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像是大自然设下的一个情感驿站。每至此时,微风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那是人们对逝去先人的深深缅怀。今年清明,我一如往昔,踏上了巴吉滩上坟的路。
清明
谢建英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像是大自然设下的一个情感驿站。每至此时,微风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那是人们对逝去先人的深深缅怀。今年清明,我一如往昔,踏上了巴吉滩上坟的路。
一路上,田野里已经有了点点绿意,柳树上新芽初吐,与春耕忙忙碌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可我的心情却沉重而复杂,思绪早已飘向了故去的亲人。
来到祖坟前,姐姐已开始摆放祭品。那是几盘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父亲生前最爱吃的油炸食品,母亲常做的凉拌菜。这些简单的食物,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敬爱与思念。随后,弟弟点燃了香烛,袅袅青烟缓缓升起,仿佛是连接阴阳两界的纽带。我学着当年父亲的样子,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向先人祈福。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小时候与父亲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小时候,父亲总喜欢把我背着去村头的老树下听故事。夏日的夜晚,母亲会一边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一边哼唱着古老的歌谣。那些温暖的画面,如今只能在回忆中找寻。如今,站在他们的坟前,我心中满是不舍与怀念。
上完香后,便是烧纸钱。姐姐将一沓沓纸钱点燃,火焰瞬间升腾起来。她喃喃自语着,像是在和先人诉说着家里的近况,让他们在那边不要牵挂。我也将准备好的“金元宝”“冥币”放入火中,看着它们一点点化为灰烬。在这传统习俗里,每一张纸钱、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我们对先人的牵挂,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衣食无忧。
除了摆放祭品、上香烧纸,培土也是上坟必不可少的环节。弟弟拿起铁锹,铲起一锹锹泥土,轻轻洒在坟头。记得父亲说过培土是为了让祖坟更加坚固,也是表达后人对先人的敬重。我接过铁锹,学着当年父亲的样子,认真地培土。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草的芬芳,让我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与生命的延续。那年父亲最后一次上坟还给我讲述了家族的历史和先人的故事。从祖辈们如何白手起家,到他们为了家庭辛勤劳作、默默付出,每一段故事都充满了艰辛与坚韧。我这才明白,家族的传承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先人们的勤劳、善良和坚韧,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前行。
上完坟,我久久不愿离去。望着那座孤坟,心中五味杂陈。清明上坟,于我而言,是一次与先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对家族记忆的追溯,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离去时,我再次回头,父母的那座坟在祁连山脚下显得格外宁静。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先人的音容笑貌和他们所承载的家族精神,都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谢建英,张掖市甘州区汇仁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长,甘州区作家协会会员,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发表散文诗词作品多篇。)
来源:金色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