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赣西连绵的丘陵间,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萍乡工务段的防护员们如同流动的“安全哨”,坚守在蜿蜒的铁道线上。随着铁路运输密度加大,线路维修、施工频次逐年增加,防护作业也迎来了高难度的挑战。近年来,萍乡工务段通过政治核心引领、思想理念铸魂、制度约束强化、企业文
在赣西连绵的丘陵间,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萍乡工务段的防护员们如同流动的“安全哨”,坚守在蜿蜒的铁道线上。随着铁路运输密度加大,线路维修、施工频次逐年增加,防护作业也迎来了高难度的挑战。近年来,萍乡工务段通过政治核心引领、思想理念铸魂、制度约束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将安全基因注入组织脉络,渗透至生产末梢。
2025年3月24日萍乡工务段党委组织青工表演歌舞秀。周柳东 摄
“臆测行车我不干!防护体系不全我不干!违章蛮干我不干!”……3月24清晨,该段综合机修车间的点名分工会上,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云霄。党员防护员郭香根站在队列前,手中的《“十个我不干”手册》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些由干部职工原创的160余条安全生产警示语凝练而成的文化结晶,正在改变赣西大地的安全生态。
2025年3月24日萍乡工务段党委组织职工开展文艺汇演的场景。周柳东 摄
曾经,萍乡工务段存在“拿习惯当标准”“凭经验简化作业流程”等不良作业习惯。该段党委从理念深化出发,将“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推出“安全案例我来讲”“安全文化下现场”等专题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安全信念浇筑成山峦般的坚实屏障。自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了50余场形式多样的安全宣讲,陆续创作了深受广大职工喜爱的三句半、情景剧、微访谈等30余个寓教于乐的安全文化产品。融媒体工作室与相关业务科室合作,制作防护员一日标准化作业视频,扩充班组“每周一学”的学习内容,并将新的《安全红线管理办法》与《防护员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放在公众号里推送。该段党委这一系列举措,让“安全即责任”的理念在赣西大地上播种。
2025年3月26日萍乡工务段“微党课”比赛现场的场景。周柳东 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该段采取“12分制”的管理办法,当防护员出现安全问题,就会视问题大小进行扣分,12分扣完,则须离岗检查、回炉培训。此制度犹如“刮骨疗毒”的利刃,让违纪违章问题无处遁形。随着“月度优秀防护员”“季度标杆防护员”评选活动的开展,标准化防护作业从刚性要求成为价值追求,使安全在生产中抽枝散叶。
2025年3月26日萍乡工务段党委组织职工开展“微党课”比赛的场景。周柳东 摄
走进该段的生活区、车间班组仿佛踏入一座安全文化艺术馆。“萍乡职工之家”的墙面上,一幅幅由职工亲手绘制的安全主题漫画跃然眼前;萍乡线路、路桥车间的安全文化角悬挂着醒目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警示语,这里是新工入职的“安全教育第一课”;井冈山线路车间各工区班组的读书角摆放着“安全锦囊卡”,便于职工学习安全条款、安全典型案例等安全风险点。该段将家园文化和安全文化相结合,向广大干部职工传递着“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责任意识。这样的文化沃土让作业现场处处盛开“安全之花”。
2025年3月31日萍乡工务段党员职工郭香根冒雨巡查线路,保障设备安全。刘思洋 摄
三月的赣西天气诡谲,狂风卷着冰雹、雨水倾泻而下,乒乓球大小的冰粒砸在钢轨上,为其披上了一袭“白衣”。此时,萍乡线路车间萍乡老场线路工区的职工们正在对萍乡折返段的机3号岔进行拆除,雨水顺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帽檐淌成珠帘。不远处,女防护员张凤紧握着红旗矗立在股道旁,任凭冰雹击打岿然不动。“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好我的同事,即使再恶劣的天气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作业结束时张凤说道。
如今,萍乡工务段的作业现场,防护作业标准化流程已逐渐入脑入心。当夕阳洒在铁道线上,防护员的身影与群山叠翠相映,他们手中的防护记录本写着密密麻麻的车次信息,每一页都是跳动的安全脉搏。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