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4月5日Tiktok大限只有4天了,特朗普政府正与甲骨文、MrBeast等潜在买家谈判,在我看来,协议达成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两难
中国陷入到某个两难中:要么承受高关税,要么同意出售Tiktok。
你同意出售,也没用,因为特朗普是个疯子,成天出尔反尔,毫无信用。
距离4月5日Tiktok大限只有4天了,特朗普政府正与甲骨文、MrBeast等潜在买家谈判,在我看来,协议达成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这么大规模的收购协议,要在数日内完成,哪怕有政治高压,企业也不能允许这样的操作。
目前TikTok美国业务估值超500亿美元,日均活跃用户达1.7亿,其核心算法和用户数据被视为战略资产。
注意,是被两国同时视为战略资产。
中国认为算法是中国企业的,当然天然属于中国;
用户数据根据互联网普适的“防风港条款”,属于用户授权范围内的运营公司,即Tiktok所有,这点不存在质疑。
美国认为,Tiktok掌握太多美国用户数据,本身又是一家中国企业,对美国不安全,于是数据要收回,算法也要归美国。
Tiktok迁册到了新加坡,依然难以回避矛盾。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从美国会质疑周受资的视频来看,提问“Tiktok到底是不是一家中国公司”的问题多达20余个——不是美国人蠢,是国会议员从内心不承认你是新加坡公司。
他们认为,你们中国人只会耍滑头,只会偷美国东西。
这层包装没用。
TikTok的自救,是加速全球布局以对冲风险,分化欧美两大市场矛盾。3月31日,TikTok Shop正式进入法国、德国、意大利市场,家乐福等欧洲零售巨头已计划入驻。
TikTok在欧盟地区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约1.591亿。相较于去年下半年,月活增加了约 900 万。
然而,这些努力能够保住Tiktok吗?
没有筹码
在这次攻防战中,中方落于下风。
关税,是人家国家自己的内政,你顶多只能提提抗议。美国CPI再怎么提升,也是美国人民自己承受痛苦,美国政府乐意,与你中国制造业无关。
资产,都在美国境内,在人家手里。特朗普想怎么拿捏,都是人家说了算,你也没还手余地,只能外交部提抗议。
这种谈判,你毫无筹码,只能被动挨打。
中方唯一的底线是:
关税可以听凭特朗普胡闹,大家对着加就是了。
这次中美高等级会谈,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就被香港拒签了,成为高管团队中唯一被拒签的人,丢尽颜面。他手中24份美国农场主的请愿信也落了空。
中方高关税封杀了美国中部州产的樱桃,那可都是特朗普票仓所在州。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关税战是可以打得有来有回,资产争夺中国就没有抓手了。
若Tiktok倒下,若中企的核心资产被卖,还形成教科书案例,可能引发华府对其他中企的效仿追杀,启动多米诺骨牌,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Tiktok守不住,那么特朗普总统势必气焰更加嚣张,华盛顿政府下一个目标是谁?
