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遇到纠纷有地方说理了!不再踢皮球!全国90%地区已覆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6:30 1

摘要:最近国家出了个大政策,专门帮咱们老百姓解决烦心事!您要是遇上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甚至买东西被骗了押金,都不用再东奔西跑找部门,只要去一个地方——“矛盾调解中心”,就能把问题解决得明明白白。

最近国家出了个大政策,专门帮咱们老百姓解决烦心事!您要是遇上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甚至买东西被骗了押金,都不用再东奔西跑找部门,只要去一个地方——“矛盾调解中心”,就能把问题解决得明明白白。

就拿去年山东济南的事来说吧。两栋楼的邻居为了装电梯吵得脸红脖子粗,前面楼的住户担心电梯挡住自家窗户,后面楼的老人急着用电梯上下楼,双方各不相让,社区干部和民警上门调解了七八次都没结果。最后大伙儿去了区里的“矛盾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拉着两边坐下聊,把图纸摊开讲清楚采光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又请电梯公司现场计算遮挡角度,三个小时就把疙瘩解开了。您瞅瞅,这效率多高!现在全国90%的市县乡都建了这种中心,连内蒙古的牧民都能用手机小程序上报问题,处理速度还特别快,去年光一个旗就解决了799件麻烦事,件件都办妥。工作人员钱师傅说得好:“过去处理群众诉求像老牛拉破车,现在智能系统全程帮忙,鼠标点几下就能把矛盾预警发到相关部门,省心又省力。”

有人可能要问:这中心到底能管啥?我给您数数:家里闹矛盾、楼上楼下漏水扯皮、打工被欠工资、甚至网购遇上骗子,全都能管!江西宜春的老甘去年在外地打工被欠薪,家里人跑到县里的调解中心求助。工作人员可没推三阻四,直接把老板、村干部、城管局的人叫到一起,老板刚开始还耍赖说工程款没结清,调解员当场调出工资发放记录,又拿出《劳动法》一条条对照,当天就把工资讨回来了。老甘家属直夸:“还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一来就解决了!早知道有这地方,我们何必在家干着急半个月。”

以前啊,老百姓最怕“踢皮球”——这事儿归法院管,那事儿得找市场监管局,跑完东家跑西家,费时又费力。现在国家下了狠心整治,把法院、公安、司法局这些部门都“拧成一股绳”。比如厦门有700多人被ETC公司骗押金,这公司当初承诺每月返还押金,结果收了钱就玩失踪。要是按老办法,每人得打半年官司,光跑法院交材料就能把腿跑细。可调解中心一出手,法院和市场监管局联手,先挑一个典型案件判例,又制定两套调解方案,一个月就把大家的钱追回来了。工作人员陈主任说:“别看每户就几百块钱,可加起来就是几十万的血汗钱。小事不拖大,麻烦不过月,这才是给老百姓办实事!”

更贴心的是,这些中心还藏着“高手团队”。甘肃有位张大妈,过去调解纠纷全靠嘴皮子,遇上专业问题就犯怵。现在她跟着法院专家学习,不光学会了看合同条款,连《民法典》里继承权、相邻权的规定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去年她调解了600多起纠纷,有夫妻为赡养老人吵架的,有商户为房租涨价闹翻的,甚至还有两家工厂为商标侵权打官司的。四川有家科技公司抄袭别人产品被告了,调解员不光让侵权方停产赔钱,还请来技术专家帮忙改进设计,最后两家公司握手言和。公司负责人唐女士感慨:“调解员既讲法律又讲人情,这才是真本事!要是走诉讼程序,至少要折腾半年,公司声誉受损不说,生产线都得停摆。”

说到底,这个“矛盾调解中心”就像咱老百姓的“贴心管家”。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建设,就是要把麻烦事拦在萌芽里,让咱们的日子过得踏实。您别看这些工作人员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他们可都是带着“三件宝”上班的:一杯润喉茶应付全天调解,一本笔记本记满群众诉求,还有永远在线的耐心。下次您要是遇到啥闹心事,记住这个口诀:“进一扇门,找一群人,解百家难!”现在全国从大城市到小乡镇都有这样的服务中心,就连偏远地区的牧民都能通过手机小程序“一键上报”,真正实现了“家门口说理,屋檐下解忧”。

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综合自新华社2025年3月29日报道《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及“清朗天空”政务号2025年3月30日发布内容。

来源:戎马动态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