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某央企设计院为拿下贵州凤山水库项目,不惜行贿数千万元的案件,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将工程行业招投标背后的黑暗交易,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天津某央企设计院为拿下贵州凤山水库项目,不惜行贿数千万元的案件,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将工程行业招投标背后的黑暗交易,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2025 年1 月17 日,贵州省纪委监委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反腐专题片《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在贵州卫视播出。第二集《聚焦重点领域》中,天津某央企设计院的行贿案被详细披露,瞬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16 年,这家设计院承接了贵州省水投集团管辖的凤山水库项目可研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随着项目推进,设计院盯上了后续的施工项目。但设计院自身没有施工资质,要参与项目投标,就必须采用EPC模式。于是,在2018 年上半年,设计院负责人刘某某找到省水投集团总经理樊新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请求:将凤山水库项目由普通勘察设计标重新确定为EPC模式,并帮助设计院中标,事成之后,将奉上4000万元 “私房钱”。
这400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几乎相当于很多百人小型设计院一年的回款额。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樊新中很快就答应了刘某某的请求。在他的操作下,凤山水库项目顺利转变成EPC模式,为设计院参与后续投标打开了大门。
进入招标阶段,时任省水投总工程师李明卫也加入了这场利益交易。他安排亲信杨诚,也就是设计院副总经理,传话给设计院领导层,称有其他公司也想花钱参与项目投标。设计院领导层经过讨论,决定再拿出5000万元送给李明卫,以确保项目中标。
得到5000万元的承诺后,李明卫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招标阶段大做手脚。他安插亲信进入评标委员会,量身定制招标参数,授意关联企业参与围标。在一系列暗箱操作下,设计院最终以“技术优势”的名义成功中标,拿下了总金额高达22亿的凤山水库项目。
项目施工期间,凤山水库出现了滑坡问题。李明卫凭借多年的总工经验,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本应是发挥专业能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善举,却被李明卫当成了再次谋取私利的机会。他通过暗示杨诚,从设计院又拿到了1000万元的感谢费。
据统计,截止案发前,设计院为拿下凤山水库项目,已承诺行贿金额高达1亿元,实际支付5500万元。如此巨额的行贿金额,令人瞠目结舌,也深刻反映出工程行业招投标环节的腐败乱象。
天津某设计院行贿案并非孤立事件,它只是工程行业招投标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当前工程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甲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甲方的决定往往能直接决定项目的归属。这就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许多项目在投标前就已完成初步设计,甚至施工图设计,中标人也早已内定,投标只是走个形式。
水利项目近年来投资额不断攀升,巨大的资金流动吸引了众多利益追求者,也使得这一领域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在实际操作中,各种行贿受贿手段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为了中标,不惜重金贿赂甲方领导、评标专家等关键人物,而受贿者则利用职权为行贿者提供便利,通过设置技术壁垒、围标串标等手段,帮助行贿企业顺利中标。
这种腐败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无法参与公平竞争,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由于行贿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为了弥补行贿成本而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在工程行业的腐败案件中,利益输送的手段呈现出多元化、隐蔽化的特点。除了直接送现金、财物外,还衍生出许多新型的利益输送方式。
在些案例中,行贿者会通过为受贿者及其亲属提供投资机会、股份分红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比如,某企业老板为了拿下项目,邀请甲方领导的亲属参与自己公司的投资,并给予高额回报。这种方式表面上是正常的商业投资行为,实际上却是一种变相的行贿手段,巧妙地掩盖了权钱交易的本质。
还有一些案例中,行贿者会通过为受贿者安排子女就业、提供出国旅游等方式,满足受贿者的其他需求,从而达到行贿的目的。这些看似与项目无关的行为,实际上都是行贿者精心策划的利益输送手段,旨在通过长期的“感情投资”,拉拢腐蚀甲方领导,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以济南高新区原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昊案为例。2011 年至2021 年,李昊在任职期间,接受多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季某的请托,通过向季某透露项目评分标准、授意季某围标串标等方式,帮助季某公司顺利中标多个项目。作为回报,李昊先后多次收受季某代表公司所送的现金、房产等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989.46万元。在这个案例中,李昊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季某公司提供帮助,季某则以现金、房产等财物作为贿赂,双方进行了典型的权钱交易。
在项目招投标环节,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不够严格,对招标文件的审核、评标过程的监督等环节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给腐败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此外,工程行业的腐败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行贿受贿双方为了逃避监管,会采用各种手段掩盖犯罪事实。一些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的利益输送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通过长期的“合作”,分阶段、分批次进行,这就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案件的难度。
同时,由于工程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企业,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同配合不够等问题,导致一些腐败线索无法及时发现和查处。
天津某设计院行贿案给整个工程行业敲响了警钟,工程行业的腐败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的关键时刻。要从根本上遏制工程行业的腐败现象。
天津某设计院行贿案的曝光,让我们看到了工程行业招投标背后的腐败乱象,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工程行业反腐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希望通过这起案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工程行业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推动工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关注意思下得了……
来源:东方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