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那晚女人放走小偷,20年后家中收到一快递,打开后全家愣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3:44 1

摘要:2004年的大年三十,雪花静静飘落,为这座小城镇披上了一层银装。邱淑华正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摆满了包好的饺子,馅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砰——”厨房传来异响,邱淑华放下手中的饺子皮,轻声问道:“是谁?”屋内寂静无声。

她拿起擀面杖,小心翼翼地走向厨房。

一个年轻人正在翻动她的红木盒子,听到声音惊慌回头。

“别动!”邱淑华厉声喝道。

年轻人眼中却闪过一丝绝望:“阿姨,求您了,我妈快不行了...”

01

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

2004年的大年三十,雪花静静飘落,为这座小城镇披上了一层银装。邱淑华正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摆满了包好的饺子,馅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妈,我爸什么时候回来?”小玉从房间里探出头来,十二岁的她已经显露出清秀的轮廓,眼睛像极了她的父亲李建业。

“快了,他说下午三点前就能到家。”邱淑华轻声回答,手上的动作没停,“你去把客厅的对联贴好,等你爸回来我们就贴春联。”

小玉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走向客厅。邱淑华看着女儿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自从上了初中,小玉变得越来越像她父亲,做事讲究实际,缺少一些童真和想象力。

邱淑华是当地中学的语文老师,教书育人二十年,桃李满天下。她生性善良,对学生严格却充满爱心,常常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李建业则是建筑公司的工程师,为人务实,认为人心难测,常常对妻子的善举持保留态度。

正当邱淑华沉浸在思绪中时,厨房的窗户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她警觉地抬起头,却没看到任何异常。可能是风吧,她想。今年的冬天特别冷,风声格外凄厉。

她继续包着饺子,想着一会儿丈夫回来全家团圆的场景。

突然,一声轻微的“咔哒”声从里屋传来。邱淑华心头一震,放下手中的活计,轻声问道:“小玉,是你吗?”

没有回应。

“可能是幻听。”邱淑华自言自语,却还是放下了擀面杖,悄悄地朝里屋走去。走廊上静悄悄的,小玉正在客厅看电视,并没有进入里屋的迹象。

邱淑华的心跳加速了。她轻手轻脚地来到卧室门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门。

一个瘦弱的年轻人正站在她的梳妆台前,手里拿着她珍藏多年的红木首饰盒。那是婆婆传给她的嫁妆,里面装着几件金银首饰,虽然价值不菲,但更多的是情感意义。

“你是谁?”邱淑华惊声质问,手中紧握着擀面杖。

年轻人明显吓了一跳,差点将盒子摔在地上。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穿着单薄的夹克,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慌乱和惊恐。

“别、别报警!”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声音因为紧张而颤抖,“我、我不是坏人...”

“把东西放下!”邱淑华用擀面杖指着他,声音坚定,但并不尖锐。作为老师,她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孩子,包括一些叛逆的、问题的学生。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在做错事,但她本能地感觉到,他并不是那种穷凶极恶的罪犯。

年轻人慢慢放下红木盒子,举起双手:“阿姨,我、我真的不是坏人,我只是...”

“只是什么?”邱淑华没有放松警惕,但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大过年的,你为什么要偷东西?”

年轻人的眼睛突然红了,他咬着嘴唇,似乎在努力控制情绪:“我妈病了,急需手术费...我找了好多工作,但都没人要...过年了,工地也停工了...”

邱淑华听着他断断续续的解释,心中的怒气渐渐消退。她是教育工作者,善于观察人的表情和眼神。这个年轻人眼中的绝望和痛苦不像是装出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邱淑华问道,依然保持着距离。

“阿金,我叫阿金。”年轻人回答。

“你妈妈得了什么病?在哪家医院?”

阿金似乎没料到她会问这些,愣了一下,随后说道:“肝腹水,在市中心医院。医生说需要手术,但我们家付不起医药费...”

