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殡仪馆工作十年后,我悟了:这世上真没什么好怕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0 12:45 1

摘要:老张在我们殡仪馆干了十年遗体整容师,经他手送走的人少说也有上千。有次我俩值夜班闲聊,他吐着烟圈说:“兄弟,干这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明白了——甭管你多牛逼的人物,最后都得乖乖躺在这儿让我化妆。”

老张在我们殡仪馆干了十年遗体整容师,经他手送走的人少说也有上千。有次我俩值夜班闲聊,他吐着烟圈说:“兄弟,干这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明白了——甭管你多牛逼的人物,最后都得乖乖躺在这儿让我化妆。”

这话糙理不糙。上周刚火化的那位,活着时是某局局长,住院期间病房门口天天排着队探病的。你猜怎么着?咽气第三天,连他亲闺女都在问工作人员“骨灰盒能不能打折”。

一、死亡是最公平的裁判

我见过穿寿衣的千

万富翁,也见过用旧床单裹尸的流浪汉。火化炉可不会因为谁银行卡余额多就调低温度,骨灰盒更不会分三六九等。去年处理过一位大人物的后事,他秘书还要求单独开炉,结果被我们老师傅一句话怼回去:“要不您把炉子买下来?”

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普通成年人火化后骨灰平均3公斤,正好能装满一个微波炉饭盒。你说那些活着时为了半平米办公室斗得你死我活的人,要是早知道这个,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可笑?

二、人生不过三万天

我算过一笔账:按平均寿命75岁算,人一辈子也就27375天。去掉睡觉的25年,清醒时间不到2万天。现在刷着手机的你,不妨看看自己手机电池健康度——那数字减掉20%,差不多就是你剩下的“人生电量”。

王姐是我们这的保洁,她儿子前年考上公务员时得意得不行。结果今年春节聚餐,那孩子喝多了哭诉:“天天给领导端茶倒水,活得跟孙子似的。”王姐当时就说:“儿啊,你领导他爹的骨灰还是我擦的盒子呢!”

三、恐惧都是自己吓自己

我观察过,来殡仪馆的人分两种:一种蹑手蹑脚像做贼,一种大大方方如逛菜市场。前年有个开发商老板来选墓地,带着六个保镖,结果被一只野猫吓得差点摔进墓穴。反倒是旁边那位捡废品的大爷,乐呵呵地给自己挑了块最便宜的格位。

你说人到底在怕什么?怕领导?他体检报告可能比你的还难看;怕欠债?债主说不定比你还焦虑失眠;怕丢脸?告诉你个秘密——追悼会上根本没人记得你某次开会说错话。

四、活明白的三种人

在殡仪馆工作这些年,我发现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有共同点:

1. 敢对无理要求说不:隔壁花圈店老李,以前是国企科长。有次他领导让做假账,他直接递了辞职信。现在每天听着相声扎花圈,血压都降了。

2. 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过:不是让你去挥霍,而是像我们负责焚化的陈师傅说的:“每天下班前都把操作台擦干净,万一明天不来上班,接班的兄弟也方便。”

3. 定期来殡仪馆转转:真不是咒你。每个月抽半小时来看看,比什么心灵鸡汤都管用。见过生死场上的众生相,地铁里被人踩脚都能笑出来。

五、写在最后

上周给一个95后小姑娘化妆,她手机屏保还亮着“加油!努力!”的励志标语。整理遗物时发现她日记里写着:“等这个项目结束就去洱海…”

所以别等什么功成名就,想吃的馆子今天就去,暗恋的对象马上表白,被PUA的工作赶紧辞了。记住啊,将来给你化妆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你生前是总监还是外卖员。

就像我们停尸间墙上不知谁贴的便签:“客户您好,请安静排队,本柜位一律平等。”

你曾在哪个瞬间突然觉得“人生短暂”?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来源:素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