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抢装潮”下,涨价风波为何让企业心生畏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2:54 1

摘要:新能源行业近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切始于今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被誉为划时代政策的“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的加速。

新能源行业近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切始于今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被誉为划时代政策的“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的加速。

自“136号文”发布以来,新能源领域的讨论几乎无法绕开这一关键节点。下游发电企业积极响应,掀起了一股“抢装潮”,力求在政策划定的6月1日新老划断前,上马一批项目以锁定结算差价。这些企业一方面焦急等待地方细则的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则加班加点地更新投资收益率测算模型,以期抓住这一波政策红利。

上游制造商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左右的价格低迷期后,终于迎来了转机。受下游抢装热潮的刺激,产业链价格开始持续上涨。然而,对于6月1日后的市场前景,多数声音显得悲观消极。一些头部企业对于这波涨价表现出“害怕”和“担忧”,担心未来会面临“涨得越高,跌得越狠”的局面。

为了深入理解当前行情的持续性和对行业的影响,我们需要从3月份至今产业链各环节的表现入手进行分析。

在硅料环节,根据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致密料交易价格区间为38元/kg到43元/kg,均价为40元/kg,较2月有所上升,月涨幅为2.56%。然而,自去年11月末以来,该环节价格一直较为稳定,整体涨幅有限。颗粒硅方面,2月价格即开始上涨,3月继续上扬,交易均价为38元/kg,今年以来上涨了5.56%。尽管如此,与去年相比,该环节价格仍下跌了35.59%。

3月份,硅料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受下游抢装和组件涨价等因素刺激,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总体小于产业链其他环节。这主要是由于该环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无论是硅料厂还是硅片厂,都有大量库存,限制了增量订单和价格走势。预计此轮“抢装潮”对硅料价格上涨的传导影响有限,后续价格将以持稳为主。

硅片方面,据InfoLink统计,上一代技术路线的182-183.75mm尺寸单晶P型硅片交易均价近4个月未变,仍为1.15元/片。主流N型硅片方面,182-183.75mm尺寸硅片3月均价上涨至1.2元/片,年内涨幅达14.29%;182*210mm尺寸N型硅片均价为1.45元/片,年内大涨29.46%,成为主材产业链中涨幅最高的产品。尽管年内涨幅显著,但去年全年跌幅在60%左右,厂商仍在盈利线下挣扎。

硅片涨价的核心逻辑在于去产能较早,供需关系明显改善。“抢装潮”直接刺激了组件和电池片的需求,部分N型硅片一度供不应求,价格大幅走高。预计6月1日前,硅片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但市场对此后的走势并不乐观,预计抢装潮结束后,整体需求将快速转弱,价格走低。

电池片环节同样表现出强劲的需求和价格上涨趋势。根据InfoLink数据,尽管182-183.75mm单晶PERC电池交易均价有所回落,但年内涨幅仍为12.73%。主流N型产品中,182*210mm TOPCon电池3月交易均价大涨17.25%,来到0.34元/W,年内涨幅高达28.3%。作为组件的前序产品,电池片的需求和价格走势直接受到“抢装潮”的刺激,叠加此前去产能初见成效,成为产业链上全线普涨的环节。

然而,随着近期复工复产情况增多,去产能进度放缓,加之抢装窗口持续收窄,电池片未来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P型电池价格主要受印度市场需求影响,而主流N型产品价格可能在节点到来前提前走低。InfoLink判断,电池片整体价格可能会在4月中旬后伴随需求退坡而松动。

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其价格走势直接体现了市场供需情况和利润空间。自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以来,组件价格一直难以上涨。然而,“136号文”发布后,市场主流TOPCon组件交易均价终于迎来小幅上涨,结束了近两年的低迷态势。此后,TOPCon组件价格持续走高,涨幅扩大。截至3月底,交易均价涨至0.74元/W,年内涨幅为4.23%。

“抢装潮”刺激下,组件涨势凶猛,市场上出现了撕毁已签订单要求涨价、拖延拒绝交货、二次违约等乱象,行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乱象背后,是抢装潮所剩时间无多,个别厂商不择手段想要“赚一笔”的心态。尽管组件涨势可能延续至四月中下旬,但业内普遍认为此后价格会明显走低,跌幅甚至可能比抢装潮之前更为猛烈。

近期,一些行业头部公司和大佬纷纷发声,呼吁不要为短期利益扰乱市场,应坚持自律公约的去产能节奏以达到长期稳价目的。隆基绿能集团副总裁张海濛和晶澳科技光伏与储能业务群总裁祝道诚均表示,当前非理性的涨价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们呼吁行业理性看待市场变化,保持现金流水平,维持到行业产能出清完成之时。

尽管上半年抢装热潮可能推高部分机构的全年装机水平预期,但企业对此显然更加悲观。多数认为全年装机能够与去年持平已属不易,大概率仍会走低。在需求走弱、产能出清放缓、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光伏行业面临的挑战远非一次“抢装潮”或“涨价潮”所能解决。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