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行业务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08:57 3

摘要:随着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收官,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压舱石”,再次展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国有大行凭借客群基础持续领跑规模增长,股份行则在户均资产上拉开差距,部分区域型城商行以高增速实现“弯道超车”。

高净值客户群体作为零售金融业务中极具价值挖掘潜力的部分,一直是商业银行竞争和服务的焦点。

随着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收官,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压舱石”,再次展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国有大行凭借客群基础持续领跑规模增长,股份行则在户均资产上拉开差距,部分区域型城商行以高增速实现“弯道超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均已披露上半年经营业绩,其中多家银行晒出私行“账本”。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增幅超过10%,反映出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持续扩容。

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AUM)均已跨过3万亿元大关,兴业银行则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私行管理资产AUM较去年末微降0.5%,凸显财富管理市场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新阶段。

01 增长势头较强

六大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截至2024年私人银行客户AUM已经达到3.47万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最新公布的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交通银行的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

邮储银行虽未公布AUM数据,但其客户数增长超过21%,新增7200户至4.14万户,增速居国有行首位。业内人士认为,邮储依托3.9万个网点下沉优势,正在加速挖掘县域高净值客群,客户数的爆发式增长或为后续AUM提升奠定基础。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私行客户AUM“万亿元俱乐部”成员有3家,分别为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3家银行的私行客户AUM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其中兴业银行为新晋成员,该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招商银行虽未披露AUM,但客户数达18.27万户,新增1.36万户,以8%的增幅继续领跑股份行。

此外,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的私行客户AUM增速也颇为亮眼,两家银行分别较2024年末增长11.79%、13.26%,分别达9680.44亿元、2321.8亿元。

城商行中,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也分别以17.62%和17.06%的增速展现出区域银行的强势追赶。其中,宁波银行以17.62%的AUM增速和20.27%的客户数增速“双高增长”表现亮眼。上半年私行AUM达3585亿元,客户数突破3万户,户均资产1192.30万元。其通过“财富管家+投顾团队”模式,在长三角地区高净值客群中快速渗透。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分析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形成了“头部集中、差异化竞争”的局面。头部银行依靠强大的品牌、庞大的客户群体以及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小银行则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来争夺市场份额,有的深耕区域市场,有的专注于特定行业。这种多层次的竞争格局促使私人银行服务朝着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02 进入存量博弈新阶段

更多人迈进“600万元俱乐部”的同时,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出现变化。除农行和兴业银行外,不少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户均资产出现下降。

例如,平安银行在2024年末人均私行AUM突破2000万元,但到了今年6月末,户均AUM下滑至1968万元。光大银行则从984万元下滑至982万元,仍不足1000万元。浙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此前在接近1500万元水平滑动,但均进一步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曾在2022年底就突破4万亿元,人均AUM也远高于2000万元,但自2023年年报后,未披露私行AUM数据,2025年中报也不例外。

针对私人银行人均AUM出现缩水迹象,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银行正在大量吸纳“新晋高净值客户”,他们往往刚刚达到门槛,另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净值客户增速正在放缓,凸显财富管理市场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新阶段。

更微妙的变化体现在客户画像上。过去十几年,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的核心群体是企业主,尤其是房地产、制造业和传统民营企业的老板。但到了2025年,这个趋势正在改变。

工行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出,要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围绕“科技—产业—金融”打造服务生态。一位股份行私人银行部门人士表示,近年以来,科创板、港股、美股IPO浪潮催生了一批以科研人员、创业团队为代表的新富群体,他们的财富形态、资产配置需求,与传统企业家有着巨大差异,推动私人银行客群分类的转变。

此外,不同银行正在根据各自优势,重新定义“私人银行客户”。例如,建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农行则在养老金融上加码,专门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中行则通过205家私行中心,持续强化线下阵地。

与此同时,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零售金融业务的关键板块,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在银行传统零售业务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业内人士指出,私人银行业务凭借高净值客户资产规模的稳定性以及业务的高附加值,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稳定中短期业绩以及长期优化客户结构的关键力量。

03 持续优化服务能力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私人银行业务不仅是财富管理的核心驱动力,还能推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打破了传统零售业务依赖息差和单一产品的局限性。此外,私人银行客户在非金融领域的需求,比如健康管理、圈层资源对接等,为银行拓展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供了新的场景。”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三大方向加速演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一是深度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将重构客户服务流程,实现精准画像、动态风险定价和自动化资产配置;

二是服务生态化,银行将整合法律、税务、医疗等外部资源,构建全景式服务体系,特别是家族办公室和传承规划服务将成为竞争焦点;

三是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依托QDII、跨境理财通等渠道拓展海外配置选项,同时聚焦绿色金融、新兴产业投资等主题赛道。

“未来私行业务发展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智能投顾、AI客户画像将成为标配,风控与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本文来源: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来源:WEALTH财富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