邱淑华深吸一口气,放下擀面杖:“坐下吧,我们谈谈。”

阿金犹豫地坐在床边,手足无措。邱淑华则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观察着这个闯入她家的年轻人。

“你妈妈的手术要多少钱?”邱淑华问道。

“七千块...”阿金低下头,“我只凑到了三千,还差四千...”

邱淑华思考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如果我现在报警,你会怎么样?”

阿金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阿姨,求您别报警!我、我不是故意要偷东西的,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妈如果知道我做了这种事,会比死还难受...”

邱淑华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这里有一千块钱,是我们家准备过年用的。你拿去给你妈妈治病,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以后不管多困难,都不能再偷东西。”

阿金惊讶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不敢相信:“阿姨,您...您是认真的吗?”

“钱可以再赚,但如果你走上歧途,那就真的没救了。”邱淑华语重心长地说,“我是老师,看到年轻人误入歧途,比什么都心痛。你还年轻,有大好前程,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毁了自己的一生。”

阿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阿姨,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不用感谢,你好好照顾你妈妈,找份正当的工作,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邱淑华将信封递给他,“记住你今天的承诺。”

阿金接过信封,双手颤抖:“阿姨,我阿金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等我有钱了,一定会还您的!”

邱淑华摇摇头:“不用还,就当是我对你的一点帮助。现在,你从后门出去吧,别让我女儿看见了。”

送走阿金后,邱淑华回到厨房继续包饺子,心中却一直在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她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会被丈夫认为是愚蠢的,但她不后悔。她相信,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也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02

下午三点,李建业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回来了。他是个高大的男人,虽然脸上的线条有些硬朗,但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透露出温柔。

“爸爸回来了!”小玉兴奋地喊道,冲过去接过父亲手中的东西。

“慢点,别摔着。”李建业宠溺地摸摸女儿的头,将外套脱下挂好,走进厨房抱了抱妻子,“累了一天了吧?我来帮你。”

邱淑华露出微笑:“不用,马上就包完了。你先去洗个澡,暖和一下。”

李建业点点头,却注意到妻子似乎有心事:“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邱淑华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如实告诉丈夫刚才发生的事情。她知道自己瞒不过李建业敏锐的观察力,与其日后被发现,不如坦白相告。

“你说什么?你放走了一个小偷?还给了他一千块钱?”李建业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

“小点声,别让小玉听见。”邱淑华连忙示意他小声,“我相信那个孩子是真的有困难,他不是坏人。”

李建业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着怒火:“淑华,你太单纯了!这种骗局我听说过无数次,他们专门挑善良的人下手,编造一些令人同情的故事,骗钱骗物...”

“建业,我是老师,我见过很多孩子,我能分辨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邱淑华坚定地说,“那个孩子眼中的绝望和恐惧是装不出来的。”

“就算他真的有困难,那也不是偷窃的理由!”李建业严肃地说,“你这样只会纵容他犯罪。你应该报警,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

“法律制裁能解决他妈妈的病情吗?能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吗?”邱淑华反问,“建业,我相信人性本善,我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李建业无奈地摇摇头:“淑华,你太理想主义了。我只希望你没有被骗。那一千块是我们过年的钱...”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如果我见死不救,那我这辈子都会内疚。”邱淑华说道,“建业,相信我的判断,好吗?”

李建业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他了解自己的妻子,知道她一旦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虽然他不认同她的做法,但他尊重她的决定。

“别想了,快去洗澡吧,一会儿我们贴春联,准备年夜饭。”邱淑华轻声说道,转身继续包饺子。

晚上,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但李建业的心思显然不在晚会上,他时不时地看一眼妻子,眼中带着担忧和无奈。

邱淑华注意到丈夫的目光,给了他一个安抚的微笑。她知道丈夫是关心她,担心她被骗,但她内心深处坚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爸,妈,新年快乐!”小玉举起饮料杯,笑容灿烂。

“新年快乐!”邱淑华和李建业异口同声地回应,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无论有什么分歧,家人团聚的温暖都能驱散一切阴霾。

