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本应是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提升自我、保持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许多人参与继续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审的要求,将其异化为获取职称的 “门票”,而忽视了继续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本应是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提升自我、保持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许多人参与继续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审的要求,将其异化为获取职称的 “门票”,而忽视了继续教育的真正价值。
据某地的人社局统计,有高达近八成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突击补学”行为,即在职称评审截止日期前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大量继续教育学时。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显然无法真正吸收知识,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某继续教育平台的数据同样令人深思,32%的课程播放完成率不足10%,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只是将课程打开“挂机”,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这些数据揭示了继续教育被严重功利化的现状,人们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非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继续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进一步加剧了其被异化的程度。 以下是安徽继续教育网根据对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统计而总结的,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遇到的三大现实困境;
一、时间困境:根据调查统计有八成左右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工学矛盾突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下班后还要忙着个人和家庭生活,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继续教育。网上继续教育平台虽提供了便利,但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 “挂” 着课程,这难以保证良好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内容困境:根据调查统计有超过六成的继续教育课程与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需求脱节,一些继续教育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作中。同时,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部分课程存在内容更新滞后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兴趣和动力明显不足。
三、价值困境:根据调查统计有超过四成的受访专业技术人员认为继续教育 “只是走流程”,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对继续教育认知存在偏差,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只要完成人社部门对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就能通过职称评审或岗位聘用,从而忽视了继续教育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长远影响,这让不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继续教育摆脱 "职称附庸" 的枷锁,真正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加速器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张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更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与其被动应付学时要求,不如主动设计学习计划,将每一次的继续教育都成功的转化为职业成长的垫脚石。毕竟,在VUCA时代,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学的更快、学的更新。
来源:安徽继续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