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俊林教授新研究:大多数治疗后两年无进展鼻咽癌患者,已接近“临床治愈”!SCI之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21:51 1

摘要:医师报讯如何准确评估鼻咽癌治疗效果?医生和患者都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教授牵头,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顶尖医疗机构,纳入6315例患者数据,完成的这项重磅研究,回答这一问题。研究

医师报讯 如何准确评估鼻咽癌治疗效果?医生和患者都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教授牵头,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顶尖医疗机构,纳入6315例患者数据,完成的这项重磅研究,回答这一问题。研究首次证实24个月无进展生存(PFS24)可作为鼻咽癌疗效评估的关键里程碑,相关成果为优化患者随访策略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高级别证据。(Med Comm.)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教授和王静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秋燕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刘洋博士、湖南省肿瘤医院韩亚骞教授、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冯梅教授为第一作者的相关论文《Subsequent Survival and Loss of Lifetime for Patients With Progression-Free 24 Months After Treatment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Comprehensive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近期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Med Comm》(IF:10.7)上正式发表。

核心发现:PFS24——疗效评估的“黄金节点”

研究团队通过长达13年(2007-2020年)的随访发现:83.9%患者达到PFS24,其5年后续生存率高达90.2%,标准化死亡率(SMR)与一般人群无差异(1.0)(图1),预期寿命损失(LoL)仅0.01个月/年(图2)。

除ⅣA期外,大多数亚组达到PFS24患者的后续总生存(sOS)与一般人群相当,且标准化死亡率和寿命损失无显著差异。意味着这部分患者已接近“临床治愈”。

未达PFS24的患者(16.1%)预后显著较差,5年后续生存率骤降至21.9%(图1),SMR高达23.7,寿命损失达6.48个月/年(图2)。

注:sOS后续总生存:2年内进展的患者sOS指从进展时间点到死亡的时间;2年内无进展的患者sOS指从24月至死亡的时间。

图1. 6315例鼻咽癌患者年死亡和进展风险率以及基于PFS24分层的生存结局(A)全组患者全因死亡和进展的年风险率随时间的变化轨迹;(B)鼻咽癌患者OS率与一般人群预期OS率比较;(C)达到PFS24组的后续OS率;(D)未达PFS24组的后续OS率。

图2. 与一般人群相比,鼻咽癌患者全组及亚组达到或未达到PFS24的寿命损失结果

突破性意义:有望改写临床实践1.优化随访策略 达PFS24的患者可适当减少复查频率,降低医疗负担;未达PFS24的患者需加强监测,探索后续治疗机会。2.加速新药研发 研究证实PFS24与5年总生存率高度相关(R²=0.94)(图3),未来可作为临床试验替代终点,缩短新疗法评估周期。3.精准风险分层 即使疗前EBV-DNA拷贝数较高的高危患者,达到PFS24后预后仍与低危组无差异,提示动态监测比基线指标更具预测价值。图3. 不同时间点PFS率与5年OS率之间的相关性中国智慧:两大特色创新 1.“寿命损失(LoL)”量化评估 直观展示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生存差距;2.多中心数据整合标准 创新性地构建了跨区域标准化数据库。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控标准,实现了多中心数据的直接可比性,为全国性肿瘤疗效评估树立了新范式。

研究者说:

易俊林教授: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半数以上。尽管现代综合治疗已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但如何早期评估疗效、预测长期预后仍是临床难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作为核心牵头单位,统筹协调了多中心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与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覆盖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广泛代表性。该研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较大规模的鼻咽癌真实世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PFS24像一道分水岭——跨过去的大多数患者生存曲线与健康人群几乎重合,而早期复发者需更积极的干预。这提示我们应动态调整随访策略,避免“一刀切”。

本文作者:

易俊林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 副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质子放疗中心 主任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总编辑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射生物学组 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放射肿瘤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 副主委

人命日报健康客户端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亚洲放射治疗联盟(FARO) 副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喉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鼻咽癌质控专家委员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家委员会 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损伤与防护专委会 常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质子重离子治疗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 副主委

IAEA地区合作项目中国项目 协调员

王静波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副主任医师

亚洲放疗联盟(FARO)教育与培训委员会(ETC)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放疗质控指南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射生物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最具潜力青年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鼻咽癌学组委员、头颈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头颈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

主持国家、院校及院所级课题9项

作为参与人获教育部、北京市及中华医学会科技奖3项

第一作者:

刘洋博士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其中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 13.8),《MedComm》(IF 10.7)《JAMA》(IF 157.3),《Cancer Letters》(IF 9.8)《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IF 8.6),《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Center》(IF 7.6)《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IF 6.9)和 《JCO Precision Oncology》(IF 5.5)等中科院/JCR一区高质量期刊发表文章8篇

获2023和2024年度博士国家奖学金

多次在国际会议(ASTRO、ESTRO、FARO)和国内会议(CSCO、CCO等)进行口头汇报

审稿专家: 易俊林教授

排版:晓敏

编辑:王丽娜

审阅:管颜青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来源:医师报

相关推荐