这一晚,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邱淑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星光,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那个叫阿金的年轻人能够信守承诺,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也希望他的母亲能够早日康复。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将在二十年后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改变她的生活。

03

时光飞逝,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

2024年的冬天依然寒冷,但邱淑华家的氛围早已不同。小玉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工作繁忙,很少回家。李建业已经退休,整日在家种花养草,过着悠闲的生活。而邱淑华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上,虽然已经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但她仍然亲自带一个班的语文课。

“淑华,今年小玉说要初三回来,你看我们要不要提前准备些什么?”李建业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日历问道。

邱淑华从厨房里探出头来:“不用,家里东西够多了。小玉说她会买年货带回来,你就别操心了。”

二十年的时光在李建业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炯炯有神。邱淑华的头发已经有了几丝银白,但她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脸上的笑容比年轻时更加温暖和从容。

“对了,今天张老师送来了几本新书,说是你一直想看的。”李建业指了指茶几上的包裹。

邱淑华走过来,拆开包裹,露出欣喜的表情:“果然是我想要的《教育心理学新论》,张老师真是太贴心了。”

“你们这些老师啊,过年还想着看书学习。”李建业摇摇头,语气中却带着宠溺。

“活到老,学到老嘛。”邱淑华笑道,坐到丈夫身边翻看新书。

岁月的洗礼让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越发深厚。虽然依然会有分歧和争吵,但他们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对方。李建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己见,而邱淑华也学会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只是有一件事,李建业始终耿耿于怀——那个大年三十偷东西的小偷。每当春节临近,他都会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仿佛那成了他们之间一个永远的玩笑。

“你看今年的电视剧,又是讲善良的人被骗的。”李建业指着电视屏幕,“就像你二十年前放走的那个小偷,现在指不定在哪里逍遥快活呢。”

邱淑华早已习惯了丈夫的调侃,只是微微一笑:“我从来没后悔过那个决定。无论他现在怎样,至少我做了我认为对的事情。”

李建业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搂过妻子。无论他多么不认同妻子当年的决定,他都尊重她坚持的原则和信念。

小玉对母亲当年的事迹也早有耳闻。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她继承了父亲务实的性格,对母亲的理想主义既敬佩又不解。

“妈,你太容易相信人了。”每次回家,小玉都会这样评价,“我采访过很多案例,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被骗。”

邱淑华并不反驳女儿,只是微笑着说:“我宁愿被骗十次,也不愿错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态度常常让小玉无言以对。尽管她在工作中见过太多人性的黑暗面,但母亲那份纯粹的善良和坚定的信念,依然是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每年春节,邱淑华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叫阿金的年轻人。她不知道他后来怎样了,是否信守了承诺,是否过上了正当的生活。但在她心中,始终相信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那一千块钱真的打了水漂,即使那个年轻人辜负了她的信任,她也不后悔。

“建业,你记得我们卧室的那个红木首饰盒吗?”有一天,邱淑华突然问道。

李建业点点头:“当然记得,那是我妈给你的嫁妆。怎么了?”

“我今天整理衣柜时发现它有点开裂了,要不要找人修一修?”邱淑华说道。

“还能用就行,那东西现在也不值什么钱了。”李建业随口回答。

邱淑华没再说什么,但她知道,那个红木盒子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04

时间进入2025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邱淑华开始忙着准备年货,计划着如何布置家里迎接小玉回家。尽管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但在父母眼中,她永远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小女孩。

“小玉说她今年会带个朋友回来,你觉得会是男朋友吗?”李建业神秘兮兮地问道。

邱淑华笑着摇头:“别瞎猜了,小玉说了是同事,帮她拍照的摄影师。”

“同事?男的女的?”李建业追问。

“好像是男的,不过你别多想,小玉现在忙事业,没心思谈恋爱。”邱淑华一边整理购物清单,一边回答。

李建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虽然他嘴上不说,但他和邱淑华一样,都希望女儿能早日找到人生伴侣,组建自己的家庭。

