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在德意志银行任职,到现任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多年来始终以精准图表分析在华尔街引发关注。他的市场洞见甚至曾获彭博社专题报道。今年夏天,他更是最早预言股市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的权威声
阿波罗绘制“通胀高山”示意图。图片来源: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
从在德意志银行任职,到现任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多年来始终以精准图表分析在华尔街引发关注。他的市场洞见甚至曾获彭博社专题报道。今年夏天,他更是最早预言股市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的权威声音之一。
如今,斯洛克发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通胀高山”与2021年的通胀浪潮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达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谷”效应,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经济未来走势正呈现出高度相似的轨迹。在8月31日发布的《Daily Spark》简报中,斯洛克指出关税政策、美元贬值以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关于如何平衡通胀上升与就业放缓之间日益加剧的分歧,正在加大通胀和通胀预期的上行压力。(美国银行研究部门(Bank of America Research)在一份题为《2007年幽灵》的报告中也指出,美联储极少会在通胀上升背景下选择降息。)
斯洛克补充道:“风险正在上升,未来数月可能出现另一座‘通胀高山’。”
预警信号浮现
斯洛克和阿波罗发布的图表将当前美国核心CPI走势与1974—1982年通胀周期进行对比,清晰显示1973—1974年与2021—2022年两轮通胀浪潮存在高度相似性。如箭头所示,第一座“通胀高山”于1970年代出现,之后,第二座于1978年前后再度出现。如果历史重演,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秋季再次攀上通胀新高峰。
尽管斯洛克未在简报中明言,但“第一座通胀高山”指的是初始通胀峰值,而“第二座高山”则代表数年后因外部冲击与政策失误导致的更剧烈通胀攀升。
通胀担忧加剧
这并非斯洛克首次发出通胀警告。早在8月下旬,他就指出,杰罗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使用“奇妙平衡状态”来形容劳动力市场,表明美联储已意识到关税与移民政策造成的结构性扭曲。斯洛克指出,如果这些因素持续推高通胀,而鲍威尔又迫于白宫压力降息,就可能重蹈上世纪70年代“走走停停"货币政策的覆辙——而这正是第二座通胀高山形成的背景。
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令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如果美联储过早放松货币政策,通胀可能再度飙升,最终不得不采取鲍威尔前任保罗·沃尔克时代的痛苦纠偏措施——当年沃尔克激进加息,承受了严重的“双重衰退”。
最新通胀数据显示,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涨幅与6月持平,且符合经济学家预期。但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后,物价同比上涨2.9%,高于6月的2.8%,创下自2月以来新高。《财富》记者伊娃·罗伊特伯格指出,非必需消费品类支出已出现回落迹象。同期,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为2.7%,低于预期;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则因批发价格上涨3.3%而高于预期。
这些警告出现之际,经济学家们正就2020年代下半程的经济形态展开激烈讨论:究竟会迎来经济衰退,还是会出现伴随斯洛克所述“通胀高山”的滞胀现象?瑞银经过对美国经济硬数据研判,认为衰退风险显著上升,7月风险概率高达93%,不过结合其专有模型对其他条件的分析后,平均衰退风险要低得多。但瑞银仍预测,美国经济前景将趋于“疲软”,这与美国银行研究部门的判断不谋而合。
摩根大通则对7月意外疲软的就业报告深感忧虑,称如此幅度的劳动力需求下滑“无疑是经济衰退预警信号”。同时,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8月初曾援引与瑞银相似的硬数据警告称,美国正处在衰退边缘。最近,赞迪将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调整为50%,并表示占美国GDP总量近三分之一的各州要么已陷入衰退,要么正面临衰退风险。斯洛克的分析则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当衰退撞上“通胀高山”时,经济将面临何种局面?(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来源:财富中文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