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翻开最新一页,记录已变为现实——文体广场升级改造升级,面积扩大到400平方米,即将铺设彩色防滑地坪,安装崭新滑梯,10余名小朋友展围着文体广场蹦蹦跳跳。令人惊喜的是,这场“微改造”的部分资金,来自居民缴纳的物业费。
“健身娱乐的地方小,能不能扩建?”“社区小朋友多,盼着能多添些儿童设施。”在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峪社区,一本民情意见册记录着居民的急难愁盼。
如今翻开最新一页,记录已变为现实——文体广场升级改造升级,面积扩大到400平方米,即将铺设彩色防滑地坪,安装崭新滑梯,10余名小朋友展围着文体广场蹦蹦跳跳。令人惊喜的是,这场“微改造”的部分资金,来自居民缴纳的物业费。
“取之于民,就要用之于民!”今年1月份,社区党委书记石法祯在物业公司成立会上掷地有声的承诺,如今化作看得见的幸福。
新峪社区灵芝花园西区自成立以来,换了四家物业,近2000名居民守着年久失修的设施,路灯时亮时灭,路面坑洼不平,楼道堆满杂物,业主安全感差,满意度低。转机始于社区党委的破局之举——领办“福峪物业”。
这支物业队伍颇具社区化:社区工作者转型“物业管家”,保安保洁全部从本小区招聘。60岁的解金英培训后上岗保洁员,每天把楼道打扫的格外干净:“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孙子,每月还能挣一千多。”24号楼居民周生玉重操旧业当上保安,巡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给自家干活,心里踏实!”
自己家园自己管理。社区开展信用小积分兑换“大幸福”积分兑换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志愿服务,除草护绿、调解纠纷等事务有了生力军。更有邻居发挥特长,成为了大家身边的好帮手,赵永刚就是其中一员。跟机械打交道一辈子的他,退休后在社区鼓励下发挥维修手艺,为居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谁家遇到难题,都全力去帮助,小到电饭煲、电热水壶,大到煤气炉、热水器,他都不在话下。
这场变革很快让小区旧貌换新颜。物业台账显示:累计开展小区环境卫生集中大清理12次,清理瓦石砖块、残枝落叶等各类杂物数10车次;维修队每日“扫楼”巡查,为小区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19号楼居民周长友感慨:“有了路灯就不用摸黑走夜路了,晚上还经常碰到保安人员巡逻,出门放心多了,必须点赞!”
更让居民暖心的是“闪电响应”机制。3月23日晚,第二网格群弹出消息:“19号楼树枝刮擦空调外机,求处理!”次日早上,物业人员带着修剪树枝工具现身,半小时解决问题。“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超过三天”的承诺,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环境变化的同时,还有更接地气的物业费标准。物业收费均价由每月每平方米0.5元减到0.45元,社区成立了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严格监督、定期公示,确保物业收支情况公开透明。
在石法祯看来,物业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社区领办物业以来,拿出一定比例的物业盈余资金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身边的道路破损、破损阀门、楼道不亮灯泡等急难愁盼问题,助力绿化带改造升级,修建电动车车棚……
“社区兜底+居民共治”的物业管理模式,使老小区也绽放新活力。站在小区平整的道路上,石法祯指着规划图,谈起新构思,“下一步还要将闲置空地利用起来,规划停车位,响应居民需求,安装新能源充电桩,让老小区也跟上新时代。”
记者:李皓若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