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韩:世界为何不太平?(社会变化的原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6:48 1

摘要:生产力就是前次讲话里面所说的生产本领。比方经济学书中制造别针的例子。一个工人独立制造别针,每天无论如何不能做满二十枚。但是十个工人联合起来,分工制造,每人专做一项手续,平均每人每日就可制造四千八百枚别针。这十个联合工作的工人,比较那十个独立工作的工人,生产本领

世界为什么有时太平,有时变乱呢?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提出“生产力”这个名词来。

生产力就是前次讲话里面所说的生产本领。比方经济学书中制造别针的例子。一个工人独立制造别针,每天无论如何不能做满二十枚。但是十个工人联合起来,分工制造,每人专做一项手续,平均每人每日就可制造四千八百枚别针。这十个联合工作的工人,比较那十个独立工作的工人,生产本领,不是大了二百四十倍吗?换句话说,因为合力分工的缘故,就得到一种伟大的新生产力了。

假使利用机器来做别针,比用手工工具来做的时候,生产的本领又要提高了。一八六七年的记载,说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做出别针六十万枚。到一九〇五年,机器又进步了,每个工人每天所做的别针,就加到一千五百万枚了。所以机器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见,生产力就是生活资料的产出力。我们乡下的农民常常说:“这一丘田,收得六担谷子;那一丘田,收得四石谷子:虽然田是一样大小,因为土地有肥瘦不同,出谷也有多少不同呢。”这也是讲的生产力,就是说两块同样大小的土地,生产力却不相等。

从以上三个例子来看,生产力有种种方法可以提高起来。

第一个例子,是把劳动方法改良,就提高了生产力。原先的劳动方法是独立工作,后来是十个工人合伙工作。

独立工作的工人,做一件东西,从头至尾,各种手续都要做到,比方做鞋子,鞋面鞋底,都归一个人做,整双的鞋子由他一手完成,他时而要拿起皮刀,时而要拿着钻子,工具的更换,工作地位的变动,材料的拿起放落,要浪费许多的时间。

合伙工作的工人,他们可以把做鞋子的手续分成许多阶段,每人只做一段,一双鞋子,要经过许多人的手才会成功。不仅鞋底鞋面分成两部,而且各部中间还要分开,每人只管一小部分。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把手艺练得格外驯熟。

所以分工的法子,能够把生产力提高。

有些工作,虽然不是分工,仅仅由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工作,也能够提高生产力。比方起房子,要搬一根大石柱一个人搬不动,许多人抬就抬动了,这种方法是简单的合力。

从简单的合力到分工,都是提高生产力的法子。

第二个例子,是把劳动工具改良,就提高了生产力。

假使我们没有铁做的犁,而用野蛮人的木棒来掘土,我们就不会收获现在这么多的谷子。假使我们没有水车,而用水瓮或者水桶去戽水,恐怕要费几倍的人工,还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假使苏联人不用拖拉机、联合机等等的东西耕田,他们的五年计划就不会做到。

劳动工具的改变,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个例子,是把土地变更一下,也可以提高生产力。不过,从社会的立场看,并不是从不肥的地方迁移到肥的地方去,因为两个地方都是要利用的;我们要的是将不肥的地方设法子改良,比方施肥料等等。

据说某些地方,不知道插秧的方法,那些农人把种子密密地播散在田里,让它们自由地生长,结果把地力分散,禾苗长得不好,收获因此不多。至于知道插秧的地方,就会把紧密生长着的秧,重新插过一遍,插得疏疏朗朗,反而收得了较多的谷子。这又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法子。

还有同样的例子,比方改良品种,可以使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些或者好些。比方修筑道路,改良运输的方法,就可以减少运输的人力,腾出这些人力来生产旁的东西。

这一类的例子,都是技术的改进。要改进技术,就要把科学的道理应用到工业和农业上面来。

因此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尤其是由进步分子团结而发生的力,是最伟大的生产力。

以上的各个例子中,所说的生产力,如果不与社会关系一起来说,还只能算生产力的要素。人类的劳动力、劳动工具,以及土地、原料等项,都是生产力的要素。而人类的劳动力,怎么样运用起来,组织起来,比方合力分工等等,也是生产力的要素。不但这样,而且连人类运用思想去改良技术,发明新的工具,或新的工作方法,那一切的努力,也是生产力的要素。

不过,这些要素要进到了生产关系的框子里,才能从一个一个的东西,转变为社会的生产力。

这话怎么讲呢?

因为人类把劳动力加到自然物的时候,不但是人和自然物发生了关系,同时人和人也发生了关系。

现在有一个农民种田,他每天把劳动力加到土地上面去,同时他就和地主发生了关系。有一个工人纺纱,他每天把他的劳动力和棉花,与纺纱机器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同时他就和资本家发生了关系。

假使在此时此地的社会里面,那个农民不向地主租地,他的劳动力便不能和土地结合起来。那个工人不到资本家的厂里去做工,他的劳动力就不能和纺纱机器结合起来。因此生产就不能进行,生产力又从哪里表现呢?

旧的生产力常常要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力。而且,一种生产力,就有一种生产关系和它相对应。好像小孩子和大人,各穿各人的衣服一样。

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互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就可以自由发展。比方几十年前,生产力比现在小些,那时候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世界各地的富源大规模地开发着,使物质文明不断地增进着。那种兴旺的时候,世界就太平。

当生产力长得更大的时候,生产关系不但不能帮助生产力的前进,反而要妨害它的发育。比方现在的资本主义,到处关厂停工,减少生产,甚至把小麦倾到海里去,将咖啡投到火里去烧。这个时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冲突,世界就不太平了。

来源:思想与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