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女子天天抹防晒霜,如今连苹果、花生都吃不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4:37 1

摘要:杭州的五月,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客厅,37岁的王女士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颗苹果,却迟迟不敢咬下去。她皱着眉,轻轻揉了揉腮帮子,叹了口气:“这牙怎么又酸了?”最近几个月,她发现自己连花生、苹果这种硬东西都嚼不动,甚至刷牙时牙龈都疼得不行。王女士是个白领,在一家外企

杭州的五月,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客厅,37岁的王女士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颗苹果,却迟迟不敢咬下去。她皱着眉,轻轻揉了揉腮帮子,叹了口气:“这牙怎么又酸了?”最近几个月,她发现自己连花生、苹果这种硬东西都嚼不动,甚至刷牙时牙龈都疼得不行。王女士是个白领,在一家外企做行政,身高165厘米,体重52公斤,肤白貌美是同事公认的“办公室女神”。为了保持这身好皮肤,她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出门前必涂防晒霜,夏天还得补涂一次,连阴天都不例外。

可这个习惯,却让她进了医院。就在上周,她挂了浙江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的号。医生一番检查后,给出了诊断:维生素D严重缺乏,导致骨软化症。王女士傻眼了:“我就是怕晒黑,才天天抹防晒霜,怎么还把自己抹出病了?”医生边平达苦笑着说:“你这防晒做得太彻底,太阳没晒着,健康也晒没了。”

王女士的故事不是个例。随着夏天的到来,防晒成了热门话题。街上戴帽子、打伞、抹防晒霜的人随处可见,尤其是爱美的女性,生怕晒黑一点。可你知道吗?防晒过度,竟然可能让你的骨头变软,连苹果都咬不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意外的健康真相,看看防晒霜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又该怎么平衡美丽与健康。

王女士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护肤,然后涂上厚厚一层防晒霜。她用的还是进口大牌,SPF50+,PA++++,号称“全方位防护”。出门上班坐地铁,下班回家开车,基本不晒太阳。夏天到了,她更是严阵以待,下午补涂一次防晒霜,连周末宅在家也要抹上,怕窗外的紫外线“偷袭”。她得意地说:“我这皮肤,白得连闺蜜都嫉妒。”

可代价悄悄来了。半年前,她开始觉得腿酸,走楼梯有点费劲,还以为是工作太累。后来,刷牙时牙龈酸痛,吃花生咬不动,她才觉得不对劲。去医院一查,医生告诉她:你的维生素D水平低得吓人,只有正常值的三分之一。长期缺乏维生素D,影响了钙的吸收,骨头变软,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医生问她:“你平时吃鱼吗?喝牛奶吗?”王女士摇摇头。她不爱吃海鲜,觉得腥;牛奶嫌腻,喝不下去;鸡蛋只吃蛋白,蛋黄全扔了。加上防晒做得滴水不漏,身体几乎没机会合成维生素D。边平达主任解释:“人体80%-90%的维生素D靠阳光照射皮肤合成,你这等于把‘生产线’全停了。”

王女士懵了。她一直以为,防晒是为了健康,防紫外线、防皮肤癌,怎么反倒把自己防出病了?她忍不住问:“那我这病严重吗?”医生说:“还好,发现得早,调一调能恢复。但再晚点,可能就不是牙疼这么简单了。”

为了搞清楚状况,王女士回家后翻出了医生的科普手册。她发现,维生素D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而是身体的“大管家”。

首先,它管骨头。维生素D帮肠道吸收钙,把钙送到骨头里,让骨骼硬起来。如果缺了它,钙吸收效率大打折扣,骨头就会变软,甚至变形。医学上,这叫骨软化症,严重时还会发展成骨质疏松。王女士的牙酸、腿软,就是骨头“报警”的信号。

其次,它管免疫。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系统,缺了它,感冒、感染的风险都可能增加。2017年,《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篇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与呼吸道感染风险升高有关。①

