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正在医院和养老院中快速传播,因其对多种抗真菌药物高度耐药,甚至能抵抗常规消毒剂,被列为"紧急耐药威胁"。
//前言//
突发!
CDC紧急警告:
致命耐药真菌蔓延!
澳洲拉响国家警报系统,
医院成为感染"重灾区"!
#01:
CDC紧急警告:
致命耐药真菌蔓延!
突发!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日紧急警告:
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正在医院和养老院中快速传播,因其对多种抗真菌药物高度耐药,甚至能抵抗常规消毒剂,被列为"紧急耐药威胁"。
澳洲也紧急拉响国家警报系统,耐药菌报告数量激增86%,医院成为感染"重灾区"!
图片来源:globalnews.ca
上周,CDC就耳念珠菌日益增长的威胁发出警告,该病菌不仅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还能抵抗常见的医院消毒剂。
声明称:
“
CDC将耳念珠菌列为紧迫的抗菌素耐药性威胁,因为它常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易在医疗机构传播,并可能导致高死亡率的严重感染。
”
图片来源:news.com.au
据Edmonton微生物学家、新兴病原体专家Jason Tetro介绍:
“
耳念珠菌是一种酵母菌,通常定植于皮肤表面且无害。但若进入黏膜或血液,就可能引发感染并导致严重后果。
”
他指出,感染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0%至60%,尤其对免疫力低下人群极为危险。
即使患者存活,治疗后仍可能携带该真菌数年并无意中传播他人,因为耳念珠菌具有隐蔽的传播性,携带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尤其是定植者),但部分人可能出现尿路感染、发热发冷或血液感染。
图片来源:racgp.org.au
且更棘手的是,这种真菌还能通过人际接触或床栏、门把手、医疗器械等表面传播,存活时间可达数周,且多数清洁剂无法杀灭。
Tetro解释:
“
多数酵母菌有外壳保护,能抵抗多种清洁剂。除非使用过氧化氢或漂白剂,否则难以清除。
”
目前美国的情况最为严峻,从2016年的51例激增至2023年的4515例。
而在去年6月份,澳洲"关键抗生素耐药性国家警报系统"也曾发布最新数据,透露澳洲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同样严峻。
图片来源:doherty.edu.au
2023年全国共报告2686例关键抗生素耐药性病例,较2022年激增86%。其中,维多利亚州(41%)、新南威尔士州(36%)和昆士兰州(11%)是主要疫区,62%的感染发生在医院,社区感染占38%,养老院仅占0.4%。
在众多耐药菌中,碳青霉烯酶肠杆菌(CPE)最为常见,占所有耐药菌报告的45%,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肠球菌的病例也显著增加,多重耐药志贺菌的感染数更是较2021年暴增10倍。
但除此之外,此次警告也特别提到耳念珠菌。
2023年全澳报告17例(2022年为9例),增长趋势值得警惕,且这种新兴高耐药性真菌就与国际医疗机构侵袭性感染暴发相关。
图片来源:9news.com.au
#02:
致命真菌全球肆虐
专家:可以遏制
目前,关于耳念珠菌的担忧也不仅限于美国和澳洲。
自2009年日本首次发现该病原体以来,它已蔓延至全球,在加拿大等地的医院和长期护理机构引发了持久且难以控制的疫情。
今年1月,安大略省公共卫生局正式将该真菌病原体列为“重大公共卫生疾病”,这意味着它现被视为公共卫生风险,需密切监测并采取防控措施。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6日,自2012年发现首例以来,全国累计报告65例耳念珠菌感染,其中46例为2019年后确诊。病例分布为:西部28例、中西部2例、中东部33例、大西洋地区2例。
Tetro表示,尽管加拿大病例相对较少,但其耐药性仍令人担忧。
不过他也指出,该真菌尚未对全部(或接近全部)抗生素/抗真菌药产生耐药性:常规非处方或处方抗真菌药无效,但仍有药物可用,只是通常不向公众提供。
且尽管耳念珠菌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Tetro认为通过完善监测、检测和严格感染控制,其传播可被遏制。
“
我们已逐渐掌握应对方法,正在学习如何有效治疗。当常规医疗手段失效时,必须开发更优方案——这才是战胜它的唯一途径。我们正在实现这一目标。
”
最后
全球病例激增情况令人担忧,
战胜这场危机需要全球各国携手合作,
建立更完善的监控和防控系统,
希望这场超级病毒的蔓延早日被遏制。
来源:澳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