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谣言如潮水般涌来,充斥着大量违反常识、未经科学验证的错误言论。“非洲纪录片”这样一个自媒体营销号,竟找来老大妈鼓吹“能够循环留种的粮食才是好粮食”,还煞有其事地配上“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继续发挥作用,要吃就吃大山里的原生态”的标语,留言区更是
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谣言如潮水般涌来,充斥着大量违反常识、未经科学验证的错误言论。“非洲纪录片”这样一个自媒体营销号,竟找来老大妈鼓吹“能够循环留种的粮食才是好粮食”,还煞有其事地配上“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继续发挥作用,要吃就吃大山里的原生态”的标语,留言区更是群魔乱舞,有无知网民竟然大肆宣扬“转基因一旦推广开来,不出几年就没种子了!人家联合全世界断供种子,你十四亿人,还不得人吃人?”这样危言耸听的狗屎谣言言论。
谣言大集合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探寻转基因的真相。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作物能不能留种,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是转基因作物,而是在于种子本身是常规种还是杂交种。
杂交种是通过特定技术,将一个品种的花粉授给另一个品种从而产生的种子 ,它能综合父母两个品种的优势,甚至产生超越双亲的杂交优势。比如玉米,目前基本都是杂交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势,但如果将其留种来年再种,就会因为性状分离等遗传规律,出现参差不齐、性状不优、产量下降的情况,所以玉米杂交种不宜留种,需要每年购买新种。而大豆、小麦则多为常规种,留种后性状保持较好,可继续作为种子使用 ,不必年年购种。水稻既有杂交种又有常规种,杂交水稻不能留种是因为留种达不到农业生产用种高抗高产优质的标准,不过依然可以完成繁殖过程。
由此可见,说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本身就是一种误解。转基因性状如果转入到常规作物中就可以留种,转入到杂交作物(比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都不能留种)中则不适合留种,留种与否和转基因技术并无直接关联 。那些认为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进而否定转基因的观点,是对种业知识的严重匮乏。
重点说明的是,我国政府赋予农民留种豁免权,即便有外国转基因种子进口(自2006年起我国已停止进口一切转基因种子,这种情况实际不会发生),国家也不承认其留种专利权,农民仍可自行留种。
其次,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推广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按国家规定是允许农民自由留种的 。
所以,那些自媒体营销号声称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的言论纯属谣言,毫无事实依据。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它的目标和传统杂交育种一样,都是为了改良作物性状,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抗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 。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转基因技术直接干预基因本身,人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基因无序转变后再筛选有用品种,其结果更加可控 。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转基因现象并非人类创造,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缘、远缘杂交本质上就是一种转基因现象,此外,还有基于单基因水平的跨物种转基因现象——横向基因转移,在病毒、噬菌体、细菌等低等生物不同基因组之间,以及高等生物的基因组进化过程中,都存在基因横向转移事件,包括人类自身基因组中也发现了多种通过这种自然转基因机制进入的病毒基因 。所以,转基因技术只是人类利用、模仿自然界本身就有的生命现象,将其发展成可操作的生物技术,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
在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从土壤细菌中提取出只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基因,并将其整合到玉米种子的基因组中,这样的转基因玉米就具备了抗虫特性,减少了对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既提高了产量,又产出品质更好的玉米 。而且,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赋予作物抗寒、耐旱等特性,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挑战,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那些担心转基因推广后会被国外断供种子,导致“人吃人”的言论,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臆想。
目前,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国拥有自己的转基因技术研发团队和知识产权,一些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例如,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而且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6%,累计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世界上并非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转基因技术,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 。即便某些国家试图在种子供应上进行垄断,也难以真正实现对全球种子市场的控制。而且,我国一直重视种子安全和种业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着完善的战略规划和措施 。除了发展转基因技术,还在加强对传统种业的保护和创新,建立健全种子储备体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国内的种子供应。
何况自2006年起,我国就已明令禁止进口转基因种子,无论外国公司是否断供,都与我们毫无关联,国内7900家种子企业完全有能力满足需求,足以支撑起中国种业的发展,自给自足。
此外,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严格的安全评估,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上市流通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上具有实质等同性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那些声称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不孕不育、致癌等说法,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
“非洲纪录片”这类营销号的言论以及留言区的恐慌性言论,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严重误解和“妖魔化”,应该予以处罚。
在网络这片信息海洋中,部分自媒体营销号的行径令人不齿。像“非洲纪录片”这类账号,煽动民意、扭曲事实、反对科学、攻击国策,将转基因技术无端“妖魔化”。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人民健康毫无关联,本质上是借制造恐慌来进行商品营销。
为了售卖自家产品,很多自媒体营销号不惜抹黑转基因技术,编造“转基因作物不能留种”“转基因种子会被断供”等谣言,妄图以攻击他人的不正当手段来抬高自身。可他们所售产品的质量却难以保证,或许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罔顾事实、误导大众的虚假营销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误导公众认知,理应受到道德的严厉谴责。我们必须保持理性,不被这类营销号的歪理邪说蛊惑,让真相和科学得以彰显。
我最近刷手机直播的时候,还看到一个叫“一品农庄”的品牌在宣传自家产品。本来宣传产品是很正常的事,可他们却在直播里大放厥词,特意强调“我们不使用转基因”。这种为了卖自家东西,就故意制造对立,引诱民众误认识“转基因不安全、不健康”、贬低转基因产品的行为,实在可耻。在商言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才是正道,而不是通过抹黑其他产品来抬高自己。他们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道德层面讲,这种不正当竞争手段违背了基本的商业伦理,只为一己私利就传播不实观点,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行为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违反了相关市场法规。而且,他们毫无根据的言论,还加剧了大众对转基因的误解。消费者在这样的舆论误导下,可能会基于错误认知做出选择,影响市场的正常供需关系。“一品农庄”应该立刻停止这种错误行为,通过合法、诚信的方式宣传产品,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尊重事实,理性思考,不要被不实言论误导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现代生物技术,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其科学发展和合理应用 ,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而不是陷入无端的恐慌和抵制之中。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