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民徐先生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最近,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出现了“新套路”:伪装成杂志“快递到家”的保健品宣传册,让不少老人中招,动辄花费几千元购买保健品。由于商家大多在外地,而且采用快递“货到付款”的形式,子女们维权时却
市民徐先生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最近,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出现了“新套路”:伪装成杂志“快递到家”的保健品宣传册,让不少老人中招,动辄花费几千元购买保健品。由于商家大多在外地,而且采用快递“货到付款”的形式,子女们维权时却追讨无门……
快递到家的“保健品”广告
3月28日,徐先生拿着整整两大袋“宣传册”出现在记者面前。徐先生说,他的父亲是癌症患者,今年87岁了,前几年还能出门走动时,就经常参加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高价购买保健品;这几年行动不便,不再参加相关活动了,却常常收到“送货上门”的宣传手册,收件人地址准确无误地写着父亲的地址、名字和手机号。
徐先生:他自己肯定不会订,因为他也不会从网上订东西什么的。他说这都是人家免费送上门的,免费的那就收了呗,收下来他自然就仔细阅读,然后就照着上面说的打电话,跟人家要这个东西。
徐先生父亲通过快递宣传册购买的“保健品”/木子 摄
伪装成报纸、杂志的宣传册
徐先生打开其中一本手册,记者看到,手册样式与杂志十分类似,标题为《旧闻揭秘特刊》,首页上印制着一些真假难辨的历史、政治、健康类消息,但没有印发日期、出版社,更没有刊号。打开手册,所谓的“报道”内容并不多,而是在用大量篇幅介绍一种“健脑药”。另一本形似报纸的“宣传册”,在页眉印制着“逆转骨龄论坛快讯专刊”,实则用大量篇幅宣传所谓的“熊胆粉”,号称可以治疗失眠、哮喘、肾虚等十多种病。徐先生说,正是由于这些宣传册有巧妙的“伪装”,老人才对上面的内容信以为真。
徐先生:你看,它印得像报纸一样,老人看着就以为是非常正式的东西,然后仔细阅读。后来我跟他讲,我说您那书上都有出版社,这东西又没有出版社,也没有出版号,没有任何东西。可是它盖着所谓红章,老人一看就觉得跟政府发的文件似的,他就相信。
封面与杂志十分类似的宣传册/木子 摄
宣传册内是大量贩卖健康焦虑、鼓吹保健品功效的内容/木子 摄
“国外研发”的高价保健品
随后,徐先生又拿出一瓶包装精美的“药品”,他说,这是老人最近一次订购的,也是在收到“杂志”一般的宣传资料后,订购了十几瓶这种所谓的“护肝药”,花费了将近6000元。记者查看外包装后发现,包装上标有“澳大利亚制造”的字样,小字的中文说明为“复合GPC褐藻凝胶糖果”,包装上没有任何关于功效的介绍。徐先生说:
徐先生:这资料一通忽悠,说这是高科技,又是英国研发的,又是美国研发的,我们现在公司好不容易进口到了,我们有活动,有这个那个优惠,一箱子买一送几,最后能占好大便宜。他买了一箱,有五六盒吧,差不多一盒两瓶,花了5970元。
老人花费5970元购买的“进口保健品”/木子 摄
“迫于无奈”的快递驿站
徐先生说,自己曾和快递驿站协商,双方无奈之下,只能暂时用父亲手机将快递员手机号拉黑,避免再收到类似快递。
徐先生:人家说从企业角度不能你说不寄就不寄,因为卖家那边作为客户委托寄出,我们就得给你送来。那怎么办呢,最后就商量说,我们把快递员的电话告诉你,你在老爷子手机上给他拉黑,让他跟你联系不上,我们也跟快递员打个招呼,这样客户联系不到,就只能退货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徐先生父母所在的快递驿站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情况时有出现,这些宣传册都是商家“一对一”下单的,并不是挨家挨户分发,快递外包装只写明了“文件”,快递小哥并不知道其中是宣传册。此前有老人或子女拒收过相关快递,快递站还接到了商家的大量投诉。
类似的宣传册有整整两大箱/木子 摄
市民:希望出台相关规定
徐先生说,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两三年了,每次来探望父母,家里都会多出几十瓶类似的药品,还有堆积如山的“宣传手册”,而他自己也是癌症患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严防死守”,而且,宣传册和药品都是“快递到家”,他想要追溯商家维权,也十分困难。他希望,相关部门能针对这种新型推销“套路”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徐先生:我并不是希望追回什么货款,我觉得这太难了,您知道吧?我只是希望这个事儿,这主管单位能有所作为,因为不能大家都不管,现在人家这个骗子公司已经掌握了(类似方法),人家现在躲得倍儿干净,一点毛病都没有,我给你寄东西不违法!
经销商:不清楚,只负责进口
这些“保健品”商家是如何获得老人信息的呢?记者致电这款所谓进口“凝胶糖果”的经销商——中烯良品(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只是进口商家,寄送“宣传册”属于其他销售商的行为。
经销商:这我不清楚,我们只负责进口,销售是有其他几个地方的销售商在卖,是不是你们以前通过谁买过什么其他保健品,说不定他们的业务员走了之后,就会把你老爷子的信息带到另外一家去。
经销商:进口食品无需批文
随后,记者也询问了这款产品的批文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进口保健品不需要批文。
经销商:批文?它是进口的,没有批文的。难道国外进口的东西都要有批文吗?那是不会的,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在国家禁止进口的原材料目录里,你都可以进口。
宣传品“快递到家”并非个例
记者在检索案例时发现,遇见类似情况的不止徐先生一家。今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消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国家邮政局官网消息
行业内暂无统一规定
目前,快递公司对类似行为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呢?记者随机联系了几家快递公司,其中,韵达快递工作人员表示:
韵达快递:你可以去询问一下你那个当地的网点那边可以给你解决,我们这边公司已经正在处理了。
中通快递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类似事件属于“专事专办”,市民可以和网点业务人员联系,商讨具体处理方案。
形似报纸的宣传册/木子 摄
记者也致电国家邮政业申诉服务热线12305,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邮政行业内对此并没有统一规定,必要时市民可以报警处理。
12305:建立投诉机制的话,我只能是尝试去帮您反馈给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回复跟处理结果都是由他们来告知您。
截至发稿,记者暂未收到回复。“问北京”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收到可疑快递时,务必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官网核实信息,拒收来源不明的包裹。后续进展,“问北京”也将持续关注。
小 问 说
保健品推销套路重重
快递行业缺乏统一规范
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
何解?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