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能救缅甸!缅甸拒绝台湾救援,台湾名嘴喊话印证中方实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09:44 1

摘要:就在此时,台湾名嘴表示:“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能力对缅甸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的地震救灾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中方实力再次得到验证!缅甸这下可算站稳脚跟了!

面对相当于177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的地震灾难,果断拒绝台湾省的救援。

对此,台湾省很是不服,表示将继续追踪缅甸灾情。

网友纷纷表示,怕是黑历史太多,公信力早已经破产,不过“一厢情愿”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就在此时,台湾名嘴表示:“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能力对缅甸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的地震救灾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缅甸政府便立刻接受了中国政府的帮助,那么,在国家面临如此严重的灾情之际,为何果断拒绝台湾省的帮助?台湾名嘴的发言又意味着什么?

3月28日下午2时20分,缅甸中部突发里氏7.9级强震。

据测定,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下3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95.95度、北纬21.85度,距我国国境线最近处仅294公里左右。

这场突如其来的强震让原本平静的缅甸中部地区瞬间陷入动荡,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受到地震波影响,我国的云南地区也出现明显晃动,广西、贵州等邻近省份的部分居民也报告有明显震感。

3月29日清晨6时28分,在缅甸强震发生约16小时后,我国西南边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由37名成员组成的第一批医疗支援力量,携载专业器械及人道主义物资,自昆明长水机场紧急启程。

通过包机的形式火速驰援,自受命至升空全程仅仅耗时1.5小时,展现出了罕见的应急响应效率。

与此同时,应缅方正式邀请,我国也迅速调派国家救援队82名精干力量跨境执行人道主义任务。

配备尖端技术装备的该支队伍突破地理界限全速向受灾区域推进,分分钟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3月29日深夜23时,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的第42小时,由16人组建的中国民间救援力量携特种破拆装置及生命探测系统,率先进入曼德勒核心作业区。

到次日晚间19时38分,我国启动跨国人道走廊,派出118人国家重型救援队协同6只专业搜救犬、全地形救援平台及智能医疗方舱,依托两架战略运输机建立立体救援体系,经内比斗中转向受灾区域实施精准投送。

网友直呼:果然,救援还得是中国。

其实,在缅甸发布求救消息后,台湾也表示向缅甸给予人道主义帮助,却被缅甸活生生拒绝了,网友瞬间明白,还不是因为他们前科太多!

记得在2023年土耳其大地震后,台湾自诩“国际救援力量”,高调派救援队前往。

是可抵达灾区后,这支队伍的表现堪称一场令人不齿的闹剧。

新闻摄影团队抢风头,队员们热衷于摆拍、直播、刷社交平台,全然不顾灾民死活,被当地灾民怒斥不服从管理、只顾宣传,瞬间沦为国际笑柄。

更恶劣的是,他们所谓的“专业”也备受质疑。

为追求直播效果,在医疗条件不足时,他们竟贸然给被困者截肢,最终导致被困者失血过多死亡。

更是在救援的关键时期,以“灾区艰苦”“没受尊重”为由,成为首支撤离的队伍,让国际社会大为心寒。

就在台媒竟恼羞成怒,暗讽缅甸“不识抬举”时,台湾名嘴帅化民表示:“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能力对缅甸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的地震救灾能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然而,这样的高度评价并非空穴来风。

2008年川西特大地震,我国救援队在震后120分钟内实现核心区突入。

14.6万建制化力量在灾情发生72小时内形成全域覆盖态势,创下单日战略空投106吨物资的工程奇迹。

2015年青藏高原震灾处置中,高海拔特战分队仅用了4小时,就完成了极寒条件下应急物资模块化装载,十八个小时就突破海拔4000米极限作业带。

同年,东南亚邻国地震后,边境医疗特勤单元自接警起360分钟内完成跨境医疗介入,刷新国际联合救援时效标准。

这些数据,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救援力量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受灾地区,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为何只有中国才会有如此大的救援能力?

首先我们得知道,中国拥有着规模庞大的救援队伍,常备200多支队伍。

这些队伍涵盖了消防、地震应急搜救、医疗等多个领域,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专业技能。

在缅甸地震救援中,我们北京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瞬间形成了全方位的救援体系。

在国内,这样庞大的救援力量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汶川地震而言,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武警、军队、医疗等救援队伍迅速汇聚,从废墟中搜救幸存者、提供医疗救助、搭建临时安置点等,全面展开救援工作。

庞大的救援队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工明确,协同作战,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再到后来的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每一次灾害都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通过这些灾害救援,中国救援队伍在废墟搜索、人员营救、医疗救治、灾后安置等方面都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当然也少不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废墟搜索中,运用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设备,能够精准探测到废墟下生命迹象。

我们拥有全球最密集的地震监测网,1.5万个监测站点织成天罗地网,密度比日本还高出30%,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地震活动,为提前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在救援装备上,我们更是不断创新突破。

自主研发的“蛇眼”生命探测仪,能穿透8米厚的混凝土废墟,声波、红外、雷达三模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

在2017年四川九寨沟震灾处置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深埋探测系统突破6米坍塌层准确定位生命体征。

空中监测矩阵形成全谱段感知网络,平流层遥感平台搭载的云雾穿透型干涉雷达可生成厘米级三维数字高程模型,中继基站型长航时无人机实现万平方千米级全域通信保障。

在甘肃积石山震后应急处置阶段,72架次航空器集群作业完成380平方公里实景建模,通过多光谱分析技术构建黄金救援通道。

更高级的便是中国建立的覆盖全国的三级物资储备网,省级仓库常备300万人份应急物资,市县两级形成“半小时送达圈”。

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物资,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救援工作的物资需求。

在缅甸地震救援中,中国不仅展现了大国担当,也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而台湾这边应该好好反思被拒绝的原因,问清自己,到底是去救人,还是想做镜头下的演员!

来源:浩哥讲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