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初春的沈阳乍暖还寒,一则反腐通报在传媒圈激起千层浪。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原副台长韩冰在退休三年后,被组织查出违纪违法问题,其案件卷宗已移交检察机关。这位曾执掌省级广电系统广告命脉的"老广电",终究未能逃脱党纪国法的追责。
2025年初春的沈阳乍暖还寒,一则反腐通报在传媒圈激起千层浪。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原副台长韩冰在退休三年后,被组织查出违纪违法问题,其案件卷宗已移交检察机关。这位曾执掌省级广电系统广告命脉的"老广电",终究未能逃脱党纪国法的追责。
生于1961年的韩冰堪称广电系统"活化石"。1983年从基层起步,历经三台合并、机构改革,始终稳坐副职交椅。2009年辽宁广播电视台组建时,他手握广告招标大权;2018年改制集团后,分管领域延伸至影视剧采购。看似不显山露水的副职位置,却成为其构筑利益网络的温床。
专案组历时三月深挖,勾勒出三条腐败轨迹。广告招标环节暗藏猫腻,特定企业总能精准中标;影视剧采购名录里,常闪现关联公司作品;更令人咋舌的是,退休后的韩冰仍通过"影子顾问"身份,遥控旧部为利益输送开绿灯。调查人员透露,某次招标现场出现戏剧性一幕:三家竞标企业报价数字尾数竟惊人一致,经查均指向韩冰幕后操控。
这种"退而不休"的腐败模式引发纪检部门警觉。知情人士回忆,去年深秋的谈话室里,面对组织问询的韩冰仍试图用行业术语编织谎言,直到办案人员亮出银行流水与通讯记录,这位昔日的"广电老兵"才颓然低头。其涉案金额之巨,被形容为"足以重建一座县级电视台发射塔"。
案件背后折射出特殊领域监管难题。深耕行业近四十载的韩冰深谙系统运作规律,将专业经验异化为规避监督的"防弹衣"。广告时段定价、采购流程设计这些本该规范行业的制度,反成其权力寻租的护城河。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退休期权"式受贿在文化系统并非孤例,暴露出"雅贿"新变种对传统监督手段的挑战。
回望辽宁广电系统,韩冰并非孤例。其老领导史联文十年前落马时,忏悔书中"温水煮青蛙"的比喻犹在耳畔。两代掌权者相似的堕落轨迹,恰似一面棱镜,照见权力失控的必然结局。正如省纪委通报特别指出的,对"专业型腐败"的治理,既要织密制度网格,更需打破"圈子文化"的隐形壁垒。
此案尘埃落定之际,正值全国文化系统开展"清源行动"。中央巡视组某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敲响警钟:传媒行业手握舆论公器,若放任"灯下黑",损害的不仅是国有资产,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那些隐藏在收视率背后的灰色交易,终将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