大年二十九那天,邱淑华早早去超市采购年货。虽然现在网购发达,但她依然喜欢亲自挑选食材,感受节日的氛围。

“邱老师,新年好啊!”超市的收银员热情地打招呼,她是邱淑华多年前的学生。

“新年好,小李。你孩子今年上几年级了?”邱淑华笑着问道。

“上三年级了,成绩不错,多亏了您当年的教导。”小李骄傲地回答。

这样的对话在邱淑华的生活中时常发生。作为一名教龄近四十年的老教师,她的学生遍布这座小城的各个角落。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碰到曾经的学生,听到他们的问候和感谢。

回家的路上,邱淑华接到了小玉的电话。

“妈,我明天下午到家,大概四点左右。”小玉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对了,我同事小周也会一起来,他帮我拍了很多照片,想送给你和爸爸看看。”

“好的,我和你爸等你们回来。”邱淑华温柔地回答,“路上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邱淑华的心情更加愉悦。女儿即将回家团聚,这是每个父母最期待的时刻。

当天下午,李建业帮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特意去花店买了几盆年宵花,摆在客厅里增添节日气氛。

“你说我们要不要再准备一个客房?万一小玉的同事要住下呢?”李建业问道。

邱淑华摇摇头:“小玉说她同事在附近有亲戚,不会在我们这里住的。”

正当两人讨论着明天的安排时,门铃响了。

“谁啊?小玉不是说明天才到吗?”李建业疑惑地走向门口。

邱淑华也感到奇怪,跟在丈夫身后。李建业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个快递员,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包裹。

“请问是邱淑华女士家吗?有您的快递。”快递员礼貌地说道。

“是的,我就是。”邱淑华接过单子签字。

快递员将包裹交给她,又补充道:“寄件人特意嘱咐,这个包裹要亲自交到您手上。”

邱淑华接过包裹,感觉有些沉甸甸的。快递单上没有寄件人的名字,只写着“致恩人”。

“谁寄来的?”李建业好奇地问道。

邱淑华摇摇头,同样困惑:“不知道,上面没写名字。”

两人回到客厅,邱淑华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木盒,看起来像是手工制作的,盒子表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

“这是...”李建业惊讶地看着木盒,“看起来很贵重啊。”

邱淑华轻轻抚摸木盒表面,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为什么说是二十年前的恩人?二十年前我们帮助过谁吗?”

李建业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变了变:“不会是...那个小偷吧?”

邱淑华心头一震,想起了那个大年三十闯入家中的年轻人。难道真的是他?二十年过去了,他还记得那件事?

怀着忐忑和期待,邱淑华慢慢打开木盒。盒子打开的瞬间,她和李建业同时愣住了。

盒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沓厚厚的人民币,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红木首饰盒——那正是二十年前婆婆留给邱淑华的嫁妆,当年险些被偷走的那个。更令人惊讶的是,盒子里还有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站在一栋写字楼前,面带微笑。

“这是...一万块钱?”李建业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沓钱数了数,“不,是两万块钱!”

邱淑华的目光却被那个熟悉的红木首饰盒吸引。她记得那个盒子明明还在她的衣柜里,上周整理时还看到过。她匆匆起身,快步走向卧室,打开衣柜。果然,她的红木首饰盒安安稳稳地躺在原处。

05

“建业,快来看!”邱淑华惊讶地喊道。

李建业拿着钱和信走了过来,同样惊讶地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红木盒子。

“这是怎么回事?”李建业困惑地问,“难道是有人仿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

邱淑华拿起信封,上面写着“致邱老师”三个字。她的手微微颤抖,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开始阅读:

“尊敬的邱老师:

您好!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我是阿金,二十年前那个大年三十闯入您家,试图偷走红木首饰盒的小偷。当时您没有报警,反而给了我一千块钱,让我给母亲治病,并且让我保证不再做偷窃的事情。

