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3月13日,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范围的通知》(鄂医保发〔2024〕11号),宣布自即日起,过敏性鼻炎(含其他慢性鼻炎)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取消起付线,政策范围内费用按70%比例报
2024年3月13日,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范围的通知》(鄂医保发〔2024〕11号),宣布自即日起,过敏性鼻炎(含其他慢性鼻炎)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取消起付线,政策范围内费用按70%比例报销,年度最高支付限额700元5。此举标志着内蒙古首个针对过敏性鼻炎的专项医保政策落地,直接惠及全市数十万患者,被网友称为“民生福音”
适用对象: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的患者。
报销规则:无起付线:直接免除传统医保报销中“自付部分需达一定金额”的门槛;
高比例报销:符合医保目录的门诊费用(如药物、检查)按70%实时结算,年度累计报销上限700元。
案例测算:若患者年度门诊治疗费用为1000元,医保报销700元,个人仅需承担300元,较此前全额自费降低70%负担。
备案与结算流程定点诊疗:患者需在鄂尔多斯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如市第二人民医院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完成诊断备案,确保“一次备案,全年直结”。
结算方式:备案后,患者凭医保凭证就诊,费用由医院系统直接结算,无需垫付。
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达27%-30%,每年7-9月花粉季为爆发期,患者常出现鼻塞、流涕、哮喘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低龄化趋势:近年患者群体向儿童、青少年蔓延,部分学校甚至因集体发病停课,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致敏原治理困境蒿属植物(如沙蒿、黄花蒿)是主要致敏源,其花粉扩散与内蒙古治沙工程中广泛种植耐旱蒿草密切相关,形成“治沙与防过敏”的两难局面。
政策响应与防治体系完善2023年起,内蒙古卫健委在12个盟市设立过敏性鼻炎定点医疗机构,并启动花粉监测、医生培训、科普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此次医保政策升级,进一步从经济层面缓解患者压力,形成“预防+治疗+保障”闭环。
截至2024年5月,全市已完成414人次过敏性鼻炎门诊结算,医保基金支付1.16万元,政策平稳运行。
中西医结合:政策将西医、中医、蒙医治疗药物均纳入报销范围,满足多元治疗需求。
配套服务优化系统升级:医保局联合技术团队完成结算系统调试,确保跨机构、跨区域报销流畅;
宣传全覆盖:通过短视频、新闻报道等触达基层,累计阅读量超3.8万次,提升政策知晓率。
避免过敏原:花粉季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佩戴口罩;
饮食与运动:忌辛辣、海鲜,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
政策延伸方向扩大病种覆盖:网民呼吁将“雷暴哮喘”等并发症纳入保障;
跨省共济探索:结合国家医保局“医保钱包”跨省共济试点,未来或实现异地诊疗直接结算。
鄂尔多斯市此次政策突破,不仅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更为全国慢性病医保保障提供范例。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化,“病有所医”正逐步迈向“医有所保”,民生福祉的“保障网”愈发坚实。
来源:涟漪情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