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问。郭嘉昆表示,有关具体的情况,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郭嘉昆说。
据大河网报道,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提问。郭嘉昆表示,有关具体的情况,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郭嘉昆说。
从交易涉及的港口战略地位来看,其中巴拿马运河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尤为关键。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走此运河,航程将从9小时左右大幅延长至约一个月。一旦美国控制这两个港口,对我国海运及相关商业利益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极可能在运营中优先美国船只,并提高我国船只通行费,损害我国商人利益。外交部这一表态,实际上也为李嘉诚的港口交易行为定了性。这种不顾国家利益的交易,已然触动了中方的底线。
李嘉诚(资料图)
而就在一天之前(3月26日),另一家外媒(彭博社)援引香港权威人士的消息称:李嘉诚铁了心要把港口卖给美国!据上述消息人士介绍: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集团”正在按照原定计划,积极配合美国资管巨头“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推进尽职调查、税务、会计和其他交易条款的最终敲定,并力争在4月2日前签署协议。
有外媒报道,中方已经要求国企暂缓与李嘉诚相关企业开展任何新合作,不过原有合作不受影响。如果外媒报道属实的话,那就代表着中方已经做出了进一步动作。在李嘉诚卖港口事件被曝出后,官方的态度就一直比较明确。
李嘉诚一路走来,大风大浪见过不少,但他还能安然无恙,就已经证明他有自己的智慧,相信他一定能看懂中方的意思。
此前,长和称这宗交易是在商言商,商务部专家26日也就此事表态,称这是在商不言商,也不符合商业逻辑。如果在商言商,那么应该是高价溢价出售港口业务才是,毕竟港口业务非常赚钱,占长和收入的10%,10年前中企用1600亿收购长和港口业务40%股权,长和嫌价格太低,而现在贝莱德用1700亿购买80%股权,长和立即卖了。要知道这种大宗交易,谈判个数年都不为过,而长和与贝莱德的交易几乎是在一个多月内达成的。
不少香港和内地民众对李嘉诚旗下公司这一决策表达强烈不满,认为此举不仅无视国家利益,更是对香港社会责任的漠视。香港《大公报》更是在短短一周内四次刊文批评这种举动。从3月13日《莫天真 勿糊涂》的严厉警告,到3月21日《停止交割》的终极通牒,字字句句都在敦促李嘉诚旗下公司“谨慎行事”。眼下,李嘉诚旗下公司正在加快与美资协议的签订步伐,但这桩交易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也并非那么简单。
李嘉诚(资料图)
现进入“死亡倒计时”48小时!原定4月2号的签约日近在眼前,但三个致命变数已浮现:一是霍英东家族620艘破冰船突然宣布北极航线扩容,直接把中国对巴拿马运河依赖度砍半;二是新加坡主权基金突然撤资,贝莱德融资链出现800亿缺口;三是长和股价11天暴跌15%,蒸发781亿市值。最新战况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我们的市监总局已启动反垄断调查,长和被迫宣布"暂缓交易"。二是港府已启动《反外国制裁条例》审查程序,只要证实交易存在胁迫,随时可以冻结资产。
据路透社(REUTERS)3月24日报道的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基于美国贸易代表的提案正考虑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对来自包括中国制造及注册的船只在美国靠港征收额外的高额附加费用,以振兴美国的造船业。2月下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拟对中国制造的船只进港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该政策被视作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施压的延伸。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港口费政策与李嘉诚的港口出售事件,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战略安全与国际利益的紧迫性。特朗普的港口费政策本质是“政治操弄”,试图将美国产业问题归咎于中国,却忽视了自身结构性矛盾。该政策不仅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反而会推高物流成本、加剧通胀、损害出口竞争力,并扰乱全球供应链。面对美国“规则战+基础设施战”的双重围堵,中国需以“自主可控的航运能力”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倡议港口联盟为支点,以法律与金融工具为盾牌,构建防御与反制体系。
来源:亮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