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孙伯镇的广袤田野上,一幅科技赋能、集约高效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孙伯镇通过持续探索创新“全域土地托管”土地经营机制,不仅破解了传统农业“小散弱”的难题,更让春耕春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孙伯镇的广袤田野上,一幅科技赋能、集约高效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孙伯镇通过持续探索创新“全域土地托管”土地经营机制,不仅破解了传统农业“小散弱”的难题,更让春耕春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整合“一块田”
破解春耕效率关
过去,孙伯镇耕地细碎化严重,农户分散经营导致春耕效率低、成本高。如今,通过“镇联合社+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中化+农户”四方合作土地托管模式,全镇3.84万亩耕地被整合为“一块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在今年的春耕中,南栾村种粮大户张磊的244亩土地全程托管,从播种到收割均由专业团队负责,他感慨道:“现在只需一个电话,浇水、施肥全搞定,省心又增收!”。
为提升土地利用率,孙伯镇还实施“减垄增地”工程,通过平整田垄、消除地界,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0%,亩均增产粮食20%。同时,积极借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有利契机,完成3000亩水肥一体化改造建设,春耕时间从半个月缩短至一两天,机械化率大幅提升。
科技赋能“智慧田”
激活春管新动能
走进孙伯镇农业托管服务中心,无人机巡航、智能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成为春管“主力军”。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田间光照、墒情、病虫害等信息实时监测,精准调控灌溉和施肥,每亩节水60立方米、节肥20%。在“市长指挥田”示范区,自动喷灌设备均匀洒水,植保无人机高效作业,传统“靠天吃饭”的场景被科技颠覆。
多方共赢“活力田”
绘就振兴共富图
“全域托管”不仅让农民增收,更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保底+分红”模式,农户亩均增收超500元,村级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大石桥村通过整村托管,新增耕地280亩,村集体年收入增长30余万元,并免费为村民提供“舒心小菜园”和优质口粮,实现民生与产业双赢。
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释放潜力。孙伯镇积极探索“粮食深加工+休闲农业”融合路径,在五埠村新增民俗体验馆,农旅融合吸引游客,让春耕背后的“田园经济”更具吸引力。
从“单打独斗”到“全域托管”,从“面朝黄土”到“智慧种田”,孙伯镇以土地为纸、科技为笔,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春天故事。这里,每一寸土地都焕发新生机,每一粒种子都孕育新希望,充分展现“泰山粮仓、孙伯担当”。
来源:肥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