按照特朗普这个坏脾气,在美国市场有重要业务投资和业务营收的中企,都有可能中枪。
下一个目标
中美两国经贸往来,可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密切到无法分割了。
例如阿里巴巴(含旗下蚂蚁金服)集团,在美国投资了电商平台ShopRunner(约2亿美元)、国际物流平台Flexport(10亿美元)、AR公司Magic Leap(约7.94亿美元)、网约车平台Lyft(约2.5亿美元)、电商孵化器Rocket Internet(约10亿美元)等项目。
过去十年,总计大约投资在美国境内40-50亿美元。其他通过基金或者子公司参与的间接投资,总额可能高达100-120亿美元。
腾讯比阿里投资美国更加坚决。
最出名的当然是游戏领域,主导多次大型投资。例如投资Epic Games(《堡垒之夜》开发商),2012年投资3.3亿美元,后多轮增持,总金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
2015年全资收购Riot Games(《英雄联盟》开发商),总金额约23亿美元;
2017年收购社交媒体Snap Inc(Snapchat母公司)12%的股权,投资约20亿美元;
腾讯手上还掌握部分硅谷的“核心资产”:
2023年数亿美元参与投资了OpenAI;
2017年花费约18亿美元购入特斯拉5%的股权;
2017年买入音乐流媒体公司Spotify10%股份,价值11亿美元。
上述这批清单,腾讯在美国直接投资都超过100亿美元了。
百度在美国投资了大约10-1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AI领域。
中企宁德时代在美国最大合作伙伴是福特汽车,合资项目中投资35亿美元。2023年与福特达成协议,在密歇根州建设磷酸铁锂(LFP)电池工厂,规划产能35GWh/年。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要求电池本土化比例,宁德时代选择“技术授权”模式规避风险,即中企提供技术授权和运营支持,福特持有工厂100%股权(轻资产模式)。
宁王进入北美后,通过参股或长协锁定资源,如加拿大锂矿公司、墨西哥供应链,累计投资或达10-20亿美元,部分用于支持北美市场。
曹德旺和福耀玻璃是美国闪亮的中企,旗下福耀美国(Fuyao Glass America)在俄亥俄州代顿市投资约10亿美元(2014年启动,分阶段投入)。
设立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占地约140万平米,年产逾450万套汽车玻璃。客户包括通用汽车(GM)、福特(Ford)、丰田(Toyota)等美国车企。
这家工厂是曹德旺2014年收购原通用汽车废弃工厂,后改造成现代化生产基地。雇佣约2500名美国员工,占全球总人力约10%。
2023年营收超9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约20%。
这家工厂出名是因为受到好莱坞纪录片《美国工厂》影响,引发全球热议。前脚俄亥俄州表彰了曹德旺,后脚美国联邦就立案调查了。
国土安全部和多个执法机构对福耀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工厂及其他27个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涉及金融犯罪、洗钱、劳工权益剥削和人口走私等“四宗罪”,结果至今未出,也未提起正式诉讼。老曹落个里外不是人。
中国药企百济神州(BeiGene)在美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基地建设和商业推广上。
自建研发与生产设施:超11亿美元(普林斯顿研发中心+霍尼韦尔生产基地)。
年度运营投入:约 7-8亿美元/年(包括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等产品的市场推广)。
合作项目涉及资金:关联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
上述五家民企在美资产就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中国金融资产
国有企业在美国,更容易受到监管,或者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比较大的如中国银行:
纽约分行+子公司的资产就超过800亿美元;债券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中国工商银行,美国分支行资产约600亿美元,美债券投资1500亿美元。
其他投入包括科技系统建设、合规成本等,累计约10亿美元。
中国银行2023年被美联储列入“加强审查”名单(需提高反洗钱合规水平)。
工商银行受美国《外国银行监管增强法案》(FBSEA)约束,需定期向美联储提交风险报告。2022年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后通过审计合规解决。
资产监管法案攻防战
到目前为止,美国朝野还没有到全面疯狂的地步。一个强调合法性的政府,每一步都必须符合法规。
可以没有法规创造法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但不能缺乏法规下贸然执行。
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打压通常以“国家安全”为由。该理由今后可能被广泛应用于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审查和限制。
美国通过了相关法案,如《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案》(H.R.7521),此外,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企展开审查。
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运营需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特别是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
学习Tiktok,将算法、运营和数据相对剥离,用户数据存储在美国本土,并在中立国新加坡进行备份,降低数据被他国政府获取的风险。
可能没有很大作用,但至少争取了周旋的余地。
主动引入熟悉美国法规、在美国朝堂有人的合作伙伴,利用“地头蛇”的影响力及其多年培植的政府游说渠道,有效规避政策风险。
聘用美国教育背景、又熟悉中企的精英经理人,减少双边摩擦。纯中方背景的创始人不要暴露在美国政治攻击之下,用中国市场油滑的政经关系去攻略美国政坛,反而会弄巧成拙,引发更大的法律风险。
例如张一鸣聘用周受资就是一步好棋,经理人成为创始人的“防火墙”。
更多的风险可能性,来自于中美关系的整体态势。
目前是双边关系恶化,短期之内难以见好。
或许中企投资海外,一两年之内就应该回避北美。
来源:互联网产经价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