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0收入、公司剩2人!又一电商大卖被迫转型,原因太炸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3:13 1

摘要:近日,国内早期代表性跨境电商大卖之一的无锡择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择尚科技”),以一份炸裂的半年报,为这家曾被誉为“跨境电商黑马”的企业写下惨淡注脚。

01

老牌跨境大卖:三年亏损3950万

跨境电商大卖的队伍,可能又有人要掉队了。

近日,国内早期代表性跨境电商大卖之一的无锡择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择尚科技”),以一份炸裂的半年报,为这家曾被誉为“跨境电商黑马”的企业写下惨淡注脚。

根据半年报披露,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择尚科技这两年营业收入为零,公司仅剩2名员工。

不仅如此,BUFF叠满的择尚科技,其股票还面临着终止挂牌的危机。

回首过去,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跨境电商大卖,曾被誉为“华东版Shein”。

旗下Choies一度与环球易购旗下的时尚品牌大站Zaful齐名,凭借高性价比女性时装敲开全球市场大门,客户覆盖北美、欧洲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后,公司更是驶入扩张快车道:不仅缩减了 Wish 等低价铺货渠道,加强亚马逊等优质平台的布局,还将产品线从单一的女性时装延伸至户外、家居、办公文具等多个品类。

2016年,公司达到业绩巅峰——营收3.02亿元、净利润910.29万元,同比增274.04%。

彼时的择尚科技,在资本加持下意气风发,成为华东地区跨境电商企业的代表,其独立站运营模式被不少同行视为学习范本。

转折始于2017年。

这一年公司营收1.23亿元,却首次出现403万元亏损,增长势头戛然而止。

此后数年,除2019年短暂盈利163万元外,亏损成了常态:2021年至2023年,择尚科技连年亏损,累计亏损高达3950.75万元。

而后的2024年,营收彻底归零,净亏33.96万元。

如今的择尚科技,随着员工们的先后退去,曾经热闹的办公区只剩空荡。

02

正计划退出跨境领域

面对持续恶化的经营,择尚科技并非坐以待毙。

只不过每一次自救的结果,都沦为徒劳。

最早的尝试是“收缩聚焦”

2021年,择尚科技关闭了除Choies外的所有独立站,想集中资源盘活核心品牌。

可此时的Choies已因流量成本高企、产品迭代滞后失去竞争力,收缩不仅没带来转机,反而让公司失去了多品类对冲风险的可能。

为减轻债务压力,公司又启动“资产剥离”

择尚科技将无锡市太平工贸、南京因特捷思软件等5家子公司以0元价格转让。

这些子公司合计净资产达-2000多万元,本是想剥离 “包袱”,但核心业务的亏损并未停止,0元转让反而让市场看到了公司的资金窘境,进一步削弱了合作方信心。

2023年10月,择尚科技抛出“资本换生机”的方案——

以230万元的超低估值,向青岛橄榄树智能制造转让大部分股权,主动变更实际控制人,希望新资本能注入资源。

可新股东既无跨境电商运营经验,也未带来预期资金支持,2024年8月,公司便公告“员工已全部离职,主营业务彻底停顿”。

绝望之下,择尚科技选择“跨界转型”

但谁也想不到,一家做快时尚品牌的企业,会跨行布局新能源。

今年,择尚科技宣布切入“氢能源产业链”。

可从快时尚电商到高端制造的跨度,需要技术、人才、供应链的全面重构,择尚科技既无相关积累,也无资金支撑,最后会成为何种态势,无人知晓。

而这一布局,被媒体解读为:择尚科技计划逐步退出跨境电商领域,转向新能源行业。

03

择尚科技的兴衰成败

复盘择尚科技的兴衰,其早期成功有迹可循:

作为行业先行者,它精准踩中跨境电商爆发风口,早于多数同行布局独立站建立品牌认知;2015年挂牌新三板的资本运作,为扩张争取了时间窗口;从单品类向多品类延伸的战略,也符合电商“做大客单价” 的规律。

但这些优势,最终被一系列致命失误吞噬。

最核心的问题是“模式依赖”:过度押注独立站,却未控制流量成本。

2020年销售费用占比高达 67.98%,大量资金投入广告却没转化为用户粘性,当流量成本上涨时,盈利空间瞬间被挤压。

其次是“产品滞后”:研发投入不足,供应链响应速度远不及竞争对手,当Shein靠 “柔性制造” 实现 “小单快反” 时,择尚科技仍在靠传统大货模式备货,最终被市场淘汰。

最致命的是“战略短视”:从收缩渠道到转让资产,再到跨界转型,每一次调整都仓促被动,没有形成连贯的长期布局,最终在行业从“增量” 转向 “存量” 的竞争中,彻底失去了主动权。

择尚科技的悲剧,给所有跨境电商企业敲响警钟:

当下行业竞争已进入“精耕期”,如何优化成本结构、跳出价格竞争、提升人才效率,成了生存关键。

来源:老高电商俱乐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