨在了解原因,重申监管规定,同时评估其身心状态。

谈话过程记录:

张某初入谈话室时,戴着口罩,双手交握置于膝上,目光低垂。我按程序告知其违反信息化核查规定的后果后,她突然哽咽,断断续续道出原委:近期因其名下房产问题与胞弟遗孀发生争执,张某感觉遭遇亲情背刺,加之自身患有疾病,压力之下情绪崩溃,索性关机逃避。谈话中提及独生女定居国外、丈夫十年前病故、现独居出租屋等境况时,她泪流不止,称心里过不去这道坎。

观察与反思:

1. 失联行为归因:表面是情绪化违规,实则暴露其社会支持系统断裂的危机——亲属关系恶化、海外子女缺位、病痛与经济压力叠加,导致其自我隔离倾向加剧。

2. 执法与帮扶的平衡点:若仅按规章训诫处罚,可能加剧其无助感,甚至引发自伤风险;但监管底线不容突破。需在重申纪律的同时,传递“矫正重在矫心”的立场,让其感受到司法温度。

3. 介入方向:协同司法所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核实其居住情况和病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社区矫正绝非冰冷的监控。当矫正对象蜷缩在法律与生活的夹缝中时,我们既是执法者,亦需成为照亮其回归之路的微光。今日张某离开谈话室前那句“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更让我确信:救赎,往往始于一场带着尊重的倾听。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践行“宽严相济、法亦有情”,文中姓名皆为化名且在不影响意义的前提下,对具体细节进行优化修改,警察同志未着制服)

派驻民警小陈

2025年4月1日

于派驻民警办公室

来源:观察小Ha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