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地中海饮食还牛?对付反复流产这两个超级食物最有效!备孕必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09:11 1

摘要:饮食与生育密切相关,圈姐也多次科普改变饮食结构提升助孕能力的文章,但这些都是相对于正常人群的一般状况。

饮食与生育密切相关,圈姐也多次科普改变饮食结构提升助孕能力的文章,但这些都是相对于正常人群的一般状况。

目前我们没有科普过一篇有关饮食与减少反复流产相关的报道,事实上这样的报道在文献平台也并不存在。

不过这样的历史最近就要改写了,去年年底《英国妇产科学杂志》首次做了三个医学研究中心的大规模饮食与反复流产相关性分析,证实了确实有减轻流产风险的饮食。

这是全球第一个研究反复流产与饮食相关的文献,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圈姐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姐妹们从饮食上为减少反复流产添一份力量。

01针对两次及以上反复流产女性专项研究

请注意,这次研究针对的是两次以及两次以上的反复流产女性,希望通过多个中心的研究,找到反复流产后饮食与再次怀孕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

之前有一项研究针对健康育龄女性设计,研究健康育龄女性饮食与流产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高水平摄入以下食物组会降低流产几率:水果、蔬菜、海鲜、乳制品、鸡蛋和谷物。

肉类、红肉、白肉、脂肪和油以及糖替代品的证据不确定。

研究者称没有发现遵守预先定义的饮食模式与流产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

也就是说,过去被称作助孕饮食的地中海饮食,并没有被发现与正常健康育龄女性流产风险降低存在关联。

试验者认为含有健康食品的整个饮食,或饮食抗氧化指数得分高的饮食模式可能与流产风险的降低有关。

相比之下,富含加工食品的饮食被证明与流产风险增加有关。

但是这次的研究分析中,大部分证据来自于正常健康的育龄女性,而不是针对那些反复流产的女性。

这次《英国妇产科学杂志》的这篇研究旨在通过评估母亲饮食选择与有反复流产史的女性进一步流产之间的关联,来填补反复流产与饮食之间关系证据的空白。

研究者从3254名女性样本中最终纳入1035名女性,其中889名女性有伴侣饮食信息。

研究者主要分析了10个不同的食物类别: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红肉、白肉、鱼类、乳制品、鸡蛋、大豆产品、巧克力和坚果(杏仁或核桃)。

这些类别经过审慎选择,以平衡日常消费及其与健康结果的已知关联,确保问卷与典型饮食和更广泛的营养研究的相关性。

参与者被要求以每周0-7天为标准,报告她们消费每种食物的频率。

这些暴露分为10种食物类别的三分位数:低摄入量(0–1天/周)、中度摄入量(2-4天/周)和高摄入量(5-7天/周)。

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流产率,定义为妊娠24周内自发流产相对于怀孕总数百分比,排除宫外孕和任何其他原因终止妊娠。

另外研究者特别强调,这里的流产包含了生化妊娠。

结果发现,与低新鲜水果摄入量相比,高摄入量与较低的流产风险有关[226/662(34.1%)与38/77(49.4%)]。

与低消费相比,高红肉消费[6/12(50.0%)与165/469(35.2%)]的流产风险高86%。

坚果消费遵循了对比趋势,表明高消费[(47/152(30.9%)与220/613(35.9%)]的流产风险降低了27%。

对于新鲜蔬菜、鸡蛋和大豆,点估计表明流产风险可能降低,但95%的CI不准确,与流产风险的关联不清楚。

对于白肉、乳制品和巧克力,点估计值接近置信区间,导致结果不确定。

最令人意外的是鱼类消费,证据表明,高鱼类消费量可能与流产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宽广的置信区间导致了不精确和不确定性。

总之,通过这项对反复流产史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我们观察到,新鲜水果、坚果,特别是杏仁和核桃消费量较高,与反复流产女性再次流产风险较低有关。

相反,高红肉摄入量与更高的流产风险有关,其他食物与流产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在母亲受孕年龄为35岁或以上的群体中,新鲜水果、红肉和坚果消费与再次流产之间的关联似乎更加明显。

反复流产患者新鲜水果消费量较高,再次怀孕流产的风险减少约2.399倍;

反复流产患者红肉消费量较高,再次怀孕流产的风险增加3.125倍;

反复流产患者坚果(杏仁和核桃)消费量较高,再次怀孕流产风险减少约2.082倍。

对于反复流产患者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饮食模式显示出与流产风险的显著关联。

02新鲜蔬菜为什么没有入选?

看了这个研究,肯定有姐妹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健康育龄女性的研究发现新鲜蔬菜可以降低流产发生率,到了反复流产这个队列,新鲜蔬菜就落选了呢?