这二十年来,我一直铭记您的恩情和教诲。我母亲的手术很成功,她又活了十五年,直到五年前安详离世。在她去世前,我把您的事情告诉了她,她含着泪让我一定要报答您的恩情。

您给我的那一千块钱和那次宽恕,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发誓不再做偷窃的事,开始踏踏实实打工。后来我自学了木工技艺,又考上了夜校,学习企业管理。现在,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具厂,专门制作传统红木家具,生意还不错。

这个红木首饰盒是我亲手仿制的,和二十年前我差点偷走的那个一模一样,希望能表达我的歉意。盒子里的两万块钱是我当年承诺要还您的一千块钱,加上这些年的利息。我知道这些钱无法衡量您对我的帮助,但请您收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您的善良和信任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我经常给他讲您的故事,教导他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明天是大年三十,我本想亲自登门拜访,但担心冒昧打扰,所以先送上这个小小的心意。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在明天下午三点左右拜访您,当面表达我的感谢。如果不方便,我也完全理解。

最后,祝您和家人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永远感恩的学生:阿金 2025年1月8日”

读完信的邱淑华和李建业一时无言,相对而坐,眼中满是震惊和感动。

“他真的...改邪归正了?”李建业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

邱淑华的眼眶湿润了,她轻轻抚摸着那个精美的红木首饰盒,仔细对比两个盒子。新的盒子做工更加精细,雕刻的花纹栩栩如生,显然是出自大师之手。

“我就知道他不是坏人,只是一时走投无路。”邱淑华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李建业摇摇头,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淑华,我得承认,我错了。这二十年来,我一直以为你上当受骗了,没想到...”

邱淑华伸手握住丈夫的手:“建业,不是我有先见之明,而是我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建业深深叹了口气:“你一直都比我看得远。这么多年来,我太过务实,有时候忽略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方式,你的谨慎和务实也保护了这个家。”邱淑华微笑着说。

两人陷入沉思,回忆着二十年前那个大年三十的场景。那时他们还年轻,小玉还是个孩子,而如今,岁月流转,所有人都有了新的变化。

“你说,他明天真的会来吗?”李建业问道。

邱淑华点点头:“我想他会的。二十年的等待,就是为了这一刻。”

“那两万块钱...”李建业看着茶几上的钱,“我们要收下吗?”

邱淑华思考片刻:“收下吧,这是他的心意。拒绝反而会伤害他的感情。不过...”她停顿了一下,“我想把这笔钱捐给学校的贫困生助学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李建业笑了:“这主意好。就像二十年前你帮助阿金一样,这笔钱又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

两人对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温暖。多年来的争论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善良从来不会被辜负,只是有时候需要时间来证明。

06

第二天一早,邱淑华就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虽然小玉要到下午才能到家,但她想把一切都准备得完美,迎接这个特殊的春节。

“要不要再买些水果?”李建业问道,“毕竟今天可能有客人。”

邱淑华点点头:“好主意,顺便再买些糖果,小玉一直喜欢吃的那种。”

李建业笑着摇头:“都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虽然这样说,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宠爱。

上午十点,门铃响了。

“这么早?”李建业疑惑地走去开门,“小玉说下午才到啊。”

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和一个礼盒。邱淑华一眼就认出了他,正是照片上的那个人——阿金。

“阿金?”邱淑华惊讶地问道。

年轻男子显得有些局促,点点头:“邱老师,您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邱淑华微笑着说,“请进来吧。”

阿金有些拘谨地走进屋内,将鲜花和礼盒递给邱淑华:“这是给您的,一点小心意。”

“太客气了。”邱淑华接过鲜花,示意阿金坐下,“这位是我丈夫,李建业。”

李建业伸出手:“久仰大名。我们昨天收到了你的礼物和信,非常感动。”

阿金与李建业握手,脸上的紧张稍微缓解:“李叔叔好。我...我一直想当面感谢邱老师,但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敢贸然打扰。”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邱淑华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有自己的家庭,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阿金的眼睛有些湿润:“如果不是邱老师当年的宽容和帮助,我可能早就走上了不归路。那一千块钱救了我母亲的命,也救了我的一生。”

“你能记得这件事,并且努力回报,已经证明了你是个好孩子。”邱淑华温柔地说。

“不,邱老师,您不知道那件事对我有多重要。”阿金认真地说,“那天之后,我不仅没有再偷东西,还发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白天打工,晚上自学木工技术,后来又读了夜校...”

