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感懊悔:本不应引进阳光玫瑰,售价高达三百元被廉价处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03:01 3

摘要:阳光玫瑰这款从日本引进的高端葡萄品种,曾经被誉为葡萄界里的爱马仕,可如今价格直线滑落,变成了白菜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果农之间的竞争太激烈,简直是一种疯狂的内卷状态。

之前卖到一斤300块的阳光玫瑰葡萄,今年批发价掉到每斤大概两块、四块,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块,简直就变成了白菜价。

阳光玫瑰这款从日本引进的高端葡萄品种,曾经被誉为葡萄界里的爱马仕,可如今价格直线滑落,变成了白菜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果农之间的竞争太激烈,简直是一种疯狂的内卷状态。

当初为什么卖的贵?

阳光玫瑰这葡萄是在80年代末期培育出来的杂交品种。跟别的葡萄比起来,它的果皮特别薄,果肉比较脆,香味特别浓郁、撲鼻而来,最主要的是还耐存放。

等了大概20年左右,到了2006年前后,这个新葡萄品种才引进到我国。刚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时,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内的种植品种也没能迅速走红,销量也没有马上上涨。

业内人士透露,在2006到2016年这段时间里,阳光玫瑰这个品种在国内一直低调不起眼,那时候黑提葡萄都能卖到一斤20块,阳光玫瑰呢,最多也就卖到10块钱。

一直到2016年之后,随着种植技艺越来越成熟,再加上业内的宣传推动,阳光玫瑰葡萄在国内的售价才逐渐被炒了起来。那几年的高峰时期,甚至一斤能卖到300块钱。

跟其他葡萄比起来,阳光玫瑰确实甜得更让人喜欢,它的糖度一般保持在20%到26%之间。而且这种葡萄储存起来也挺方便,种植户们说放一个月都没问题,最多能保存大概三个月左右都不容易腐烂。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再加上口感确实挺不错的,所以阳光玫瑰在那些热销的年份里,一直价格挺高,主要是买的人也愿意为品质好的葡萄买单。

但这样的情况没撑多久,大概到2022年左右,阳光玫瑰葡萄的价钱就迅速往下走,到了现在,不论是批发价还是零售价,都跌得挺厉害的。

价格大跳水

到2022年秋季,北京的市民去超市逛时,发现阳光玫瑰葡萄的零售价格大概每斤就10块钱左右,而在之前,最便宜的时期每斤也得四五十块钱。

到了今年,阳光玫瑰的价格简直跌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例如在长沙的某些水果市场,阳光玫瑰的零售价已经从之前大约每斤13块钱,低到每斤七八块钱。有些外观很差的,居然只要两三块钱一斤。

以前还不敢想象这个价位,如今在江西南昌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去年阳光玫瑰葡萄的采摘价大概在每斤8到12块之间,今年这个价格已经跌到每斤5块钱,超市买的人也发现,收购价更是降到了每斤两块五毛,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用藏着掩着,价格突然大幅下降,这可是全国范围内都在发生的事情。原因嘛,主要还是因为阳光玫瑰这个葡萄品种的种植面积实在是太庞大啦。

从几万亩猛增到百万亩

在2016年,业内人士估摸着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最多也就几万亩而已。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那会儿这个品种在普通人心里还挺稀奇的,再加上行业里的大力宣传,结果就把葡萄的价值一路抬上去了。

不过到了2022年,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已经冲到百万亩级别了,估算嘛,实际可能还更大一些。全国各地蜂拥而上地种,结果出现一个挺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葡萄的品质已经没法像以前那样有保障了。

有些葡萄农谈到,现在的阳光玫瑰葡萄,由于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整个从种植到管理的过程变得轻松不少。对这些种植户来说,只要搞个果园,等葡萄成熟上市,赚钱就近在眼前,间隔时间也比以前短了。

要是头一年管理得靠谱,第二年就能迎来不错的收成。正因为如此,整个国家的产量才会快速上升。不过,问题也就跟着来了,短时间内产量猛增,结果导致葡萄的品质良莠不齐,不仅玩坏了市场稳定,还会让阳光玫瑰的名声变差。

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抱怨,这两年买到的阳光玫瑰葡萄确实特别甜,甜得让人有点腻,可原本那种特有的香味儿就没了。有些人开始怀疑,是不是种植户搞了手脚,把葡萄的甜味变成了假甜,用了甜蜜素之类的东西来作弊。

不管消费者的猜测到底对不对,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些种植户确实只图眼前的产量,想着快快挣钱,结果导致葡萄的味道就受影响,口感变差了。

在云南建水县的一个葡萄农户告诉记者,如果想保证阳光玫瑰葡萄的质量,要根据他十几年的经验,在管理过程中得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最为关键,还得控制葡萄的挂果量,也就是降低葡萄的密度,才能确保果子品质。

