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女子坚持跑步,乳腺结节变成癌症,主任怒斥:太无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5:05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众多体检报告中,乳腺结节一度被许多女性视为“常见的小毛病”,甚至有人认为,通过坚持锻炼、饮食清淡,就可以“自然化解”。

但乳腺结节若没有科学评估、规范管理,极可能悄然演变为乳腺癌。广西一位热爱运动的女性,每日坚持跑步,却因忽视乳腺结节的警示信号,最终被确诊为乳腺癌。

运动并非万能,错误的健康观念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乳腺结节并非一纸“良性”诊断就可高枕无忧。从医学角度来看,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内部结构异常的表现,常见于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及更年期前后。

目前临床上将乳腺结节分为良性、恶性及可疑恶性三类,其中良性结节如纤维腺瘤、囊肿等,多数无需处理,但仍需定期随访;而恶性结节即乳腺癌,需尽早干预。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达42.05万例,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乳腺癌不同于感冒,不会通过空气或接触传播,但其危险因素却隐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如高脂饮食、晚育不育、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遗传因素等。

乳腺结节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在体检或洗澡时偶然发现乳房有硬块。

临床上,结节若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或伴随皮肤凹陷、乳头溢液、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B超是目前筛查乳腺结节的首选方法,配合钼靶X线检查、MRI及穿刺活检,可进一步明确性质。

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超过90%,但若发展到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显著下降。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分期不同,有保乳手术与全乳切除术。术后是否需要放疗、化疗,需依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及患者体质决定。

康复期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乳腺癌术后患者需避免上肢负重、预防淋巴水肿,遵循医嘱按时复查;心理疏导同样不可或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家人和专业医生共同支持干预。

部分患者在术后数月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但需持续监控复发风险。

要预防乳腺癌,科学生活方式是第一道防线。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等;饮食应以低脂、高纤、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为主,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

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长期口服雌激素类药物,均是有效措施。对于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乳腺B超或钼靶筛查;有家族遗传史者,应更早开始监测。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推进,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不断革新。例如,新一代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显著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激素阳性乳腺癌则可通过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液体活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也为未来乳腺疾病的早筛早诊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居家护理方面,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乳房变化。每月经期结束后3-5天内进行乳房自检,如有硬块、皮肤改变、乳头异常分泌物等,应立即就医。

乳腺术后患者应遵照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如手臂抬举训练、肩关节活动恢复等,防止关节僵硬。若出现术侧上肢肿胀,应及时排查淋巴回流障碍并进行物理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与作息习惯,是维护乳腺健康的基石。早餐应摄入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避免空腹饮咖啡浓茶;

避免高油高糖食物,减少反式脂肪摄入;保持适度体重,防止肥胖引起的内分泌紊乱。

未来,乳腺癌的防治将走向更个体化、更精准的方向。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BRCA1/BRCA2等高危基因突变的筛查可帮助高风险人群提前干预;

AI辅助影像识别系统正逐步应用于乳腺影像初筛,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NCC)》发布的《2023中国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的早诊率相比10年前提高了近40%,这得益于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国家早筛政策的推广。

面对乳腺健康,女性不能盲信“多运动就能治百病”的误区。运动虽好,但不能替代专业评估与规范治疗;健康意识需要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切勿凭感觉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很多患者在初发现病变时选择“拖一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令人痛心。

科学健康管理必须从“知”开始,落实到“行”。建议每位女性做到以下几点:

1. 每年定期进行乳腺检查,40岁以上建议增加钼靶检查;

2. 坚持科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

3. 饮食清淡、低脂、富含膳食纤维与抗氧化成分;

4. 避免久坐熬夜,规律作息,保持心理平衡;

5. 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规范服药,不擅自停药;

6. 出现乳房硬块、皮肤凹陷、乳头异常分泌等现象应立即就诊。

健康从来不是“感觉好就没事”,而是“科学管理、早预防、早干预”的结果。

乳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但忽视它的危险远胜于疾病本身。唯有科学认知、规范处理,才能守护最宝贵的健康。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 国家癌症中心. 《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医璐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