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饭店里的正太邮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4 23:42 2

摘要:4月18日,省城又迎来一场邮政与集邮的盛宴,一个新的“正太邮局”正式撩开面纱,成为一处新的打卡点。这家新成立的邮局,在整旧如旧的百年建筑“正太饭店”里。收到了庄里朋友寄给我的一枚实寄封,使用了新启用“正太邮局”彩色邮戳销邮资。1985年第一次去石家庄出差的时候

聞鍾記郵(5302)正太饭店里的邮局

4月18日,省城又迎来一场邮政与集邮的盛宴,一个新的“正太邮局”正式撩开面纱,成为一处新的打卡点。这家新成立的邮局,在整旧如旧的百年建筑“正太饭店”里。收到了庄里朋友寄给我的一枚实寄封,使用了新启用“正太邮局”彩色邮戳销邮资。1985年第一次去石家庄出差的时候,在大石桥所在的公里街南侧,当时的石家庄市邮政局北侧,隐藏着一栋异域风情的楼房,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这里就是修建于20世纪初的“正太饭店”。

后来在这处建筑的西侧,石家庄市邮政局正对面,修建了“解放石家庄纪念碑”。到了2019年,石家庄市邮政局和火车站支局被整体拆除,当年的邮局已经成为了街心花园。解放石家庄纪念碑完全显现了出来,纪念碑东侧的正太饭店也占据了主要的位置,纪念碑北侧的大石桥也完全露了出来。如今这里成了省城的一处公园式的休闲场所,西边就是湾里庙。

说来这个正太饭店是伴随着近代交通枢纽崛起,而成为近代华北交通动脉的历史坐标,这就是1904年正式动工的正太铁路。这条由法国人主持修建、采用1米窄轨的铁路线,西起太原,东迄正定(实际只修到了枕头,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全长243公里,历时三年竣工。作为连接晋冀的重要通道,正太铁路不仅打破了太行山的天然阻隔,更以石家庄为枢纽,与京汉铁路交汇,催生了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近代化进程。铁路沿线的附属设施——正太饭店犹如镶嵌在铁轨上的历史坐标,记录着工业文明与城市发展的交织脉络。

正太铁路的修建,本质上是晚清政府在列强觊觎下的被动现代化尝试。其窄轨设计虽便于山区施工,却也成为殖民经济的特殊注脚。铁路通车后,煤炭、棉花等资源通过蒸汽机车往返运输,石家庄从获鹿县下辖的小村庄迅速崛起为华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正太饭店坐落于石家庄大桥街与公里街交口,由法国巴黎国际工程公司设计,1907年随铁路竣工同步投入使用。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法式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立面以拱券窗、老虎窗、雕花栏杆为主要装饰元素,屋顶覆盖孟莎式坡顶,外墙以青砖砌筑,局部辅以石材装饰,展现出19世纪末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

作为正太铁路的配套旅馆,正太饭店最初专为外籍工程师、铁路职员及往来商贾服务,内部设有餐厅、舞厅、客房等设施,是当时石家庄最具现代气息的公共建筑。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火车站,楼下即为货物转运站,形成"前店后站"的商业格局。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正太饭店曾接待过孙中山、冯玉祥等重要历史人物,1947年石家庄解放时,更成为解放军的临时指挥部,见证了城市政权的更迭。

此后,正太饭店历经多次改造,但其主体建筑风貌得以保存。2001年,该建筑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作为铁路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站在饭店门前,凝视着历经百年风雨的拱券门窗,仿佛仍能听见蒸汽机车的轰鸣,看见身着长衫的旅客在门廊下驻足的身影——这座建筑不仅是法式美学的物质载体,更是石家庄近代城市化进程的活体档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邮局的功能也在逐步转化。正太邮局的设立,是城市文化与历史文脉的传承赓续。正太饭店及以后的石家庄邮政,在石家庄火车站的附近,见证了石家庄从一个不起眼的枕头镇蜕变成华北大地上的工业重镇与国际化大都市。如今随着正太邮局的建立,让“正太饭店”重焕生机,成为融合历史传承、公益服务、文化体验的文化新地标。

这家邮局新启用“正太饭店”彩色邮戳,主图当然就是“正太饭店”的外全景。作为邮政通信的时间印记,不仅是邮件传递的凭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彩色邮戳的使用,与邮政技术的革新密切相关。随着油墨工业的发展,普及使彩色印刷成为可能。除了实用功能,彩色邮戳更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将地方名胜转化为流动的文化符号。这些色彩斑斓的印记,如同纸上的时光胶囊,既记录着邮件往来的日常,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

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正太饭店作为近代工业遗产,面临着保护与利用的双重命题。石家庄市政府近年来实施的"正太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以这两座建筑为核心,整合铁路机务段、大石桥等历史遗迹,打造集文化展示、旅游体验、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地标。正太饭店内部开辟的铁路主题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系统呈现了正太铁路的百年历史;正太邮局则作为邮政文化体验馆,定期举办集邮展览、邮戳加盖等活动,吸引年轻一代走近邮政历史。

正太饭店的拱券、正太邮局的邮戳、彩色印记的纹路,共同编织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微观图景。这些历经岁月淘洗的建筑与器物,不仅是工业文明的物质遗存,更是中西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见证者。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当下,重新审视正太铁路沿线的历史遗产,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打捞,更是对近代化历程的再思考——那些镶嵌在铁轨与邮路上的文明碎片,终将在当代语境中折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闻锺集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