为了让葡萄的糖度和口感更佳,挂果量得控制在3000斤到4000斤左右。可有些农户为了追求产量,就把挂果量给翻倍,达到6000斤到7000斤,有的还干脆更高一点。

挂果太多,实际上就是密度太大,这样一来就会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结果导致葡萄的糖份下降,口感也变差了。

有些农户为了赶在别人之前卖出,甚至会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催促葡萄早长,就像把葡萄催熟似的。不过,这样一来,渐渐地就影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口感表现。

所以,一些种植户觉得,现在的市场运作基本就是劣币驱逐良币,那些想快赚快钱的农户把不少口感不好的葡萄提前上市,量又大,弄得价格低了不少,还影响了阳光玫瑰整体的名声。

其实说到底,这也算是一种内卷现象,表面上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的确便宜了,可实际上整个葡萄的品质也跟着下降,消费者吃到嘴里的葡萄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逐渐就对这个品牌失去了兴趣。

不得不说,我们的内卷基因还挺深的,无论哪个行业,总能找到办法用内卷这种手段,把原本挺不错的品牌给弄垮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葡萄种植户和批发商为了扭转阳光玫瑰葡萄持续下滑的局面,竟然玩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花招。

把葡萄包装成日本货

到了2024年呢,市面上的一些阳光玫瑰葡萄都挂上了“进口”的幌子在卖。商家们都声称这批果子是从日本进口过来的。在一些超市,一箱葡萄竟然卖到400块钱。

这些产品的包装上看着有点日语的字样,但其实那些葡萄全是国内自己种的。一位批发商跟记者讲,市场上所谓的进口葡萄其实都就是国产货,把自家生产的葡萄冒充成进口品在卖。不管是在批发市场还是零售店,这种情况都挺普遍的。

根据海关总署进口水果名录显示,日本目前只向我国出口苹果和梨,没有葡萄这种水果,所以可以确定,国内的阳光玫瑰葡萄全都是国产的。

至于为什么要挂羊头卖狗肉,主要还是想抬高售价罢了,而且围绕这种虚假宣传的销售方式,已经催生出一条相对成熟的灰色产业链,专门有一些生产企业制造假冒的外国品牌包装。

换个角度说,这两年阳光玫瑰葡萄已经跌到白菜价,导致不少种植户和批发商觉得挺心疼,他们可能还是想保持以前那样的高价,于是才会采取虚假宣传和销售的手段。

关键在于,要是国内的种植户当初能坚持做好葡萄的质量,把品质控制好,价格怎么可能会跌得像白菜一样呢?归根结底,盯住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发展,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种植户和批发商。说到底,国内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还是靠传统模式,没有品牌意识,也缺乏深加工技术,根本没法挖掘出产品的附加价值。

种植思路没有变成经营思路

这两年,无论是阳光玫瑰、葡萄,还是其他农产品,一旦种得大了,势必会对价格和市场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口碑。

原因之一在于农户们还在沿用老一套的销售方式。大家发现某个品种价格涨了,就会跟风大量种植,根本不在意市场的实际需求,也不去看看整体市场的趋势。

产品的销售方式还是靠老办法,收购加零售那一套。种植户没怎么插手整个流程,只是在上游负责种植,对市场的变化需求也不了解。

这样一来,种植户大部分时候很难掌握市场的全部信息,他们只是单纯地在种植,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没有太多了解,也没有想到品牌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各地种阳光玫瑰葡萄的地方政府其实没有加强信息引导。总结一下,整个流程依旧沿用老一套的种植观念,完全没转变成以经营为核心的思路。

实际上,这个问题就出在这儿:不少地方口头上喊着要发展农业旅游或者采摘旅游,实际上落实得却少得可怜,结果也就没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说到深加工能力,许多地方差得远,像阳光玫瑰这种葡萄,卖了十多年了,可一年到头还是只卖葡萄,没有推出其他深加工的产品。这样一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就会一直被削弱,难以提升。

要真想搞出点变化,不光得是种植户和卖家,各地的政府和企业也得换个想法,积极投入到某个品牌的建设和维护里头去。

结语

有人认为日本国家地盘不大,人口也少,所以才能够培育出像阳光玫瑰葡萄这样的精品。这种看法表面上没错,实际上却是不对的。

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者自然也多,照理说,推出一个全新品牌并不断提升品质,市场一定是挺大的。不知道为啥没有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改变他们的想法。

品牌得靠长期打磨来维持,而经营的过程更看重它的持久影响。所以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拓展多样化的运营方式,才能让一个品牌一直红下去,不会掉队。

来源:皮孩战士gy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