阿金详细讲述了他这二十年的奋斗历程:从打杂工人到学徒,从小作坊到拥有自己的家具厂,一步一步艰难但坚定地走来。他的故事既平凡又励志,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奋斗的缩影。

“您知道吗,我现在的公司有一项规定,每年都要拿出利润的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阿金自豪地说,“这都是受您的影响。”

李建业不禁动容:“阿金,你比我想象的做得更好。”

“李叔叔,我知道您当年一定很反对邱老师放我走。”阿金诚恳地说,“换做是我,我也会生气。所以,我今天也要向您道歉,为我当年的行为。”

李建业摆摆手:“过去的事就不提了。看到你今天的成就,我为淑华当年的决定感到骄傲。”

三人聊了很久,从过去谈到现在,从事业谈到家庭。阿金还拿出手机,给他们看他儿子的照片,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笑容灿烂。

“他叫小诚,寓意诚实。”阿金说道,“我经常给他讲邱老师的故事,告诉他做人要诚实守信,善良正直。”

邱淑华感动地说:“小诚真可爱。等他长大些,可以带他来家里玩。”

“一定,一定。”阿金连连点头。

聊天间,邱淑华发现阿金虽然穿着体面,言谈举止也得体,但骨子里依然保持着朴实和谦虚,这让她感到欣慰。

“对了,邱老师,那笔钱...”阿金小心翼翼地问道。

邱淑华微笑着说:“我和建业商量过了,我们打算把那笔钱捐给学校的贫困生助学金,帮助更多像当年的你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阿金眼睛一亮:“太好了!我正有这个想法,但怕冒昧提出来。如果您不介意,我也想定期为这个基金捐款。”

“那太好了。”邱淑华欣慰地说,“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件事。”

07

正当他们聊得热烈时,门铃再次响起。

“应该是小玉回来了。”李建业起身去开门。

果然,门外站着小玉和她的同事小周。小玉一进门就看到了客厅里的阿金,有些诧异。

“妈,这位是?”她好奇地问道。

邱淑华简单介绍了阿金的身份,以及二十年前那个大年三十发生的事情。小玉听完后,惊讶地看着阿金,又看看母亲。

“所以,您就是爸妈常提起的那个小偷?”小玉直言不讳地问道。

阿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是的,我对不起大家。但幸好有邱老师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

小玉若有所思地看着阿金,又看看父母:“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个教育故事,没想到是真的。”

“生活有时比故事更奇妙。”小周在一旁感叹道。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对这样有深度的人生故事很感兴趣。

“小周,你是摄影师对吧?”邱淑华突然问道,“能不能帮我们拍张合影?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当然可以。”小周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邱淑华、李建业、小玉和阿金站在一起,面带微笑,让小周为他们拍下了这张特别的合影。

“你们知道吗,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选题。”小玉突然说道,“我可以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做一个关于善良与信任的专题报道。当然,会征求大家的同意,保护隐私。”

“这是个好主意。”阿金点头赞同,“如果我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我非常乐意分享。”

邱淑华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满足。二十年前的一个简单决定,竟然在多年后结出了如此美好的果实。这正是她一直相信的——善良永远不会被辜负,只是有时需要时间来证明。

傍晚,一家人和阿金围坐在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

“来,让我们一起举杯,庆祝这个特别的春节。”李建业提议道,举起酒杯。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邱淑华微笑着说。

“祝福我们这个大家庭永远幸福美满!”阿金真诚地说道。

酒杯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窗外,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绚烂夺目。

就在这一刻,邱淑华忽然明白,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这些因为善良和信任而结下的情谊。那个大年三十的决定,不仅改变了阿金的命运,也在二十年后温暖了她自己的心灵。

来源:漫步娱乐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