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当天,老师们首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蔬菜认知课。通过细致的讲解和实物展示,学生们对各类蔬菜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好时节。为了让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乐趣与意义,3月19日,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小学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活动。
活动当天,老师们首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蔬菜认知课。通过细致的讲解和实物展示,学生们对各类蔬菜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满怀憧憬地来到了学校的开心农场。学部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鼓励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同时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养成勤于劳动的好习惯,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随着春耕活动的正式开始,孩子们们迅速投入到劳动中。他们挥动着小锄头,努力翻开沉睡了一冬的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希望。菠菜、香菜、小葱……孩子们认真地劳作着,虽然动作还不够熟练,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干劲和喜悦。在作物收获后,孩子们又小心翼翼地将新种子撒下,眼中闪烁着对生命萌发的无限期待。
劳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将收获的作物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并进行了售卖。两元、一元、五角……叫卖声此起彼伏,这是他们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他们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的一次宝贵机会。
对于特需学生来说,这次春耕活动具有非凡的意义。在亲近泥土、播种种子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等多感官体验,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这种生动的教育方式是课堂上难以替代的。同时,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协作、帮助和交流,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次小学部的春耕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孩子们播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