最后,它还管心情。维生素D和大脑健康有关,缺乏时容易焦虑、抑郁。王女士回想自己最近脾气不好,老觉得累,可能也跟这有关。

可维生素D哪来的?医生告诉她,人体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皮肤晒太阳,二是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阳光下的紫外线会把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这个过程占了人体维生素D来源的80%-90%。可王女士天天抹防晒霜,等于把这条路堵死了。食物方面,她又不吃鱼、不喝奶,另一条路也断了。

她忍不住感慨:“我这是把自己活成了‘温室花朵’,好看是好看,可一点不结实啊。”

王女士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防晒过度,到底有多大危害?

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边平达主任见过不少类似病例。他说:“现在很多人防晒跟打仗似的,帽子、口罩、防晒霜全上阵,连早晚弱光都不放过。可身体需要阳光,尤其是维生素D的合成。”他举了个例子:有个20多岁的女孩,天天防晒,结果查出维生素D缺乏,骨密度比40岁的人还低。

国外也有类似研究。2021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高倍数防晒霜且不补充维生素D的人,骨折风险增加20%-30%。②科学家解释,防晒霜能阻挡90%以上的紫外线,虽然保护了皮肤,却也断了维生素D的“生命线”。

更严重的是,维生素D缺乏不只伤骨头。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低与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③王女士看到这里,后背一凉:“我这是为了美,把命都搭进去了?”

当然,防晒本身没错。紫外线过量确实会加速皮肤老化,甚至诱发皮肤癌。可问题在于,很多人走极端,要么晒过头,要么一点不晒。王女士就是后者的典型。她开始反思:难道真要为了白皙,付出这么大代价?

明白了维生素D的重要性,王女士决定改变。她问医生:“我该怎么补?”医生给了两条路:晒太阳+吃对食物。

第一招:聪明晒太阳
医生建议,每天晒15-30分钟太阳就够。具体时间呢?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后,紫外线不强,伤害小。脸、手臂、腿露出来,不用防晒霜,让皮肤“呼吸”一下。王女士试了几天,发现早起散步晒太阳,不仅精神好,连皮肤也没黑多少。

第二招:吃对食物
中国学术期刊上有科学家总结了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排第一的是三文鱼金枪鱼,每100克含10-20微克维生素D,远超其他鱼类。其次是蛋黄,一个蛋黄约有2微克维生素D,别扔了。还有牛奶,尤其是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一杯能补5微克。此外,猪肝和蘑菇也有少量维生素D,尤其是晒过太阳的蘑菇,含量更高。

王女士照着做了。她开始吃三文鱼,周末煎一块,香得不行。小米也爱上了蛋黄,她还学会了煮奶茶,加点牛奶,既好喝又有营养。医生提醒:“食物里的维生素D有限,晒太阳还是主力。”

调整一个月后,王女士复查,维生素D水平升到正常范围,牙不酸了,腿也有劲了。她感慨:“原来健康这么简单,就差一点阳光和几口鱼。”她把经验发到朋友圈,同事都说:“你这防晒达人,现在成健康达人了!”

医生边平达总结:“防晒没错,但别过头。夏天中午紫外线强,抹防晒霜是对的。可早晚光线弱时,别把自己裹得太严。饮食上多补点维生素D,美丽和健康就能两全。”

王女士想起一个老朋友的故事。那是个40岁的销售,天天暴晒,皮肤黑得像炭,后来查出皮肤癌。她又想到自己,防晒过度,差点连苹果都吃不了。她笑了:“看来凡事得有个度,过头了都不行。”

放下那瓶防晒霜,晒晒太阳,吃点鱼吧。你的骨头,会感谢你的智慧。

参考文献

《英国医学杂志》(BMJ),2017,“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2021,“Sunscreen use and risk of vitamin D deficiency-related fractures”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Vitamin D and chronic disease risk”,2020

来源:吴医生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