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成为青年的“造风之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2:54 1

摘要:北生所研究员徐纯福也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青年说环节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 Baker,在美国完成博士、博士后的研究后,放弃了海外优渥条件,选择北京生命研究所的“自由探索空间”。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的“无拘无束科研观”,让这位青年研究

带着产品进驻到成果展示的C位,

带着故事走向聚光灯的中心,

从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等各类平行论坛

到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

再到“人工智能主题日”

首次系统性构建青年科创友好生态,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含 “青” 量,

透露出一座城市与科技青年

双向奔赴的创新密码!

在昨天的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上,

清航装备董事长李京阳讲起创业故事

他忘不了沙漠中飞机解体残骸上的火焰。

“飞机可以解体,

造飞机的信念不能解体。”

(⬆️图源:清华大学)

他和团队带着这份执着,

终凭交叉双旋翼无人机斩获

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更带着“让无人机飞跃喜马拉雅山”的梦想

奔赴论坛年会,

让他的第二款机型亮相中关村常设展。

有人说青年科学家拥抱中关村的晨曦折射出北京吸引海外人才磁场的强引力。

北生所研究员徐纯福也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青年说环节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 Baker,在美国完成博士、博士后的研究后,放弃了海外优渥条件,选择北京生命研究所的“自由探索空间”。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的 “无拘无束科研观”,让这位青年研究员敢闯 “前浪不敢碰的领域”,在实验室里用AI折叠蛋白质的命运图谱。

有人说北京的魔力在于“咖啡杯里的创新加速度”。星动纪元创世人陈建宇在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讲述了他与北京的故事。从川菜拥趸变成涮羊肉爱好者,北京改变他的不仅是生活习惯,更让他懂得北京的冬天不仅仅有暖气,还有更加温暖的东西,那就是那个让技术落地生根的土壤。在清华科技园,他体验过 “一杯咖啡时间集齐人才、技术、资本拼图”的传奇;当他的机器人突破400扭矩时,更深刻理解了“试错的成本叫机会成本,坚持的代价叫未来门票”的北京逻辑。

这座城市从不缺少这样的故事。

当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的机器人在雪地里踉跄学步时,投资人焦腾正在中关村咖啡馆里勾勒下一个“理想汽车”的蓝图。

当寒武纪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上讨论DeepSeek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启示,智源研究院王仲远在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向全球青年发去来北京创未来的邀约:“北京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非常公平的发展机会,只要有能力、有热情、有梦想,在北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北京用四十年浇筑出一片“创新热带雨林”,让所有看似矛盾的命题找到共生方程式:失败与突破、异乡与故乡、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都在这里淬炼成青春的火种。

数据丈量着这片创新沃土的生长轨迹:每天300+科技企业破土而出,密度超越硅谷;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资助者中,4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获评的比例已经占比达到80%;中关村U30集聚了一批志在科技创业的青年人,创造出一批优秀企业,其中目前已经有两家上市企业,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十余家进入独角兽或准独角兽行列。

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解读让青年科技人才心生温暖。北京用启研计划、科技新星、中关村杰出贡献奖等全链条托举,为每个梦想铺设星光跑道,也通过改革、引进、支持、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构建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

这座城市的温度,藏在深夜实验室永不熄灭的灯光里,藏在投资人“敢押注下一个十年”的过人眼光里,更藏在5天办妥外籍人才工作居留的“北京速度”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部新媒体编辑瑞秋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晒出了自己在长城拍下的婚纱照,她不仅在北京找到了另一半,还在北京继续探索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她说: “全世界的年轻人如果想找一个地方,既有成长机会,又有归属感、平衡感,北京就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13条措施”,建设“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优秀留学人才优先落户,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启动支持,人才居住保障等为北京链接全球科技青年持续发力。

对国内外的青年来说, “不必追逐风口,因为北京本身就是最大的造风之城。”

从计算机时代的联想、四通,到互联网时代的搜狐、新浪、京东、百度,乃至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字节跳动、美团、快手、滴滴以及涌现的造车新势力理想、小米,北京引领了时代每一波科技发展的浪潮。

未来十年,面对时代的主旋律:

人工智能,

北京依然是全球主场,

期待更多人将 “青年 +”的前缀

刻进科技未来的年轮。

北纬“39°56”、东经“116°20”

不仅是地理坐标,

是所有“不可能”的重新出发地

这座城市永远年轻,

因为它相信: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