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头条 | 全球仅7000只!时隔14年它再次现身巴彦淖尔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1:28 1

摘要:近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野外红外相机维护工作,在整理布设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镇西尼乌素嘎查乌兰额日格南沟布设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中,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影像:一只雪豹拖着长长的尾巴从摄像头旁边

近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野外红外相机维护工作,在整理布设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镇西尼乌素嘎查乌兰额日格南沟布设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中,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影像:一只雪豹拖着长长的尾巴从摄像头旁边进入监控范围,在距离相机很近的地方悠闲自在地踱步,并短暂地驻足停留。经过高校专家鉴定,这是一只成年雪豹,健康状态良好。

图源央广网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站长徐有杰说:“雪豹上次出现在乌拉特后旗境内是2011年,到现在已经过去14年了。这几年乌拉特后旗生态好了,雪豹的再次出现,也为我们这里迁徙的野生动物又增加了一种。”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它们体形矫健、形态高贵、行动敏捷、出没无常。浑身被毛长而厚软,体色呈银灰黄色,身上有似金钱豹的黑色斑纹,腹部被毛白色。夏季,雪豹的斑纹颜色较深,冬季斑点颜色变浅,被毛下层的绒毛似羊毛般密实。

雪豹被称为“雪山之王”,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雪豹通常栖息于海拔3300——5000米之间,是全球分布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它们喜欢在陡峭地形中活动,包括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山脊、陡崖等。较短且粗壮的四肢及长而有力的尾巴,让雪豹能够在陡峭的岩石间行动自如。

由于活动隐蔽、种群密度低,分布地多在人类难以生存的严酷环境,雪豹又被称之为“雪峰隐士”。

全球雪豹潜在生境面积约302万平方公里,其中60%在中国,面积约182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7%。其中有110万平方公里生境有雪豹分布,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1.5%。根据统计,全球雪豹数量约为7000只,我国雪豹数量为4500只,占全球的六成以上。

据悉,我国雪豹主要分布在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区,其中,青藏高原是我国雪豹的主要栖息地,占全国雪豹栖息地总面积的90%以上。而青海省又是青藏高原雪豹的主要分布区,雪豹数量约为1200只。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皮毛经济”刺激,一张雪豹皮售价高达数万元。偷猎者们铤而走险,雪豹一度被大量捕杀,导致数量骤减。

随着近年来野外调查工作的积累,人们对雪豹数量和种群生存现状开始从悲观逐渐转向相对乐观:至少在某些做调查的区域,雪豹的数量是稳定或有所增加的。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雪豹种群评估从“濒危”(EN)降级为“易危”(VU),这或许并不代表雪豹的种群在变多,而更像是意味着过去对雪豹的调查实在是太少了。

在中国,雪豹依然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雪豹或许是几种大猫里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最少的一种。选择远离人类的高寒山地是它保护自己的最佳生存策略。即便如此,雪豹依然面临着很多的生存问题。

某些地区的雪豹曾经被大肆狩猎,目前,蒙古高原中北部和西伯利亚南部的雪豹已经消失,中国内蒙古的雪豹现状也不容乐观。在更多的地方,雪豹面临的问题来自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道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建筑、矿产开发、旅游人群的涌入,而进入到雪豹栖息地的家畜也在变多。维持了数百万年完整的栖息地正在面临被快速分割的危险,而雪豹也不得不面临与人类更加接近的现状。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气候变暖正在改变着雪豹的栖息地,森林线不断上升,雪豹的活动区域也因此被压缩。当然,这种变化在雪豹已历经的200万年间发生过多次,它们或许会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这些变化。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生活在中国藏区的雪豹在“众生平等”的理念护佑下与人类和谐共存。今天,这种美丽的白色大猫如何在一个由人类主导的飞速变化的世界中继续长存下去,依然是我们要不断去努力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来源:生态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