研究者对此做了解释,他们推测主要分析中缺乏明确关联可能源于队列的独特特征,而非真实不存在关联。

在这项针对反复流产的队列中,夫妻可能因为既往流产经历主动调整了饮食选择,这一点也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队列中大部分参与者新鲜水果摄入量高达64%,蔬菜高达74.1%,这说明反复流产夫妻可能存在自我驱动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所以队列中绝大部分人都摄入了高消费量的新鲜蔬菜,低摄入量和中等摄入量占比显著较小,导致难以通过摄入量差异辨别流产风险。

也就是说,在反复流产人群中,高消费量的新鲜蔬菜可能是一个常规操作,已经被绝大多数反复流产患者执行,因此没有看到比较意义上的差异。

另外,研究者还注意到高消费频率水果摄入与流产率降低的相关性较蔬菜更为显著,这可能与水果的高抗氧化水平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

03反复流产患者要告别红肉吗?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每天吃大量红肉的女性流产风险比少吃红肉的女性高出86%。

这么高的风险与之前荟萃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研究者解释这可能是因为样本的特殊性,这次研究对象是反复流产人群,这类人群对饮食的敏感性可能更高。

这次研究还发现,中等红肉摄入量(比如每周吃几次)并没有增加流产风险,风险比接近1,且置信区间比较宽(33.9%v③35.2%,RR0.98)。

这说明红肉与流产风险可能并非简单的吃的越多风险越高的关系。

另外,在反复流产这个样本中,高红肉摄入量人数较少,这也让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这同时也说明反复流产人群在主动调整自己的饮食来规避流产风险。

但是红肉确实存在健康风险,比如加工红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比砒霜同级),可能通过亚硝胺等物质增加直肠癌风险。

红肉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即便是未加工红肉依然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另外,红肉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可能升高血压、血脂,增加心脏病风险。

即便孕期摄入红肉与妊娠糖尿病、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已经被多项荟萃分析证实。

所以,反复流产患者无论是出于主动选择,还是看了研究之后被动接受,减少红肉的摄入无论对未来身体健康,还是减少流产风险,亦或是减少妊娠并发症都是有利的。

04我国相关指南的规定

在我国也没有针对反复流产与饮食的相关指南或文献,但是我找到一份今年一月份发布的《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

这里面涉及了饮食的相关内容,指南认为不良饮食习惯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所以饮食和不孕不育的关系是非常确定的。

推荐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及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推荐采用均衡健康的饮食模式。

优先选择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白肉(如鱼、虾、贝类及家禽)、适量的豆类和坚果,并使用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

同时建议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和烧烤食品的摄入。

这个内容与反复流产队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限制红肉、加工肉类,鼓励新鲜水果、坚果等。

但是对于反复流产队列不太明确的饮食,比如鱼类、豆类做了明确鼓励摄入的规定。

在反复流产研究队列中,对于鱼类、豆类、鸡蛋结果是不明确的,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相关性。

特别是鱼类的数据显示高摄入量组流产风险略高,但置信区间又过宽,显示数据量不足,结论是存疑的。

所以对于反复流产姐妹,圈姐觉得可能国内的不孕不育指南更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因为它不但包含了反复流产队列降低流产再发生概率的食物,而且包含了反复流产组因为数据不足而不太确定的食物。

对于我们姐妹们来说,在遵循国内指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坚果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05特别福利请转发给您的保胎大夫

相信姐妹们应该注意到了今天公众号二条的内容。

是的,6月6日到8日,由张建平教授发起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今年迎来了23周年。

很荣幸,生殖圈作为独家媒体支持将全程直播会议内容,届时会在公众号推送各位大咖的权威保胎观点。

其实医生的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我们患者保胎的效果,很多姐妹之所以保胎四处奔波,无非是因为本地医生保胎水平受到限制。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您有保胎主治大夫的联系方式,可以把会议通知转发给他。

也许这也是他正在寻找的学习机会,当然通过学习提高了医疗水平,姐妹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医学是一门经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引用张雪峰老师的话,那就是即便这个医生没有那么创新,但是他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直接拿来依然可以给患者带来切实的疗效。

这么好的机会来了,大家随手一个转发,无论对自己、对本地其他饱受流产困扰的姐妹,还是医生本身,可能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我国育龄人群中,按照目前的统计,每五对夫妻就有一对是不孕不育,所以医生的经验和水平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医学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终身学习的制度,一旦医生停止了学习,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他的患者,所以您的转发就是为其他家庭带来的一个福利!

当然圈姐更呼吁关注这个号的医生可以报名,姐妹们届时也可以观看直播,增长知识,医患一起在保胎路上更好配合,我们才能更快抱娃,加油!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来源:生殖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