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时节,雨纷纷。空气里夹杂着潮湿的泥土味,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抽出嫩绿的枝条,桃花杏花都盛开,开的多么鲜艳看着喜人。地里的小草也不示弱,一个个从土里探出头,红扑扑的,就像小孩子的脸蛋。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清明节快到咯。
五十多岁的70后,再回头看清明,才发现,扫墓,其实是一场归途。
清明时节,雨纷纷。空气里夹杂着潮湿的泥土味,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抽出嫩绿的枝条,桃花杏花都盛开,开的多么鲜艳看着喜人。地里的小草也不示弱,一个个从土里探出头,红扑扑的,就像小孩子的脸蛋。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清明节快到咯。
我们70后,都五十多岁了,以前年轻的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也就是跟着爹妈去上坟,没咋细想过这里头的事。可现在不一样了,岁数大了,经历的事儿多了,再回头看清明,那感觉,就像一下子明白了好多事。就觉着这扫墓啊,实实在在是一场归途。
先说说这生命的归宿。年轻的时候,总觉着日子还长着呢,父母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要他们在,心里就踏实得很。可不知不觉间,父母就老了,再后来,他们就走了。那一刻,就像心里被掏空了一块,这才惊觉,自己也不再年轻啦。头发白了不少,脸上的褶子也越来越多,身体也大不如前。想想以前的青春年少,就像一场梦,醒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站在父母的墓前,才明白,这生命就像庄稼,有播种的时候,也有收割的时候,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
再讲讲家处的归宿。这些年,为了挣钱养家,俺们在外面的大城市里拼命打拼。住过又小又破的出租屋,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忙到天黑才回家。可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心里最惦记的还是老家。每到清明节,不管车票多难买,路上多折腾,都得往家赶。一回到家,看到村里那熟悉的老房子,看到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老街坊,心里就踏实了。家,就是根,不管走多远,最终都得回到这里。
还有这乡土的归途。在大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可俺总觉着少了点啥。每次回到老家,一下车,闻到那股熟悉的泥土味,整个人都放松了。小时候,在地里摸爬滚打,弄得满身泥巴,父母看见了,追着骂,可现在想想,那都是最美好的回忆。故乡的土,是从小踩到脚底板都熟悉的东西,不管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城市里的公园再漂亮,也比不上老家田埂上的一抹绿色。
清明,可不单单是摆上供品、烧烧纸钱那么简单。它是在提醒我们,活着的时候,得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别老忙着挣钱,把家人都冷落了。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虽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可那氛围,暖得让人心里直冒热气。现在呢,兄弟姐妹都各自成家,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一年到头也聚不了几次。趁着清明,大家都回来,一起去给祖先扫扫墓,唠唠家常,这才是清明真正的意义。
我们这一辈子,就像在走一条长长的路。清明,就像是路上的一个歇脚点,让俺们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想想自己的根,想想那些已经离去的亲人。等俺们老得走不动了,回忆起这些,才不会留下啥遗憾。所以啊,珍惜眼前人,常回家看看,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来源:黄黄短视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