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湖北,樱花盛开、美景如画,诚邀大家相约春天赏樱花。”3月6日,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开放日上,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向世界发出邀请。每年的3月至4月,都是武汉最美的季节,全城超50万株樱花树相继盛开,吸引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朵花可以让人想起一座城,当武汉换
“三月的湖北,樱花盛开、美景如画,诚邀大家相约春天赏樱花。”3月6日,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开放日上,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向世界发出邀请。每年的3月至4月,都是武汉最美的季节,全城超50万株樱花树相继盛开,吸引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朵花可以让人想起一座城,当武汉换成粉色“皮肤”,就成了一座被繁花浸润的诗意之城。樱花这一“超级符号”也在聚拢文旅消费势能,让武汉的春日经济更显生机勃勃。
樱花之城:一朵花的“出圈”与一座城的进阶
武汉赏樱热,始于武大。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3月,武大老斋舍前的樱花大道上,都会挤满扶老携幼前来赏花的本地人,成为武汉最早的春日IP。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后,广东游客在2010年春天激增40%,武大樱园单日最高涌入8万人次,武汉国内旅游人数三年内从6359万跃升至1.1亿人次,年均增速超过30%。“坐高铁去武大看樱花”,成为响彻全国的武汉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各式樱花已成为武汉新建公园、绿地、绿化带的标配:洪山江滩3公里樱花长堤、文治街“樱花隧道”、常青五路双层樱花带、长江新区的湿地樱花园……都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赏樱地。
如今,武汉又多了“樱花之城”的美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公园景区和道路共有赏樱点221处,其中,百株以上的樱花林共有81处。当下的武汉,赏樱玩法玩出了新花样。
赏樱地点更沉浸。3月23日,2025年武汉马拉松鸣枪开跑,武汉全力打造樱花赛道,通过补植樱花、布置樱花盆栽等方式,打造近30处樱花“打卡点”;被誉为“武汉最美樱花车站”的光谷珞瑜东路大黄村公交站完成智慧化改造,新增自助售货机、卫生间、共享充电宝等便民措施;安坊巨型瀑布花墙成网红背景,三阳路地铁站外墙“长”出2米高樱花气球装置,百年民众乐园化身光影艺术空间,街道口地铁站LED屏让“樱花专列”开进地下通道;武昌火车站南侧的道路中心花坛新增65株樱花树,形成“出站即赏樱”的城市门户景观。
赏樱活动更丰富。2025年武汉樱花季期间,全市文旅、体育、商务活动超100项,形成“樱花+音乐”“樱花+科技”“樱花+商业”的复合型消费场景。3月17日至23日举办武汉体育消费周,推出“汉马美食生活节”“非遗音乐加油站”等特色活动;刀郎、林忆莲等艺人在武汉开演唱会,琴台大剧院、汤湖戏院等各大剧院好戏连台,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晴川阁等文博场馆的各类专题展花文联袂;中华美食荟、中国食材电商节等300余场活动开启消费盛会。
赏樱服务更完善。面对千万级客流,武汉调动多方力量,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服务品质,开启全城“宠粉模式”:市城管委联合园林和林业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市公安交管支队强化交通研判,针对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等区域,按照“一点一策”做好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市交通运输部门在现有18条常规赏樱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又新增10条定制公交赏樱专线,实现“一程尽览三镇”。
文创出圈:文创产品矩阵撬动文旅消费新蓝海
随着樱花季到来,武汉以花为媒释放春日经济消费新活力。其中,一款名为“蒜鸟”的毛绒玩具成为时下热门的文创产品,“蒜鸟”玩偶凭借一句武汉方言“蒜鸟,都不容易”卖爆8万只,樱花限定版上线当日售罄。与之形成IP矩阵的“一鹅”“搞么狮”等方言毛绒玩具,通过触感互动与方言发声的创意融合,既唤醒城市文化记忆又满足年轻群体的解压需求,在抖音平台引发16382万次话题传播,收获203.4万次情感共鸣。
“蒜鸟,都不容易!”一句地道的武汉方言,为何能让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偶成为今春顶流文创?这主要源于背后的三重创新:将武汉方案植入萌宠载体,完成方言符号的“萌态转译”;通过挤压发声设计构建沉浸式体验,满足Z世代社交传播需求;以文创产品为媒介,实现城市文化从静态展示到情感消费的升级。
除了“蒜鸟”,樱花饼、樱花糕、樱花梳妆镜、樱花流沙·冰箱贴等“樱花定制款”文创产品备受欢迎。据悉,许多企业也纷纷加入樱花季营销热潮。蔡林记热干面推出了粉色包装和樱花口味的饮品,东湖四季花香薰中的樱花味香水销量也不断增长。武汉这座兼具江湖气韵与时尚活力的城市,正通过文化创意的当代表达,书写着“一朵花唤醒一座城”的文旅新叙事。
消费“热”场:以花为媒释放春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今年武汉各大商圈和酒店也纷纷解锁“樱花消费”新场景。在武昌,百余株盆栽樱花打造成落英缤纷的樱花大道;光谷这家酒店不仅将客房布置成樱花主题,还为客人送上樱花景点漫步地图和专属城市伴手礼,上市一周便成为店内“爆款”。数据显示,3月中旬,武汉赏花游景区门票预订量增长超5倍,不少赏樱景区周边酒店,三月下旬客房预订量已突破90%;3月1日至23日,从武汉航空口岸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68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0.98%,据了解,其中大多数都是为“赏樱观光”而来。同时,滑翔伞赏樱、乘无人驾驶游船、住进高星酒店赏樱,成为2025年武汉赏樱季新玩法,3月以来,“滑翔伞基地”搜索量环比上涨82%,武汉位列全国搜索“滑翔伞”热度Top10城市。
此外,文旅融合更催生长尾效应,武汉马拉松赛道串联樱花景观,吸引3万名跑者创造1.17亿元直接消费;刀郎演唱会带动场馆周边酒店入住率飙升550%,园博园、古琴号游轮顺势上线“刀迷”专属折扣,把歌迷变游客。清明假期,北京、深圳、广州等多地到武汉高铁票售罄,武汉位居清明节全国十大热门出发和热门到达城市。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武汉以“花”为触点,通过“文旅+商业+科技”的多元融合,构建的全链条消费生态。从单一门票经济到复合型消费场景,武汉正将自然花期转化为拉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春日引擎”,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武汉正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化与国际旅游组织、文化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升级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沉浸式文化体验,推动“一朵樱花”向“全城绽放”的系统性跃升,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融合示范样本。
来源:一点资讯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